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严禁鸦片的正义斗争 1
战前的国内外形势 1
第一讲 第一次鸦片战争 1
鸦片流毒中国 3
林则徐与禁烟运动 6
二 英国发动可耻的鸦片战争 8
鸦片战争爆发 8
清政府从抵抗到求和 10
三元里抗英斗争 12
三 中国开始半封建半殖民地化 14
炮口下签订的南京条约 14
中国开始向半殖民地沦沉 15
一 从金田起义到奠都天京 17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17
第二讲 太平天国农民大起义 17
向南京胜利进军 19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20
二 革命高潮与天京悲剧 22
太平军的北伐西征 22
风起云涌的各地起义 23
天京悲剧 25
三 第二次鸦片战争 27
英法发动侵略战争 27
沙俄鲸吞我国大片领土 30
西太后垂帘听政与中外反动派勾结 31
四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33
太平天国后期的艰苦斗争 33
太平天国的失败说明什么 34
所谓“同光中兴” 37
第三讲 中国近代工业的出现 37
一 洋务运动 37
洋务派与洋务运动 39
洋务运动必然破产的命运 44
二 民族资本主义的出现 46
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 46
初生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47
反映新阶级的社会改革要求 48
三 早期的中国无产阶级 50
中国无产阶级的诞生 50
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 51
无产阶级的早期斗争 52
一 边疆危机与中法战争 54
中国边疆的危机 54
第四讲 中日甲午战争与瓜分危局 54
中法战争 55
不败而败的结局 57
日军不宣而战 58
避战求和与被迫应战 60
平壤陆战与黄海海战 61
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63
壮烈的台湾保卫战 64
三 帝国主义阴谋瓜分中国 67
资本输出和掠夺路矿权 67
二 中日甲午战争 68
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 68
“门户开放”政策 70
一 维新运动进入高潮 72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72
第五讲 救亡图存的戊戌维新运动 72
从强学会到保国会 74
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76
二 百日维新 77
光绪帝宣布变法 77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79
新旧势力的激烈斗争 81
三 封建顽固派发动政变 82
西太后重新垂帘听政 82
“六君子”的血没有白流 83
资产阶级改革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85
第六讲 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89
一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89
义和团起山东 89
义和团的组织与口号 91
封建统治者的“剿”和“抚” 92
二 抗击八国联军的英勇战斗 94
八国联军的入侵 94
清政府的“宣战”与中国军民的抵抗 95
八国联军与沙俄的暴行 97
三 从瓜分到“保全主义” 98
空前沉重的枷锁——辛丑条约 98
“义和团有功于中国” 100
第七讲 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103
一 知识分子的觉醒 103
孙中山与兴中会 103
“洋人的朝廷” 105
知识分子由爱国走向革命 107
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112
革命与保皇的大论战 116
二 思想论战和武装起义 116
革命派发动的武装起义 118
保路风潮引出武昌起义的枪声 120
三 武昌起义天下应 122
武昌起义的胜利 122
革命浪潮席卷全国 124
帝国主义宣布“中立” 125
袁世凯东山再起 127
四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128
建立临时政府的斗争 128
革命的南京临时政府 130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32
五 辛亥革命的流产 133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33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救不了中国 136
第八讲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139
一 资产阶级“议会政治”的幻灭 139
“议会政治”的幻想 139
“二次革命”的失败 141
孙中山建立中华革命党 142
二 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143
“国民公仆”名义下的专制独裁者 143
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145
洪宪帝制的丑剧 147
讨袁的护国运动 148
三 军阀割据与护法运动 152
军阀割据局面的出现 152
短命的张勋复辟 153
孙中山举起护法旗帜 155
无产阶级成长壮大 157
四 中国的新曙光 157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60
十月革命的影响 163
第九讲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建立 165
一 五四爱国运动 165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165
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 167
六三工人大罢工 168
二 中国共产党建立 170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170
中国共产党筹备组织出现 172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73
三 确定中国革命的方向 175
中国共产党制定反帝反封建纲领 175
二七革命风暴 176
先进中国人向往共产党 178
第十讲 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大革命高潮 181
一 第一次国共合作 181
共产党实行革命统一战线策略 181
孙中山的伟大转变 182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84
二 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185
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 185
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 187
农民运动的兴起 190
三 北伐革命的胜利进军 192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
全国农民运动掀起高潮 194
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195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198
第十一讲 大革命失败,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建立 201
一 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 201
中外反动派的“政治南伐” 201
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203
汪精卫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204
二 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建立 206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206
国民党蜕变 209
大革命成果的丧失 211
第十二讲 中国工农红军的斗争 213
一 共产党以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的大屠杀 213
白色恐怖下的共产党人 213
八一南昌起义 216
八七会议和秋收起义 218
广州起义 221
二 创建红军和革命根据地 223
红四军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23
各地的红军和革命根据地 226
打土豪 分田地 228
三 红军反“围剿”斗争 231
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231
革命根据地的各项建设 233
第十三讲 全国人民的抗日民主运动 236
一 抗日民主运动兴起 236
九一八事变 236
全国人民的抗日反蒋怒潮 237
遍及白山黑水的抗日武装斗争 239
二 工农红军北上抗日 242
方志敏和北上抗日先遣队 242
主力红军开始长征 244
遵义会议 245
八一宣言 247
在爬雪山过草地的日子里 248
三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 251
华北事变 251
一二九运动 253
逼蒋抗日 254
张学良、杨虎城西安兵谏 255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257
第十四讲 抗日战争爆发,抗战初期的两个战场 260
一 抗日战争爆发,第二次国共合作 260
七七事变和八一三事变 260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262
全面抗战和片面抗战 263
华北正面战扬的抗战 265
二 正面战场国民党军队的抗战 265
南京失守和日寇的大屠杀 267
台儿庄战役 268
武汉保卫战 269
三 敌后解放区战场的抗战 270
平型关大捷 270
八路军开辟华北敌后战场 271
新四军开辟华中敌后战场 273
东北抗日联军的苦战奋斗 274
第十五讲 国民党消极抗日,解放区战场成为抗日主要战场 276
一 国民党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 278
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新方针 278
汪精卫集团的叛逃及傀儡政府的建立 279
沦陷区人民的悲惨境遇 281
国民党对内对外政策的变化 282
国民党战场上的溃败 283
顽固派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 284
顽固派发动第二次和第三次反共高潮 286
二 国民党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反人民 288
三 解放区军民抗击大部日伪军 290
百团大战 290
解放区军民行举的大智大勇 292
“新中国的雏型” 294
四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297
解放区军民举行对日反攻 297
两个大会,两个中国之命运 298
日本战败投降 300
第十六讲 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 302
一 全国人民争取和平、民主、团结的斗争 302
战争与和平的抗争 302
毛泽东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 304
政治协商会议 306
二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共产党进行自卫战争 308
国民党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308
人民解放军英勇自卫 310
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 313
三 共产党领导人民向国民党反动派猛烈进攻 315
刘邓大军过黄河 315
土地改革 316
新政协运动 318
伟大的战略决策 319
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322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322
国民党南京政府灭亡 324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