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军被迫进行长征 1
日本帝国主义加快侵华步伐,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 3
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共产党号召抗日救国 4
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占据中共中央统治地位 6
毛泽东与“左”倾军事冒险主义做坚决斗争 10
毛泽东遭到“左”倾教条主义领导者的残酷斗争、无情打击 12
赣南会议,开始排挤毛泽东等党和红军的主要领导 14
赣州战役,在毛泽东坚决反对下发起,并以失败告终 16
江口圩会议,毛泽东向闽浙赣发展的主张遭到否决 18
瑞金会议,采纳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接连攻占龙岩、漳州 20
缴获不多,消耗较大的南雄、水口战役 22
在周恩来坚持下,毛泽东任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 23
宁都会议,毛泽东再次被排挤出党和红军的领导岗位 24
毛泽东不计个人得失,投身根据地各项建设事业,成绩显著 28
中共临时中央被迫从上海迁到瑞金,继续推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 31
国民党蒋介石开始准备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大规模“围剿” 35
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进行长征 40
二、黎平会议,从根本上实行战略转兵 57
通道会议,周恩来对红军行动路线作了调整 59
黎平会议,完全采纳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76
三、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81
猴场会议,解除了李德的决策权和指挥权 83
遵义会议,伟大的转折 87
扎西会议,解决了一系列重大问题 92
遵义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 99
四、上城会议、四渡赤水,实现了党的战略指导思想的根本转变 105
“四渡赤水才是我的得意之笔” 107
土城会议,一渡赤水河 110
二渡赤水河,遵义大捷 113
调敌西进,三渡赤水河 118
四渡赤水河,南渡乌江 120
威逼贵阳,调敌东进 121
进军云南,逼近昆明 122
鲁口会议,巧渡金沙江 123
五、会理会议,平息遵义会议后的余波 127
六、两河口会议,确定了党的北上抗日救国战略方针 139
七、沙窝、毛儿盖、俄界会议,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北上抗日救国战略方针 157
索观瀛官寨会议,第一次专门研究少数民族问题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 159
张国焘个人野心恶性膨胀,企图攫取党和红军的最高领导权 161
沙窝会议,重申两河口会议决定,坚持继续北上抗日救国战略方针 172
毛儿盖会议,决定左路军向右路军靠拢,共同北上 187
张国焘迟迟不动,找借口不执行毛儿盖会议决议 195
张国焘将他与中共中央关于北上南下之争公开,并企图以“武力”解决 198
俄界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决定继续北上 217
八、哈达铺、榜罗镇会议,决定落脚陕北 223
哈达铺会议,决定到陕北与刘志丹部会合 225
榜罗镇会议,决定“在陕北保卫和扩大苏区”,领导全国大革命 230
翻越六盘山,胜利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 233
九、吴起、甘泉会议,把党的革命大本营奠基西北 239
吴起镇会议,决定保卫陕甘根据地,领导全国大革命 241
纠正陕甘晋省委的错误“肃反”,迅速稳定陕甘局势 248
甘泉会议,决定成立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和重建红一方面军 250
直罗镇战役胜利,为党的革命大本营奠基西北举行了奠基礼 253
为巩固扩大陕甘革命根据地,中共中央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定 257
十、瓦窑堡会议,圆满地解决了党的策略路线和军事战略问题 265
根据蓬勃兴起的抗日救国形势,中共中央连续召开会议,不断调整党的方针、政策 267
瓦窑堡会议,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总政策和战略方针的确立 274
为适应抗日救国形势的发展,党中央连续在瓦窑堡召开会议,决定首先开辟华北 283
十一、延长、晋西、大相寺会议,积极践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本政策 295
延长会议,决定东征,进一步统一党和红军的战略思想 297
晋西会议,以“发展求巩固”的战略思想在全党全军得到统一 301
大相寺会议,总结东征经验,决定西征 313
红一方面军举行西征战役 317
西征战役的重大战略意义 320
为适应形势的发展要求,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多次召开会议,做出加强部队建设等决定 324
十二、保安会议,实现了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陕甘的战略计划 331
党和红军领导人不断同张国焘联系,促其觉悟,率部北上,共谋抗日救国大业 333
保安会议,部署迎接红二、红四方面军共同北上 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