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概述 1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沿革 1
一、关于“经济”和“经济学”的含义 1
二、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演变 2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4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的对象 6
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6
二、人类社会的两对基本矛盾和三个层次 9
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关系 10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的性质和任务 13
一、政治经济学的特性 13
二、政治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经济运动规律 15
第四节 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17
一、科学抽象法 17
二、矛盾分析法 18
三、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19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20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武器 21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典范 22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财经类专业的基础课 22
第二章 商品和货币 24
第一节 商品 24
一、商品经济的产生 24
二、商品的二因素 26
三、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28
四、商品的价值量 31
五、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33
第二节 货币 35
一、货币的起源与本质 35
二、货币的职能 40
三、货币流通规律 45
第三节 价值规律 47
一、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47
二、价值规律的作用 48
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51
第一节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 51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历史条件 51
二、资本的原始积累 53
第二节 资本主义生产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54
一、货币转化为资本 54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58
三、资本的构成和本质 59
四、提高剩余价值率的两种基本方法 61
第三节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65
一、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65
二、剩余价值学说的重大意义 66
三、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67
第四节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形式 73
一、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73
二、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 74
三、名义工资、实际工资和相对工资 77
第四章 产业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80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 80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 80
二、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 83
三、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85
第二节 资本周转 87
一、资本周转和周转速度 88
二、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89
三、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92
四、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量的影响 93
第五章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97
第一节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97
一、劳动耗费和资本耗费 97
二、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99
三、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100
四、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101
第二节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103
一、部门之间的竞争和平均利润的形成 104
二、平均利润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 107
第三节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108
一、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108
二、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 110
三、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意义 111
第四节 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的规律 112
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和平均利润率的下降 113
二、阻碍平均利润率下降的因素 114
三、利润率下降的趋势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矛盾 116
第六章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119
第一节 商业资本 119
一、资本主义商业资本的产生和职能 119
二、商业资本的作用 121
第二节 商业利润 123
一、商业利润的来源 123
二、商业利润率 126
第三节 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127
一、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127
二、商业资本家对商业工人的剥削 130
第四节 资本主义商业的形式 131
一、国内商业形式 131
二、资本主义的对外贸易 136
第七章 借贷资本和信用 141
第一节 借贷资本 141
一、借贷资本的形成及其本质 141
二、借贷资本的特点 143
第二节 利息和利息率 145
一、利息的本质和来源 145
二、利息率 146
第三节 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 147
一、商业信用 147
二、银行信用 149
三、信用货币 152
第四节 股份公司和虚拟资本 156
一、股份公司和股票 156
二、创业利润和虚拟资本 160
三、证券市场 162
第八章 资本主义地租 166
第一节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和资本主义地租 166
一、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的形成和特点 166
二、资本主义地租 167
第二节 级差地租 169
一、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和原因 169
二、级差地租第一形态 171
三、级差地租第二形态 171
第三节 绝对地租 174
一、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174
二、现代资本主义的绝对地租 176
第四节 垄断地租、矿山地租和建筑地段地租 177
一、垄断地租 178
二、矿山地租和建筑地段地租 178
三、土地价格 179
四、土地国有化 180
第九章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经济危机 182
第一节 社会总资本和社会总产品 182
一、个别资本和社会总资本 182
二、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和核心问题 183
三、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两个理论前提 184
第二节 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185
一、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 185
二、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88
第三节 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 189
一、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189
二、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 190
三、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93
四、生产资料的优先增长 194
第四节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195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195
二、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198
三、战后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的特点 200
第十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基本经济特征 203
第一节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203
一、垄断形成的物质技术基础 203
二、自由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204
三、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垄断 205
四、垄断组织、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206
第二节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及其发展 210
一、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210
二、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 212
三、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 215
四、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 220
五、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 221
第三节 垄断是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 224
第十一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27
第一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27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必然性和历史过程 227
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230
第二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233
一、国家所有制 233
二、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 235
第三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作用 244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245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双重作用 246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249
第十二章 垄断资本国际化和国际经济关系 251
第一节 资本国际化及其发展 251
一、资本国际化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物质技术条件 251
二、战后资本国际化的新发展 253
三、资本国际化的经济影响 258
第二节 当代国际垄断组织 260
一、跨国公司 260
二、经济一体化和多极化 262
三、国际经济关系的调节 265
第三节 垄断资本国际化的矛盾 267
一、垄断资本国际化的实质 268
二、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68
三、战后国际贸易中的矛盾和斗争 270
四、国际金融领域中的货币汇率战加剧 273
五、垄断资本国际化加深了资本主义各种矛盾 274
结束语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地位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