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新闻失实——一个“老大难”问题 1
新闻失实由来已久 1
目录序…………………………………………………………商恺第一章绪论 1
新闻失实面广、量大 2
新闻失实,害人非浅 4
新闻失实:一道大难题 6
新闻失实——可以治愈的“顽症” 7
第二节真实——最基本的问题 9
极为重要的基石 9
新闻的“命根子” 11
属于历史的记载 15
第三节新闻真实性的研究方法 16
系统性与针对性相结合 17
从失实新闻入手 17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8
第二章新闻失实的历史沿革 20
第一节古代报纸的新闻失实 20
皇帝与邸报 20
隐情不报 22
老百姓与小报 23
两头象重八斤四两,一只鼠重六十余斤 24
第二节近代现代的新闻失实 25
子虚乌有的“王陈二朋友” 25
郭嵩焘为何要起诉《申报》 26
“油煎人心,下酒甚乐”的张勋 29
沈崇“似非良家女子”吗? 31
第一节 几种不同的分类 32
对资产阶级报刊失实的历史考察 35
第三节国外的新闻失实 36
“蟑螂药丸事件”说明了什么? 36
“恒河猴”变成了“天外来客” 37
庇护十二世“少活”了十八小时 40
“两头公猪和三头母猪” 41
照相机也会撒谎 42
“美国之音”的内部纠纷 44
苏联——“白杨说了些什么?” 46
第三章党的新闻史上的失实现象 48
第一节从《响导》创刊到《解放日报》改版 49
《响导》以理论宣传为主 49
张闻天揭露失实新闻 49
虚构新闻的出现 52
第二节从《解放日报》改版到新中国成立 54
“提高一步的报道”及其他 55
报道英雄模范村只能说好的 56
还在夸大战果 58
“客里空”和比“客里空”更坏的 59
第三节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 64
让人“盲目乐观”的片面性报道 64
表扬,过火点没有关系 67
他揭露了自己写的失实新闻 68
“大跃进”时期的浮夸新闻 71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造谣新闻 79
第四节基本的经验教训 82
指导思想上的错误造成大面积失实 83
顽症:报喜不报忧 85
第四章新闻失实分类 92
第二节编造性失实 96
通篇捏造 96
捕风捉影 97
虚构情节 100
第三节业务性失实 101
采访作风不深入及其他 101
表达不准确语言含混 104
编辑不慎 105
工作制度不完善 107
知识不足 109
第四节片面性失实 110
只报喜不报忧 111
以偏概全 以点代面 114
歪曲因果关系随意解释事实 115
乱扭角度指鹿为马 118
第五章 事实与传播 119
第一节事实 119
构成事实的三大基本要素 121
事实的特性 126
事实的分类 134
歪曲事实的几种常见情况 146
第二节传播过程 155
新闻传播过程及其特点 156
“在信息传播网上布满了把关人” 158
环境对“把关人”的影响 163
新闻工作的领导体制 168
新闻通讯报道体制 180
第六章 “本质真实”、指导性和新闻典型 193
第一节关于“本质真实论” 193
一个引起广泛争论的命题 193
最初的否定 194
历史的回顾 196
“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能否统一 198
要求新闻反映本质与新闻特性 200
对“本质真实论”的补充 203
为何争论不休 204
争论的收获 205
第二节真实性与指导性 205
真实性和指导性的关系 205
“指导性”与失实 207
政治、宣传与新闻 213
第三节新闻典型 217
从刘宾雁采访张海迪说起 217
典型失实两大类 220
新闻典型和艺术典型 225
典型与“样板” 229
新闻典型的四个特性 232
第七章道德、方法、作风及其他 251
第一节职业道德与失实 251
新闻道德的核心 251
见报第一不择手段 253
追求生动妙笔生花 255
迫于压力违心报道 258
片面性——新闻工作的“职业病” 259
第二节思想方法与失实 259
轻信 263
偏听偏信 264
想当然 266
第三节采访作风、方法与失实 267
采访不深入与失实 267
“一面倒式”采访 270
“印证式”采访 272
“伸手式”采访 273
“诱导式”采访 275
第四节工作态度与失实 277
第五节知识、经验不足与失实 282
新闻真实的含义 285
第一节狭义真实和广义真实 285
第八章新闻真实性原则 285
狭义真实和广义真实 290
真实与准确 296
第二节客观、全面、公正和真实 301
三对基本矛盾 301
客观、全面、公正——报道形式与报道原则 308
客观、全面、公正,才能真实 315
第九章怎样使报道真实 323
第一节采访 323
要对采访对象先有所知 323
忌“先入之见” 324
尽可能选择可靠的消息来源 325
检验消息来源 327
不要迷信印刷符号 328
兼听则明 330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闻之” 332
观察的局限 334
提防“宣传性现象” 335
不要“人云亦云” 337
不搞“人工导演” 338
电话采访要特别谨慎 340
笔记要清楚 340
分清核实与审稿的差别 340
不要带着疑问离开 341
第二节写作 342
“一知半解”的不写 342
主题、角度不能背离材料 343
要抢时间,但不能草率 343
“永远不相信自己的记忆” 344
正确交待因果关系 345
严禁“想当然” 346
不能浓缩空间和时间 346
不能“越俎代庖、借口传音” 346
批评报道要力争“十拿十稳” 348
客观报道,少下结论 349
用形容词要吝啬 350
字迹要清楚 351
稿子写完以后 351
第三节编辑 352
认真审阅稿件 352
逐字推敲 353
核实是关键 354
不能只找作者核实 355
“一视同仁” 355
无法核实就删去 356
落笔要慎重 356
养成计算数字的习惯 358
与辞书结友 359
刊用积压过久的稿件务必核实 359
注意题与文符 360
发现失实,定要更正 361
第十章怎样使报道可信 362
第一节真实与可信的关系 362
一篇看似可信的“好新闻” 362
两个概念 365
真实是可信的前提 366
真实与可信成交叉关系 367
第二节影响新闻可信的因素 368
“眼见为实,耳闻为虚” 369
附合与认同 373
自尊心理 376
心理与感情的接近 378
影响新闻可信的其他因素 381
第三节怎样把报道写得可信 383
用事实说话 383
报道要客观 390
近情近理 393
留有余地 398
确实有人不大懂真实性原则 401
第十一章综合治理 401
第一节教育手段 401
真实性教育的内容 404
真实性教育的不同形式 407
第二节舆论手段 408
舆论手段的特殊作用 408
舆论手段的内容 409
成立一个全国性的权威机构 414
第三节经济手段 414
防止失实应当使用经济手段 414
惩罚、奖励和检举 415
成功的尝试 416
新华社的奖惩办法 416
新闻单位的责任 420
经济手段的其他内容 420
第四节人事行政手段 420
岗位责任制 421
审稿制度 423
关于通讯报道体制 424
人事制度 426
第五节法律手段 427
法律手段的意义 427
苏小明遭了诽谤怎么办? 428
制定新闻法的情况 429
新闻法的内容 431
注释 438
后记 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