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与心血管病》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鲍含诚,韩向午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50671664X
  • 页数:206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心脏的剖验和检查 1

第一节 心脏的取出和剖验 1

一、常规剖验心脏的方法 1

第一章 心脏的剖验和检查 1

第一节 心脏的取出和剖验 1

一、常规剖验心脏的方法 1

二、心脏水平横切法 4

二、心脏水平横切法 4

三、心脏纵切法 5

三、心脏纵切法 5

四、心脏展开法 6

四、心脏展开法 6

第二节 冠状动脉的剖检和检查 7

第二节 冠状动脉的剖检和检查 7

第三节 心脏传导系统的检查 8

一、房室传导系统的解剖 8

一、房室传导系统的解剖 8

第三节 心脏传导系统的检查 8

第四节 心脏的测量和秤重 9

二、窦房结的解剖和检查 9

一、心瓣膜的检查和测量 9

二、窦房结的解剖和检查 9

第四节 心脏的测量和秤重 9

一、心瓣膜的检查和测量 9

三、心室肥大与心脏秤重 10

三、心室肥大与心脏秤重 10

二、心室流入道流出道的测量 10

二、心室流入道流出道的测量 10

四、心脏重量与年龄、身长关系 14

五、心腔容积的测量 14

五、心腔容积的测量 14

四、心脏重量与年龄、身长关系 14

一、心脏大小 16

第二章 心脏、主动脉及冠状动脉的年龄性改变 16

第一节 心脏 16

一、心脏大小 16

第一节 心脏 16

第二章 心脏、主动脉及冠状动脉的年龄性改变 16

三、心肌 17

四、内膜及心瓣膜 17

二、心外膜 17

二、心外膜 17

三、心肌 17

四、内膜及心瓣膜 17

第二节 主动脉与冠状动脉 19

第二节 主动脉与冠状动脉 19

一、先天性心包缺如 25

二、先天性心包囊肿及憩室 25

二、先天性心包囊肿及憩室 25

一、先天性心包缺如 25

第一节 心包先天性缺陷 25

第三章 心包疾病 25

第三章 心包疾病 25

第一节 心包先天性缺陷 25

第二节 心包积液和心包填塞 26

二、心包积血 26

一、慢性心包积液 26

第二节 心包积液和心包填塞 26

一、慢性心包积液 26

二、心包积血 26

第三节 心包炎 27

三、乳糜心包 27

四、胆固醇性“心包炎” 27

五、心包积气 27

第三节 心包炎 27

三、乳糜心包 27

五、心包积气 27

四、胆固醇性“心包炎” 27

二、感染性心外膜炎 28

一、急性非特异性心外膜炎 28

二、感染性心外膜炎 28

一、急性非特异性心外膜炎 28

三、化脓性心外膜炎 29

五、真菌性心包炎 29

五、真菌性心包炎 29

四、结核性心包炎 29

三、化脓性心外膜炎 29

四、结核性心包炎 29

八、尿毒症性心外膜炎 30

七、心肌梗塞时心外膜炎 30

六、寄生虫性心包炎 30

八、尿毒症性心外膜炎 30

七、心肌梗塞时心外膜炎 30

六、寄生虫性心包炎 30

九、痛风 31

九、痛风 31

十一、缩窄性心包炎 32

十、放射线照射后心外膜炎 32

十、放射线照射后心外膜炎 32

十一、缩窄性心包炎 32

第四章 动脉粥样硬化症 34

一、早期脂质斑块 34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形态学 34

第四章 动脉粥样硬化症 34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形态学 34

一、早期脂质斑块 34

二、粥样斑块 38

二、粥样斑块 38

第二节 不同部位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 41

一、主动脉粥样硬化 41

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见第五章) 41

三、脑动脉粥样硬化 41

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见第五章) 41

一、主动脉粥样硬化 41

第二节 不同部位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 41

三、脑动脉粥样硬化 41

一、年龄、性别 42

第三节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 42

一、年龄、性别 42

