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评述 2
1.1 综论 矶崎新的建筑 2
1.1.1 渊源关系 4
日本与西方之间 4
传统与创造 5
宗师丹下健三 8
新陈代谢主义 10
矶崎与他的同代人 12
风格的转变 15
个人表现 16
危机感 16
1.1.2 手法主义 19
矶崎建筑的要领——手法主义 19
自由和约束 20
新的手法主义情感格局 22
风格的追求 25
隐喻 27
整体性和肢解片段性 32
纯净形式 33
1.1.3 第一手法 36
天柱 36
梁架式巨型骨架形式 39
1.1.4 第二手法 52
立方体加法形式 52
立方体和圆柱体 66
连续的半圆筒体形式 69
古典主义:新主题的探索 84
不断转变的建筑风格 85
1.2 理解矶崎新建筑指南——与丹下健三的比较 86
1.3 无寓意的叙事诗说—评矶崎新的筑波中心大厦设计 96
2 论文 104
2.1 引用和隐喻的建筑 104
2.2 比较研究:布朗克斯发展中心和群马近代美术馆 107
2.3 筑波中心大厦之自注 111
3 作品 114
3.1 大分县图书馆 114
3.2 福冈相互银行大分分行 117
3.3 福冈相互银行总部 120
3.4 群马美术馆 123
3.5 北九州美术馆 127
3.6 富士乡村俱乐部 130
3.7 北九州图书馆 133
3.8 西日本展览中心 136
3.9 系列住宅 138
3.10 神冈镇厅舍 141
3.11 日本电气玻璃公司职工服务设施 144
3.12 台戈尔港区规划 146
3.13 筑波中心大厦 150
3.14 卫藤诊疗所 153
3.15 洛杉矶当代美术馆 155
3.16 巴赛隆那体育馆 157
3.17 福冈相互银行总部新楼 159
3.18 I.B.A. 集合住宅 160
3.19 岩田学园 162
3.20 武藏丘陵乡村俱乐部 164
附录1 矶崎新简历 166
附录2 矶崎新主要设计作品 167
附录3 矶崎新主要论文 171
附录4 人名英汉对照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