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乾嘉时期银价的逐渐上涨(1766——1850) 7
一、乾嘉时期银价增昂的情况 7
二、小钱与银贵钱贱 10
三、铜价下跌与银贵钱贱 12
四、洋钱与银贵钱贱 14
五、鸦片与银贵钱贱 19
六、“重银轻钱”与银贵钱贱 23
小结 31
第二章 道咸时期的银贵钱贱(1821——1854) 34
一、道咸时期银钱比价波动形势 34
二、白银外流不是银贵钱贱的决定因素 38
三、制线减重与铜价下跌对银贵钱贱的影响 44
四、“银贵钱贱”的动力与方向 49
小结 55
第三章 咸丰时期的银价暴跌(1854——1865) 57
一、咸丰时期银价变化的趋势 57
二、关于“铜贵钱少”问题 61
三、关于白银入超问题 66
四、关于世界银价下落问题 75
五、战争与银钱比价的下落 79
小结 85
第四章 同治中后期银价的再度增昂(1866——1874) 95
一、同治中后期银价增昂情况 95
二、白银出入与银价增昂 98
三、世界金银比价与中国银钱比价 100
四、铜价下跌与银钱比价的变化 102
五、银钱比价增昂与商品经济的恢复发展 103
小结 108
第五章 光绪时期银价下落与币制改革(1875——1904) 110
一、光绪时期银价的下落 110
二、银价下跌的原因 114
三、光绪时期的币制改革 119
结 128
第六章 清末银价增昂与制钱制度的终结(1905——1911) 129
一、清末银价上涨的幅度与范围 129
二、铜元的冤词 135
三、清末银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142
四、制钱制度的终结 148
小结 150
第七章 银钱比价波动与官吏贪污的手段 153
一、银贵钱贱形势下官吏搜刮财富的手段 153
二、银贱钱贵情况下地方官吏的聚敛手段 158
三、银钱比价波动为贪污中饱提供了机会 160
小结 163
一、鸦片战争前后“银贵钱购”形势下的货币数量学说 165
第八章 晚清货币数量学说批判 165
二、太平天国时期银价暴跌形势下的货币数量学说 171
三、清末“银贵钱贱”形势下的货币数量观点 174
四、晚清货币数量学说批判 177
小结 183
第九章 货币名目主义与咸丰钞票发行始末 186
一、道光时期关于发行纸币的学术争论 186
二、咸丰时期统治集团内部的争论与抉择 199
三、咸丰钞票发行始末及其社会危害 207
小结 220
第十章 货币名目主义与咸丰大钱的兴废 224
一、道光时期关于铸发大钱的初步酝酿 224
二、名目主义的得势与咸丰大钱的兴铸 230
三、反名目主义的批评与大钱的停废 233
四、市场的混乱与兵民的贫困 237
小结 242
附表一:金累年进出口额数表(1890—1912年) 245
附表二:银累年进出口额数表(1890—1911年) 246
附表三:乾隆道光间日本输入中国铜斤额(1755—1851年) 247
附表四:铜累年进口额数表(1892—1911年) 248
附表五:清代金银比价变动表(1687—1911年) 249
附表六:伦敦银价与中国海关银两对英镑的汇率(1833—1911年) 252
附表七:每担紫铜价值海关银两(1862—1911年) 255
附表八:海关两与各国货币比价表(1868——1911年) 256
附表九:银元与铜元比价变动表(1902—1911年) 258
附表十:中国出入口货价总值统计表(1864—1911年) 259
后记 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