第三节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 42

四、高血脂症 43

二、高血压 43

三、糖尿病 43

三、糖尿病 43

二、高血压 43

四、高血脂症 43

五、其他因素 46

五、其他因素 46

一、动脉壁基质代谢 47

第四节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 47

一、动脉壁基质代谢 47

第四节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 47

二、脂蛋白侵入动脉壁的机制 48

二、脂蛋白侵入动脉壁的机制 48

三、细胞——细胞间相互作用 49

三、细胞——细胞间相互作用 49

第五节 动脉粥样硬化的消退 53

一、消退的研究方法 53

二、动脉粥样硬化消退的形态结构和生化改变 53

二、动脉粥样硬化消退的形态结构和生化改变 53

一、消退的研究方法 53

第五节 动脉粥样硬化的消退 53

三、动脉粥样硬化消退措施和证据 55

三、动脉粥样硬化消退措施和证据 55

第一节 病因和发病基础 58

第五章 冠心病和心肌梗塞 58

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与发病的关系 58

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与发病的关系 58

第一节 病因和发病基础 58

第五章 冠心病和心肌梗塞 58

二、冠状动脉Ⅳ级AS狭窄意义的分析 59

二、冠状动脉Ⅳ级AS狭窄意义的分析 59

三、冠状动脉AS并发血栓机理与急性心肌梗塞 60

三、冠状动脉AS并发血栓机理与急性心肌梗塞 60

四、冠状动脉痉挛的病因作用 61

四、冠状动脉痉挛的病因作用 61

第二节 全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普查概况 62

五、心肌再灌注损伤 62

第二节 全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普查概况 62

五、心肌再灌注损伤 62

第三节 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的病理改变 63

二、病理形态的特点及其演变 63

一、心肌梗塞好发部位与发病情况 63

二、病理形态的特点及其演变 63

第三节 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的病理改变 63

一、心肌梗塞好发部位与发病情况 63

三、超微结构的病理改变 66

三、超微结构的病理改变 66

四、右心室心肌梗塞 67

四、右心室心肌梗塞 67

五、传导系统的病理改变 69

第四节 心肌梗塞的并发症 69

一、心脏破裂的发生和病理形态 69

五、传导系统的病理改变 69

一、心脏破裂的发生和病理形态 69

第四节 心肌梗塞的并发症 69

二、左心室乳头肌损伤和功能不全 71

二、左心室乳头肌损伤和功能不全 71

三、室壁瘤形成及其病理形态改变 72

三、室壁瘤形成及其病理形态改变 72

四、严重心律失常 73

四、严重心律失常 73

五、心外并发症 74

五、心外并发症 74

第五节 冠心病猝死 75

一、猝死的诊断标准 75

二、与猝死发病有关的因素 75

一、猝死的诊断标准 75

第五节 冠心病猝死 75

二、与猝死发病有关的因素 75

一、发病情况和病理改变的差异 76

三、心性猝死的心脏病理改变 76

三、心性猝死的心脏病理改变 76

第六节 冠心病病理研究几个课题展望 76

一、发病情况和病理改变的差异 76

第六节 冠心病病理研究几个课题展望 76

四、心肌再梗塞临床病理分析 77

二、酶学及电解质紊乱在诊断中的价值 77

三、冠状动脉痉挛在心肌梗塞发生中的作用 77

四、心肌再梗塞临床病理分析 77

三、冠状动脉痉挛在心肌梗塞发生中的作用 77

二、酶学及电解质紊乱在诊断中的价值 77

五、心肌梗塞对心功能损伤的探讨 78

五、心肌梗塞对心功能损伤的探讨 78

六、心肌细胞的再生问题 79

六、心肌细胞的再生问题 79

第六章 肺心病的发生及其病理改变 82

第六章 肺心病的发生及其病理改变 82

三、气体交换的病理生理 82

第一节 概述 82

一、通气功能障碍 82

二、换气功能障碍 82

第一节 概述 82

一、通气功能障碍 82

二、换气功能障碍 82

三、气体交换的病理生理 82

四、PH值和电解质紊乱的后果 83

四、PH值和电解质紊乱的后果 83

第二节 病因和发病机理 83

一、呼吸系统免疫功能的失调 83

第二节 病因和发病机理 83

一、呼吸系统免疫功能的失调 83

