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毒理学基础 第2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毓谷等编写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117000341
  • 页数:243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概述 1

一、概念、任务和目的 1

二、研究方法 1

三、环境毒理学、食品毒理学和工业毒理学 2

四、毒理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3

第二节 毒理学主要基本概念 5

一、毒性、危险度 5

二、剂量 5

三、效应和反应 8

四、剂量效应关系和剂量反应关系 8

五、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 9

第二章 外来化合物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 12

第一节 生物转运 12

一、生物膜的构造 12

二、生物转运机理 13

三、吸收 15

四、分布 17

五、排泄 19

第二节 生物转化 21

一、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 22

二、影响生物转化因素 29

一、基本概念 31

第三节 毒物动力学 31

二、一室模型 33

三、二室模型 34

四、非线性动力学 39

第四节 代谢试验 39

一、概念 39

二、试验内容和方法 39

第三章 外来化合物毒性作用影响因素及机理 41

第一节 外来化合物毒性作用的影响因素 41

一、外来化合物的结构、理化性质和毒性效应 41

二、实验动物物种和个体因素 43

三、气象因素 45

四、接触途径和媒介 46

第二节 外来化合物的联合作用 47

一、联合作用的类型 47

二、联合作用的类型评定 48

第三节 中毒机理 49

一、对细胞膜的损伤和细胞内钙稳态的失调 50

二、膜脂质过氧化 51

三、共价结合 51

二、实验动物和染毒方法 53

一、概念和试验目的 53

第一节 急性毒性试验概述及染毒方法 53

第四章 急性毒性作用及其试验方法 53

第二节 急性毒性试验程序与急性毒性评价 60

一、半数致死剂量和急性毒作用带 60

二、急性毒性试验程序 61

三、急性毒性评价 65

第三节 LD50计算方法 66

一、改进寇氏法 66

二、霍思氏法 67

三、概率单位法 78

二、亚慢性试验期限 81

三、实验动物、饲养环境及染毒途径 81

第五章 亚慢性和慢性毒性作用及其试验方法 81

一、概念和试验目的 81

第一节 亚慢性毒性作用及其试验方法 81

四、剂量选择与剂量分组 82

五、观察指标 82

第二节 蓄积作用 82

一、蓄积系数法 85

二、生物半减期法 86

一、概念和目的 87

二、慢性毒性试验期限 87

第三节 慢性毒性作用及其试验方法 87

三、实验动物与饲养环境 88

四、接触途径 88

五、剂量的选择与分组 88

六、观察指标 89

第六章 外来化合物致突变作用及其评价 91

第一节 诱发突变的类型 91

一、基因突变 91

二、染色体畸变 92

一、直接以DNA为靶的诱变 96

第二节 化学诱变的分子机理 96

二、不以DNA为靶的间接诱变 98

第三节 DNA损伤的修复 100

一、复制前的修复过程 100

二、与复制有关的修复 102

三、SOS修复 103

第四节 突变的后果 103

一、体细胞突变的后果 104

二、生殖细胞突变的后果 104

第五节 化学致突变物的检测 105

一、遗传学终点和试验配套 105

二、重要的致突变试验 106

三、致突变试验中的一些问题 113

第六节 遗传危害评价 114

第七章 外来化合物致癌作用及其评价 116

第一节 化学致癌机理 116

一、体细胞突变学说 116

二、非突变学说 120

第二节 化学致癌物及其分类 120

一、定义 120

二、分类 120

一、联合作用 124

第三节 致癌作用的影响因素 124

二、营养因素 125

三、宿主因素 126

第四节 化学致癌物危险评价 127

一、构效关系分析 127

二、通过致突变试验进行致癌物筛检 127

三、恶性转化试验 129

四、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 130

五、哺乳动物短期致癌试验 133

六、促癌剂的检测 134

七、肿瘤流行病学调查 135

九、致癌危险的定量评价 136

八、致癌物的最终确定 136

第八章 外来化合物的生殖发育毒性及其评价 138

第一节 基本概念 138

第二节 生殖毒性及其评定 139

一、生殖毒性 139

二、生殖毒性作用的评定 139

第三节 发育毒性及其评定 145

一、基本概念 145

二、致畸作用的毒理学特点 147

三、致畸作用的机理问题 149

四、外来化合物发育毒性的评定 150

一、影响免疫功能的外来化合物 161

第九章 外来化合物的免疫毒性作用及其试验方法 161

第一节 外来化合物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161

二、外来化合物对免疫系统作用的特点 162

三、外来化合物对免疫功能影响的表现 162

四、具有免疫毒性的外来化合物 165

第二节 免疫毒理试验中常用的方法 166

一、国外推荐的免疫毒性检测方案 166

二、免疫毒理检测方法 168

第三节 免疫毒理学实验设计 171

一、在免疫毒理学研究中应考虑的问题 171

二、检测免疫功能的实验模型 171

三、实验中的质量控制 172

第一节 概述 174

一、概念和目的 174

二、内容 174

第十章 行为毒理及其试验方法 174

第二节 试验方法 175

一、实验动物行为毒理试验 175

二、实验动物行为畸胎学及试验方法 177

第三节 人体测试方法 178

四、手提转速度测试试验 179

六、视觉保留记忆检测试验 179

五、数字译码测试试验 179

三、数字广度测试试验 179

二、反射时间测试试验 179

一、情绪状态检测试验 179

七、目标瞄准追击检测试验 180

第十一章 外来化合物的危险度评定及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 181

第一节 外来化合物危险度评定 181

一、基本概念 181

二、危险度的评定 182

三、危险度评定在管理毒理学中的应用 183

二、进行外来化合物安全性评价的意义 184

一、基本概念 184

第二节 外来化合物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 184

三、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的原则 185

四、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的基本内容 185

五、农药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 186

六、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试行) 193

实习一 生物材料的采集和制备 197

实习二 经口急性毒性试验 199

实习三 经呼吸道急性毒性试验 204

实习四 经皮急性毒性试验 205

实习五 肝微粒体制备及有关酶活性的测定 208

实习六 大鼠致畸试验的胚胎胎仔检查方法 212

实习七 小鼠精子畸形试验 215

实习八 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218

实习九 动物体内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 220

实习十 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试验 222

实习十一 沙门氏菌回变试验(Ames试验) 225

实习十二 枯草杆菌DNA修复试验 229

实习十三 显性致死突变试验 232

实习十四 迟发神经毒性试验 234

实习十五 抗体生成细胞检测法 237

实习十六 用颜色反应法测淋巴细胞增殖 240

推荐的阅读书籍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