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许可证贸易推动经济发展 1
第一节 概念 1
第二节 革新和经济效益 3
第三节 八十年代国际技术贸易的特点 5
第四节 我国“六五”期间技术贸易状况 7
第五节 技术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9
第六节 我国技术贸易的新趋势 11
第七节 技术贸易与我国的星火计划 12
第二章 许可证贸易涉及的技术分类 17
第一节 按技术特征分类 17
第二节 按法律性质分类 21
第三节 按主体权利分类 25
第四节 按地域分类 29
第三章 决定技术成果数量与质量的主要因素 31
第一节 掌握科研系统工程的要领 31
第二节 面向专利权选择科研实施方案 33
第三节 确定具有自己特征的实施方案 37
第四节 科研经费的开源节流 40
第五节 强化物资与设备供应 44
第四章 增强企业的技术吸收和消化能力 47
第一节 先进企业的五个要件 47
第二节 企业发展与吸收和消化新技术的关系 51
第三节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 53
第四节 技术教育与专业培训 56
第五节 增强企业活力 58
第六节 畅通物资渠道 61
第七节 保障技术骨干的配备 65
第五章 捕捉信息——社会调查 68
第一节 基本原则 68
第二节 社会调查的方法 72
第三节 社会调查的范围 74
第四节 社会调查的种类 79
第五节 调查结果分析 82
第六节 调查报告的撰写 83
第七节 报告的估价 85
第六章 洽谈与签订许可证合同 88
第一节 订许可证合同的基本原则 88
第二节 许可方在洽谈中应考虑的问题 91
第三节 承受方在洽谈中应考虑的问题 93
第四节 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 95
第五节 许可证合同的主要条款 97
实例 101
第七章 许可证贸易技术的价值与价格 118
第一节 价值与功能的概念 118
第二节 价值评价的三种方法 122
第三节 价格的分类 125
第四节 技术价格理论浅议 127
第五节 制约技术价格的主要因素 130
第六节 技术成果价格的市场调节 135
第八章 许可证(诀窍、技能)贸易与经济合同法的关系 139
第一节 有关法律概念 139
第二节 专有技术的法律保护 142
第三节 签订技术转让合同的原则 145
第四节 签订许可证合同的程序 147
第五节 贸易纠纷的解决 152
第一节 专利法的立法宗旨 156
第九章 许可证贸易(专利技术)与专利法的关系 156
第二节 专利法的保护内容 159
第三节 专利许可证受专利法制约 163
第四节 执行几个相关的科技政策 168
第五节 提高专利许可证贸易率的途径 172
第十章 许可证贸易与商标法的关系 178
第一节 基本概念 178
第二节 商标法的基本内容 181
第三节 我国新商标法的特点 185
第四节 获得商标权的程序 188
第五节 涉外商标事务的处理 190
第六节 商标法在许可证贸易中的作用 193
第一节 代理的概念及其作用 197
第十一章 代理 197
第二节 代理的基本特征 200
第三节 代理的产生 202
第四节 代理的消灭 204
第五节 代理权的滥用、无权代理 205
第六节 专利代理人的条件 208
第十二章 国际许可证贸易 211
第一节 概念及其概况 211
第二节 涉外许可证贸易的特性 214
第三节 基本原则 217
第四节 如何确定技术引进的方式 219
第五节 技术出口的层次理论 222
第六节 对不合理条款的处理 225
第七节 仲裁及适用机构 227
第一节 概念及意义 230
第十三章 技术入股,国际合资经营 230
第二节 办合资企业的原则 233
第三节 技术入股,国际合资的模式 236
第四节 合资企业的管理 238
第五节 合资企业纠纷的解决原则 243
第六节 合资企业纠纷的解决方法 244
第七节 国际合资经营协议书和技术转让协议书谈判实例 246
第十四章 合同(协议)的实施 254
第一节 宏观分析 254
第二节 主体整体功能的发挥 257
第三节 供方的责任 259
第四节 需方的资金筹集 261
第五节 需方的物资筹集 263
第六节 需方的人员配备 266
第七节 主管机构的协调作用 269
第十五章 贸易管理 271
第一节 贸易管理的特点 271
第二节 管理的哲学理论分析 274
第三节 管理职能分析 277
第四节 高效能管理的要件 280
第五节 优化的决策程序 283
第六节 重视职业道德教育 287
第十六章 贸易人才 290
第一节 领导者的人才观念 290
第二节 领导方式的模式分析 295
第三节 用人之道 298
第四节 许可证贸易人才的素质 302
第五节 开拓型人才的素质与特点 305
第六节 贸易工作人员的方法论 309
参考文献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