二、呼吸道反应性增高 84

二、呼吸道反应性增高 84

四、反复感染与小气道阻塞 85

三、肺泡内液调节功能的减弱 85

五、植物神经功能失调 85

五、植物神经功能失调 85

四、反复感染与小气道阻塞 85

三、肺泡内液调节功能的减弱 85

第三节 肺的病理改变 86

一、小气道阻塞及其病理改变 86

二、泛细支气管炎的病理 86

一、小气道阻塞及其病理改变 86

二、泛细支气管炎的病理 86

第三节 肺的病理改变 86

三、肺动脉高压形成机制及其病理改变 87

四、肺气肿与肺动脉高压的关系 87

五、肺气肿的病理改变 87

三、肺动脉高压形成机制及其病理改变 87

四、肺气肿与肺动脉高压的关系 87

五、肺气肿的病理改变 87

六、慢性支气管炎与肺心病的关系 92

第四节 心脏及脑的病理改变 92

六、慢性支气管炎与肺心病的关系 92

第四节 心脏及脑的病理改变 92

一、心脏的病变 92

一、心脏的病变 92

二、大脑及其有关器官的改变 94

三、微循环的改变 94

第五节 肺心病的并发症 94

二、大脑及其有关器官的改变 94

三、微循环的改变 94

第五节 肺心病的并发症 94

二、胃肠广泛渗血和出血 95

三、肾功能衰竭 95

一、肺性脑病 95

一、肺性脑病 95

三、肾功能衰竭 95

二、胃肠广泛渗血和出血 95

四、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96

四、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96

第七章 心肌炎 98

第七章 心肌炎 98

一、概述 99

二、病原学 99

第一节 病毒性心肌炎 99

一、概述 99

二、病原学 99

第一节 病毒性心肌炎 99

三、形态学 100

三、形态学 100

一、斑疹伤寒心肌炎 103

第二节 立克次体性心肌炎 103

第二节 立克次体性心肌炎 103

一、斑疹伤寒心肌炎 103

二、恙虫病心肌炎 104

第三节 细菌感染与心肌炎 104

二、恙虫病心肌炎 104

第三节 细菌感染与心肌炎 104

二、心肌结核 105

一、白喉中毒性心肌炎甙变质性心肌炎 105

二、心肌结核 105

一、白喉中毒性心肌炎甙变质性心肌炎 105

第四节 真菌性心肌炎 106

第四节 真菌性心肌炎 106

第五节 寄生虫感染与心肌炎 108

第五节 寄生虫感染与心肌炎 108

二、美洲锥虫病(Chagas病)(见第八章心肌病) 109

一、弓形虫病 109

三、旋毛虫病 109

第六节 特发性Fiedler心肌炎 109

四、血吸虫病 109

第六节 特发性Fiedler心肌炎 109

四、血吸虫病 109

三、旋毛虫病 109

二、美洲锥虫病(Chagas病)(见第八章心肌病) 109

一、弓形虫病 109

一、弥漫性心肌炎 110

二、肉芽肿性心肌炎 110

二、肉芽肿性心肌炎 110

一、弥漫性心肌炎 110

三、巨细胞性心肌炎 111

三、巨细胞性心肌炎 111

第二节 心肌病的分类 114

第一节 心肌病概况 114

一、心肌病的病理生理分类(临床分类) 114

第八章 心肌病 114

一、心肌病的病理生理分类(临床分类) 114

第二节 心肌病的分类 114

第一节 心肌病概况 114

第八章 心肌病 114

一、概述 115

第三节 扩张性心肌病 115

二、心肌病的病理形态学分类 115

一、概述 115

第三节 扩张性心肌病 115

二、心肌病的病理形态学分类 115

二、主要临床表现 116

三、病理形态学 116

二、主要临床表现 116

三、病理形态学 116

四、病因学 119

四、病因学 119

第四节 肥厚性心肌病 121

一、概述 121

二、主要临床表现 121

一、概述 121

第四节 肥厚性心肌病 121

二、主要临床表现 121

三、病理形态学 122

三、病理形态学 122

第五节 限制性心肌病 125

四、病因学 125

一、概述 125

第五节 限制性心肌病 125

四、病因学 125

一、概述 125

三、病理形态学 126

二、主要临床表现 126

三、病理形态学 126

二、主要临床表现 126

四、病因学 128

四、病因学 128

第六节 特殊性心肌疾病 129

一、围产期心肌病 129

一、围产期心肌病 129

第六节 特殊性心肌疾病 129

二、酒精性心肌病 130

二、酒精性心肌病 130

三、Chagas病 131

三、Chagas病 131

第一节 病理形态学 136

一、心脏变化 136

第九章 克山病 136

第九章 克山病 136

第一节 病理形态学 136

一、心脏变化 136

二、其他器官改变 146

二、其他器官改变 146

