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市场化的次序 1
出版前言 1
中译本序 1
前言 1
1 导言:经济市场化的次序 1
金融控制问题 3
经济市场化的最优次序 5
2 金融抑制与资本生产率:对利率与汇率的经验发现 15
金融深化、实际利率和经济增长 18
资本生产率和储蓄—投资率 27
投资的质量:国内金融 32
投资的质量:外汇 37
3 高实际利率;日本、中国台湾与智利 44
1950—1970年日本的金融政策 45
中国台湾的高实际利率 51
智利过早的金融放开 55
维持金融增长的代表性利率 59
4 金融抑制的工具 61
定向信贷补贴导致的经济瘫痪:80年代和90年代初的尼加拉瓜 65
中央银行为政府赤字融资 68
通货膨胀和商业银行的准备要求:局部均衡分析 68
正在实行市场化的国家所面临的金融政策窘境 73
5 通货膨胀税、货币控制和对商业银行的准备要求 77
模型使通货膨胀最小化的准备要求 86
结语 90
6 通货紧缩时期的宏观经济控制:智利与韩国 92
智利的经济抑制和自由化:简短的考察 93
1978年2月的稳定货币问题 99
国内货币主义方案 102
作为前瞻信号的汇率 103
指数化问题 104
与汇率下浮一致的名义利率下降 106
韩国的经验:1981—1984年 108
利率管理的基本原理 109
在高通胀向低通胀过渡时期实施紧缩货币政策 114
结语 115
7 宏观经济不稳定和银行业的道德公害 117
宏观经济稳定时的逆向风险选择 120
宏观经济不稳定和项目收益中的正相关关系 123
宏观经济不稳定和银行道德公害的加重 124
最优国内金融政策:价格水平稳定的重要性 127
8 对外贸易中的保护主义:配额与关税 128
关税与配额的非等值物 129
配额限制和其他外汇管制的五个阶段 131
因配额限制而扭曲的宏观经济 135
金融抑制型经济中配额限制的理论基础 139
9 抑制经济和开放经济中的汇率政策 144
赞成在抑制经济中实行外汇管制的理由 145
汇率指数化 148
货币替代和金融不稳定:抑制经济与开放经济 151
对经济抑制的结论性否定 156
10 国际资本市场和经济市场化:过度借贷综合症 158
韩国60年代中期的经历 159
国际资产组合调整中的市场失灵 161
在不吸收外资的情况下鼓励市场化 163
运作国际资本市场 164
11 稳定卢布: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金融控制 168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的隐性税收 170
传统计划经济中无息的货币和信贷 175
取消价格控制所面临的困境 177
国家定购和批发贸易 180
过度的存货和低效率的资本 182
用增值税取代企业上缴利润 189
居民在税收中的地位 193
硬化货币和信贷制度:银行和自由化企业 195
实践中的自筹资金 199
商业银行在第2阶段的有限贷款:真实票据主义 202
苏联的“野猫”银行 205
自由化企业和国家所有制 209
对自由化企业和传统企业的金融约束:三种类型 212
货币存量的一次性调整? 216
限制国际资本流动 220
错误的金融改革:一个补充 221
附1 金融结构和管理控制:对日本、西德和美国的评论 224
附2 西德1948年的货币经历 226
12 一个正在市场化的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对外贸易、保护及负增加值 229
李嘉图劳动生产率模型 234
替代模型和增加值的有效保护 239
最终产品的保护系数 242
关于外国资本流入的结语 258
13 中国1978—1992年的金融增长和宏观经济稳定:对俄罗斯和东欧的含义 263
社会主义经济中渐进的与迅速的市场化 265
东欧(包括前苏联)的环境是否有根本的不同? 269
中国之谜:在财政下降的同时保持价格水平稳定 271
中国农民的自筹资金和硬预算约束 276
金融深化和宏观经济平衡:正实际利率的重要性 281
中国的工业和金融二元主义:价格控制在国有部门的宏观作用 285
税收改革和金融自由化的最优速度:中国和东欧的比较 290
俄罗斯在大爆炸之前的经济困境,1992年1月:部分价格自由化以及供给转移 292
国有企业不受限制竞价下生产者价格水平的不确定性 297
过渡期对国有部门企业价格控制的作用 302
选择正确的通货膨胀模式以有效地紧缩通货:一个简单的分类 303
14 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的渐进自由化与迅速自由化:对不同模型的总结性评论 307
贸易迅速自由化的智利模型 308
渐进自由化的中国模型 311
参考文献 320
译者后记 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