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篇 2
第一章 收购概论 2
第一节 收购的概念 2
序言/梅建平 2
第二节 收购的分类 11
第三节 收购的重要形式:标购 15
案例目录 17
案例1—1 安卡莎标购华新 17
案例1—2 固特异公司标购之战 25
第二章 收购的产生与沿革 27
第一节 收购的历史渊源 27
第二节 美国的企业收购简史 29
案例2—1 贝尔电话公司收购TCI 37
第三节 日本的企业收购简史 39
第四节 香港的企业收购简史 43
案例2—2 利信达集团有限公司收购要约 46
第五节 中国大陆的企业收购简史 49
第三章 收购的效应与意义 68
第一节 收购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效应 68
第二节 收购对企业发展的效应 75
案例3—1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收购战略 81
案例3—2 渤海集团收购济南火柴厂 87
第一节 西方收购理论 89
第四章 收购的理论基础 89
第二节 收购与交易费用经济学 97
第三节 收购与价值转化工程 99
第五章 收购中介组织 102
第一节 收购目标 118
第六章 收购的战略规划 118
运作篇 118
第二节 收购规划 122
第三节 收购程序 129
第一节 目标公司搜寻 146
第七章 目标公司调查 146
第二节 目标公司分析 149
案例7—1 收购石油回收设备公司分析 162
第三节 目标公司审查 171
第一节 收购价格分析的重要性 176
第八章 收购价格分析 176
第二节 公司资产评估 177
第三节 收购估价模型 187
案例8—1 米特勒公司收购兰诺公司估价 189
案例8—2 沃斯顿模型估价 199
第一节 筹资渠道 204
第九章 收购筹资 204
第二节 筹资分析 206
案例9—1 通用发行新型普通股 208
案例9—2 英特诺期收购贝尔可 210
案例9—3 垃圾债券 211
案例9—4 可转换证券在收购中的应用 213
案例9—5 NORWAY公司筹资方案选择 216
第三节 筹资决策 218
第四节 杠杆收购 224
案例9—6 KKR收购雷诺·纳比斯RJR 227
案例9—7 LBO收购的教训 232
第一节 公关技巧 233
第十章 收购技术 233
第二节 谈判技巧 236
第三节 投标技巧 239
第四节 付款技巧 241
第五节 合同签订技巧 248
第一节 收购成败原因剖析 253
第十一章 收购后的整合发展 253
案例11—1 目光短浅的收购 256
第二节 协同与重组 257
案例11—2 伍尔沃思公司重振雄风 261
第三节 理财手段 266
案例11—3 高尔特巧用理财之手 270
第四节 人事政策 274
案例11—4 台湾宏基收购美国康点 278
第一节 驱鲨剂 280
第十二章 反收购的策略 280
案例12—1 玉郎国际的“苦肉计” 283
案例12—2 美国联碳公司的“阵地保卫战” 286
案例12—3 尤诺卡公司的“焦土战术” 288
第二节 反收购的损益分析 289
第三节 收购与反收购中的三十六计 295
专务篇 308
第十三章 收购与股东权益 308
第一节 收购对双方股价的影响 308
第二节 公司私有化对股价的影响 312
第三节 股民在收购中的策略 317
第十四章 收购中的法律问题 321
第一节 收购涉及的法律剖析 321
案例14—1 “苏三山”假收购案 329
第二节 海外国家和地区对收购的监管 330
第三节 我国对收购的法律监管 340
案例14—2 “君万之争”:委托书收购的雏形 341
第四节 收购中的法律作业 346
第一节 股权投资 349
第十五章 股权投资和控股 349
案例15—1 “光大国投”协议标购“玉柴” 352
第二节 控股 355
第三节 企业集团 360
第四节 国有股权 364
案例15—2 “恒通”有偿受让“棱光”国家股 367
第十六章 跨国收购 371
第一节 跨国收购简介 372
第二节 跨国收购策略 381
案例16—1 潘迪生收购法国都蓬 381
案例16—2 台湾企业跨国收购经验 385
案例16—3 日本油墨化学工业公司的跨国收购 391
第三节 买壳上市 397
案例16—4 我国企业在香港“买壳上市”实例 403
案例16—5 华闽收购香港公司要约 406
附录1 国务院颁布的《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中关于“上市公司收购”的规定 412
附录2 台湾证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对有关上市公司重大讯息之查证公开处理程序 415
附录3 台湾证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办理上市证券标购办法 420
附录4 台湾公司法(摘录) 423
附录5 台湾公开发行股票股务处理准则(摘录) 425
附录6 日本证券交易法(节选) 426
参考文献 430
后记 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