四、临床病理联系 147

三、胎儿克山病 147

三、胎儿克山病 147

四、临床病理联系 147

第二节 病因学 148

第二节 病因学 148

第三节 评论 150

第三节 评论 150

一、化学性质 153

第十章 代谢性及家族性疾病 153

第一节 心脏淀粉样变 153

一、化学性质 153

第一节 心脏淀粉样变 153

第十章 代谢性及家族性疾病 153

三、心脏淀粉样变 154

三、心脏淀粉样变 154

二、淀粉样变的分类 154

二、淀粉样变的分类 154

第二节 糖原沉着症 156

第二节 糖原沉着症 156

一、Hurler综合征 157

一、Pompe病(Ⅱ型) 157

二、Cori病(Ⅲ型糖原沉着症) 157

三、Anderaon病(Ⅳ型糖原沉着症) 157

第三节 粘多糖沉着症及糖脂沉着症 157

一、Hurler综合征 157

第三节 粘多糖沉着症及糖脂沉着症 157

三、Anderaon病(Ⅳ型糖原沉着症) 157

二、Cori病(Ⅲ型糖原沉着症) 157

一、Pompe病(Ⅱ型) 157

二、糖脂沉着症 158

二、糖脂沉着症 158

第四节 胶原合成障碍疾病 159

第四节 胶原合成障碍疾病 159

一、Marfan综合征 159

一、Marfan综合征 159

三、成骨不全症(Osteogenesia inpearfecta) 162

三、成骨不全症(Osteogenesia inpearfecta) 162

二、Ehlers-Danlos综合征 162

二、Ehlers-Danlos综合征 162

第一节 风湿性心脏病 164

一、风湿热的发病情况及分布 164

第一节 风湿性心脏病 164

第十一章 风湿性心脏病及其他胶原性疾病 164

一、风湿热的发病情况及分布 164

第十一章 风湿性心脏病及其他胶原性疾病 164

二、各瓣膜损害情况 165

二、各瓣膜损害情况 165

三、病因学和发病机制 166

三、病因学和发病机制 166

四、病理形态学 168

四、病理形态学 168

一、类风湿性关节炎 174

第二节 其他胶原性疾病 174

第二节 其他胶原性疾病 174

一、类风湿性关节炎 174

二、系统性红斑性狼疮 175

二、系统性红斑性狼疮 175

三、硬皮病 177

三、硬皮病 177

五、结节性多动脉炎 178

五、结节性多动脉炎 178

四、关节粘连性脊柱炎 178

四、关节粘连性脊柱炎 178

第十二章 心脏瓣膜病 181

第十二章 心脏瓣膜病 181

一、病因 182

一、病因 182

第一节 二尖瓣狭窄 182

第一节 二尖瓣狭窄 182

二、病理变化 183

二、病理变化 183

三、并发症 185

三、并发症 185

第二节 二尖瓣关闭不全 186

一、病因 186

一、病因 186

第二节 二尖瓣关闭不全 186

二、病理变化 187

二、病理变化 187

一、病因 190

第三节 主动脉瓣狭窄 190

第三节 主动脉瓣狭窄 190

一、病因 190

二、病理变化 190

二、病理变化 190

三、后果 192

三、后果 192

第四节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193

一、病因 193

第四节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193

一、病因 193

二、病理变化 194

二、病理变化 194

第五节 三尖瓣病变 197

一、三尖瓣先天性病变 197

一、三尖瓣先天性病变 197

第五节 三尖瓣病变 197

二、三尖瓣风湿性病变 198

二、三尖瓣风湿性病变 198

第六节 肺动脉瓣病变 199

一、肺动脉瓣膜部狭窄 199

三、三尖瓣其他病变 199

第六节 肺动脉瓣病变 199

三、三尖瓣其他病变 199

一、肺动脉瓣膜部狭窄 199

三、肺动脉瓣膜下狭窄 200

二、肺动脉瓣膜上狭窄 200

四、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200

二、肺动脉瓣膜上狭窄 200

三、肺动脉瓣膜下狭窄 200

四、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200

一、性别与年龄 203

第一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 203

第十三章 心内膜炎 203

第十三章 心内膜炎 203

第一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 203

一、性别与年龄 203

二、病原菌 204

二、病原菌 204

四、诱因 205

