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部分 西南重镇贵州中心 1
贵阳市的地位和作用 1
贵阳市的性质和特点 4
贵阳市的现状和远景 7
第二部分 自然资源得天独厚 15
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 15
冬暖夏凉的气候特征 17
丰富充裕的自然资源 18
第三部分 历史悠久贵山增辉 24
竹王的传说和盛产竹子的地方 25
庄?、常頞与贵阳 27
枸酱的故事 29
诸葛亮南征与筑城藏甲岩 31
谢氏与中曹司 32
宋隆济抗暴 34
府的设立与城的修建 36
全国反洋教斗争的先声——贵阳教案 39
贵阳辛亥革命 41
“五·四”风暴卷山城 42
红军长征过贵阳 44
“二·四”日机轰炸惨案 47
贵阳地下党的英勇斗争 49
山城人民欢庆解放 51
第四部分 人才辈出激励后代 53
明代贵州文教鼻祖王训 53
“天末才子”谢三秀 54
名噪江南的画家杨文骢 55
参与编纂《康熙字典》的周起渭 56
民族气节高尚的石赞清 57
爱国勘界使臣陈灿 58
贵州状元赵以炯 60
著名维新派官员李端棻 60
贵州辛亥革命首功张百麟 62
反袁志士熊朝霖与张先培 63
著名学者姚华 64
爱国教育家黄齐生 65
中国水利电力的先驱许肇南 67
著述等身的谢六逸 68
中国近代土壤科学的奠基者熊毅 69
一级地质教授乐森? 70
诗人、书法家、文物鉴赏家陈恒安 71
中共贵州省工委书记林青 72
爱国民主人士卢焘 73
身残志坚的杜蓉烈士 74
第五部分 经济繁荣兴筑富民 75
轻重并举的综合性工业 75
贵州铝厂是全国三大铝工业基地之一 78
全国最大的钎钢生产科研基地——贵阳钢厂 79
享誉全国的贵阳卷烟 80
醇香千里的贵阳酒 81
新天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82
新兴的小河工业区 84
多种产业结合的“城郊型”农业 85
蔬菜、水果、茶叶、水产基地建设 89
乡镇企业的勃兴 90
城门洞开、网点林立、购销活跃、市场繁荣的商业 92
繁华的中华路服装市场 94
贵阳市百货大楼 95
贵阳华侨友谊公司 96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97
第六部分 科教文卫竞相发展 102
科技的春天 102
科技成果和新产品开发 104
贵阳市科技活动中心 106
贵阳教育今胜昔 108
广厦千万间,学校换新颜 111
职业教育之花盛开 113
培养师资的摇篮——贵阳师范学校 114
南明河畔的培养人才基地——贵阳一中 116
深受好评的实验小学和甲秀小学 118
贵阳文坛群星灿烂 120
“花溪之夏”艺术节 124
艺圃新芽——“苗苗”与“小花” 126
改革开放中的新闻事业 129
迅速发展的医疗卫生事业 132
蓬勃开展的群众体育活动 137
为筑城争光的体育健儿 141
第七部分 交通枢纽四通八达 145
旧社会落后的交通运输 145
公路网络的形成 146
多种成分的汽车运输队伍 147
高等级公路的修建 148
四条铁路干线通桂、川、滇、湘 151
三条铁路完成电气化改造 153
西南最大的铁路编组站——贵阳南站 155
雄伟壮观的贵阳火车站 158
贵阳民航在腾飞 159
筑城迎宾门——磊庄机场 161
新建中的龙洞堡大型机场 163
第八部分 民族聚居风情独特 165
民族的人口、分布 165
民族的村寨特色、语言、文字、服饰、风俗习惯 167
民族干部的成长 168
民族乡的建设 169
布依族苗族的文学艺术 171
少数民族节日 173
第九部分 名胜古迹别具一格 175
贵州佛教第一丛林——黔灵山弘福寺 175
甲秀楼与甲秀楼长联 177
建筑风格独特的文昌阁 179
“高原明珠”——花溪 181
风光旖旎百花湖 182
黔中新景天河潭 184
“筑城翡翠”——森林公园 185
溶洞奇观——南郊公园 186
八路军驻贵阳交通站旧址 187
世人景仰的中共贵州省工委活动旧址 190
第十部分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193
道路的建设和改造 193
住宅兴建与小区开发 195
雨后春笋般涌现的高层建筑 197
现代化气息强烈的人行天桥 200
治理南明河、贯城河、市西河 202
公共交通的发展与改革 204
不断改善的城市供水 205
即将竣工的煤气工程 207
处于全国城市先进行列的绿化 209
卫星城镇的规划和建设 211
编后记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