三、微生物入血途径 205

四、诱因 205

三、微生物入血途径 205

六、形态学 206

五、体液免疫机制 206

五、体液免疫机制 206

六、形态学 206

七、真菌性心内膜炎 214

七、真菌性心内膜炎 214

八、实验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217

八、实验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217

一、发病率及伴随疾病 218

第二节 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 218

一、发病率及伴随疾病 218

第二节 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 218

二、病理变化 219

二、病理变化 219

第十四章 传导系统病理学 224

一、窦房结 224

第一节 传导系统的解剖结构与功能 224

第十四章 传导系统病理学 224

第一节 传导系统的解剖结构与功能 224

一、窦房结 224

三、房室束 226

二、房室结 226

三、房室束 226

二、房室结 226

第二节 心脏传导组织的正常发育和先天性异常 228

四、结间心房肌 228

四、结间心房肌 228

第二节 心脏传导组织的正常发育和先天性异常 228

二、传导组织的异常发育 229

一、传导系统的正常发育 229

二、传导组织的异常发育 229

一、传导系统的正常发育 229

第三节 心脏房室传导阻滞 231

三、先天性心脏畸形的传导组织 231

第三节 心脏房室传导阻滞 231

三、先天性心脏畸形的传导组织 231

一、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232

一、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232

二、束支传导阻滞 236

二、束支传导阻滞 236

第十五章 心脏和心包肿瘤 239

第一节 心脏和心包的原发性肿瘤 239

第十五章 心脏和心包肿瘤 239

第一节 心脏和心包的原发性肿瘤 239

一、心包原发性肿瘤 240

一、心包原发性肿瘤 240

二、心脏肿瘤 242

二、心脏肿瘤 242

第二节 心脏和心包继发性肿瘤 248

第二节 心脏和心包继发性肿瘤 248

一、出血 250

二、感染 250

三、心脏血管方面的并发症 250

第十六章 心脏外科手术和医源性心血管疾病 250

第十六章 心脏外科手术和医源性心血管疾病 250

第一节 与心脏手术有关的病理 250

一、出血 250

二、感染 250

三、心脏血管方面的并发症 250

第一节 与心脏手术有关的病理 250

四、肺部并发症 253

四、肺部并发症 253

六、神经系统病变 254

五、血栓形成和栓塞 254

五、血栓形成和栓塞 254

六、神经系统病变 254

第二节 心脏瓣膜置换术的病理 255

第二节 心脏瓣膜置换术的病理 255

一、心瓣膜置换术的适应症 255

一、心瓣膜置换术的适应症 255

二、人造心脏瓣膜的种类和比较 256

三、人造心瓣在瓣膜置换术后的病理变化 256

三、人造心瓣在瓣膜置换术后的病理变化 256

二、人造心脏瓣膜的种类和比较 256

四、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并发症 259

四、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并发症 259

第三节 血管移植的病理 261

一、血管移植的病理变化 261

一、血管移植的病理变化 261

第三节 血管移植的病理 261

二、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264

二、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264

三、血管移植的并发症 265

三、血管移植的并发症 265

第四节 血管成形术的病理 266

一、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 266

一、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 266

第四节 血管成形术的病理 266

二、腔内激光血管成形术 272

第五节 心脏起搏的病理 272

第五节 心脏起搏的病理 272

二、腔内激光血管成形术 272

二、心脏起搏的并发症 273

一、心脏起搏的适应症 273

一、心脏起搏的适应症 273

二、心脏起搏的并发症 273

一、概述 274

一、概述 274

第六节 心内膜心肌活检 274

第六节 心内膜心肌活检 274

二、心内膜心肌活检的适应症 275

二、心内膜心肌活检的适应症 275

三、心内膜心肌活检的并发症和禁忌症 285

四、心内膜心肌活检的局限性和注意事项 285

四、心内膜心肌活检的局限性和注意事项 285

三、心内膜心肌活检的并发症和禁忌症 285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286

二、心肌病变的类型 286

第七节 药物引起的心肌病变 286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286

二、心肌病变的类型 286

第七节 药物引起的心肌病变 286

第一节 病因 295

第十七章 婴儿及儿童先天性心脏病 295

第十七章 婴儿及儿童先天性心脏病 295

第一节 病因 295

一、遗传因素 296

一、遗传因素 296

二、环境因素 299

二、环境因素 299

第二节 先天性心脏病的自然发展史 300

第二节 先天性心脏病的自然发展史 300

四、动脉干及圆锥异常 301

二、室间隔发育异常 301

一、房间隔发育异常 301

三、心内膜垫的发育异常 301

四、动脉干及圆锥异常 301

二、室间隔发育异常 301

三、心内膜垫的发育异常 301

一、房间隔发育异常 301

第三节 胎儿及新生儿循环解剖生理特点 302

五、大血管异常 302

六、其他罕见类 302

第三节 胎儿及新生儿循环解剖生理特点 302

一、体循环 302

一、体循环 302

五、大血管异常 302

六、其他罕见类 302

二、肺循环 303

三、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病理生理 303

二、肺循环 303

三、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病理生理 303

四、自然史和预后 304

四、自然史和预后 304

第四节 先天性心脏病类别 305

一、血液分流方向动力学分类 305

第四节 先天性心脏病类别 305

一、血液分流方向动力学分类 305

二、解剖特点分类 306

二、解剖特点分类 306

第五节 先天性心脏病病理学 308

第五节 先天性心脏病病理学 308

一、房间隔发育异常 310

一、房间隔发育异常 310

二、室间隔发育异常 311

二、室间隔发育异常 311

三、心内膜垫发育异常 313

三、心内膜垫发育异常 313

四、动脉干及圆锥异常 317

四、动脉干及圆锥异常 317

五、大血管异常 329

五、大血管异常 329

六、其他罕见类型 334

六、其他罕见类型 334

一、肺部病变 335

第六节 心脏以外脏器病变 335

一、肺部病变 335

第六节 心脏以外脏器病变 335

二、全身表现 337

二、全身表现 337

第十八章 成人先天性心脏病 339

一、良性先天性心脏畸形 339

第一节 未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 339

第十八章 成人先天性心脏病 339

第一节 未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 339

一、良性先天性心脏畸形 339

第二节 手术治疗后成人先天性心脏病 343

四、根治术并存不可避免的后果 343

三、根治术伴残留缺陷 343

二、全部纠正之根治术 343

一、减状手术 343

一、减状手术 343

第二节 手术治疗后成人先天性心脏病 343

四、根治术并存不可避免的后果 343

三、根治术伴残留缺陷 343

二、全部纠正之根治术 343

八、用导管来修复缺陷 344

六、不完全修复术 344

八、用导管来修复缺陷 344

五、缺陷之不完全修复术 344

五、缺陷之不完全修复术 344

七、缺陷完全修复、存在并发症效果差 344

六、不完全修复术 344

七、缺陷完全修复、存在并发症效果差 344

一、梅毒性主动脉炎 345

第十九章 非粥样硬化性主动脉疾病及周围动脉疾病 345

第一节 主动脉炎 345

第十九章 非粥样硬化性主动脉疾病及周围动脉疾病 345

一、梅毒性主动脉炎 345

第一节 主动脉炎 345

二、风湿性全主动脉炎 347

二、风湿性全主动脉炎 347

三、Takayasu主动脉炎 349

三、Takayasu主动脉炎 349

第二节 主动脉瘤 352

四、巨细胞性主动脉炎 352

第二节 主动脉瘤 352

四、巨细胞性主动脉炎 352

二、梅毒性主动脉瘤 353

一、先天性脑动脉瘤 353

二、梅毒性主动脉瘤 353

一、先天性脑动脉瘤 353

五、剥离性主动脉瘤(夹层动脉瘤) 354

三、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瘤 354

四、动静脉瘤 354

五、剥离性主动脉瘤(夹层动脉瘤) 354

四、动静脉瘤 354

三、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瘤 354

第三节 主动脉根部疾病 357

一、冠状动脉开口闭塞 357

第三节 主动脉根部疾病 357

二、主动脉窦瘤 357

三、主动脉环扩张 357

三、主动脉环扩张 357

二、主动脉窦瘤 357

一、冠状动脉开口闭塞 357

一、主动脉闭塞 359

第四节 主动脉其他病变 359

一、主动脉闭塞 359

第四节 主动脉其他病变 359

一、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360

二、主动脉瘘 360

第五节 周围动脉疾病 360

一、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360

二、主动脉瘘 360

第五节 周围动脉疾病 360

二、闭塞性动脉硬化症 361

三、雷诺氏病和雷诺氏现象 361

四、结节性多动脉炎 361

二、闭塞性动脉硬化症 361

三、雷诺氏病和雷诺氏现象 361

四、结节性多动脉炎 361

第一节 静脉硬化及静脉曲张 364

第二十章 静脉疾病 364

第一节 静脉硬化及静脉曲张 364

一、静脉硬化 364

一、静脉硬化 364

第二十章 静脉疾病 364

三、静脉曲张 365

二、静脉粥样瘤 365

三、静脉曲张 365

二、静脉粥样瘤 365

一、白塞氏综合征 366

第二节 非感染性静脉炎 366

第二节 非感染性静脉炎 366

一、白塞氏综合征 366

二、血栓性浅静脉炎 367

二、血栓性浅静脉炎 367

二、原因未明肺静脉高压 368

二、原因未明肺静脉高压 368

三、Buerger病(见第十九章) 368

第三节 静脉阻塞性疾病 368

一、肺静脉血流的阻塞 368

三、肝静脉阻塞性疾病 368

三、Buerger病(见第十九章) 368

第三节 静脉阻塞性疾病 368

一、肺静脉血流的阻塞 368

三、肝静脉阻塞性疾病 368

一、深部静脉血栓形成 369

第四节 静脉血栓形成 369

一、深部静脉血栓形成 369

第四节 静脉血栓形成 369

二、下腔静脉血栓形成 370

二、下腔静脉血栓形成 370

四、肝静脉血栓形成 370

四、肝静脉血栓形成 370

三、上腔静脉血栓形成 370

三、上腔静脉血栓形成 370

六、脊椎静脉系统在肿瘤转移机制中的作用 371

五、门静脉血栓形成 371

六、脊椎静脉系统在肿瘤转移机制中的作用 371

五、门静脉血栓形成 371

第一节 实验性缺血缺氧性心肌坏死 373

第二十一章 实验性坏死性心肌病 373

第一节 实验性缺血缺氧性心肌坏死 373

第二十一章 实验性坏死性心肌病 373

第二节 各种缺氧性心肌坏死的实验研究实例 375

一、血管加压素引起的心肌坏死 375

一、血管加压素引起的心肌坏死 375

第二节 各种缺氧性心肌坏死的实验研究实例 375

二、儿茶酚胺引起的心肌坏死 376

二、儿茶酚胺引起的心肌坏死 376

三、强心甙引起之心肌坏死 377

三、强心甙引起之心肌坏死 377

五、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的心肌坏死 378

四、冰水泳引起之心肌坏死 378

四、冰水泳引起之心肌坏死 378

五、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的心肌坏死 378

六、亚硝酸盐中毒引起的心肌坏死 379

六、亚硝酸盐中毒引起的心肌坏死 379

第三节 心肌对缺氧性损伤的反应特点 380

一、心肌对缺血缺氧因素具有高度敏感性 380

一、心肌对缺血缺氧因素具有高度敏感性 380

第三节 心肌对缺氧性损伤的反应特点 380

二、心肌对急性缺血缺氧更为敏感 381

第四节 化学因素引起的心肌损伤以及其与人类心肌病的关系 381

一、镁 381

第四节 化学因素引起的心肌损伤以及其与人类心肌病的关系 381

二、心肌对急性缺血缺氧更为敏感 381

一、镁 381

二、硒 382

三、钡 382

三、钡 382

二、硒 382

四、钴 384

四、钴 384

五、铅 385

六、砷 385

七、铜 385

七、铜 385

六、砷 385

五、铅 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