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封建土地关系发展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樊树志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010002398
  • 页数:682 页
图书介绍:本书叙述了中国封建土地关系的发生、演变和发展及崩溃的历史。

绪论 1

目录 1

第一章 封建土地关系的原生形态——领主制土地关系 12

一 领主制土地关系的由来——民族学的考察 12

1、原始公社土地关系的演化 12

2、景颇族领主土地关系 16

3、傣族领主土地关系 18

4、藏族领主土地关系 20

二 西周领主制土地分配方式——井田 22

1、历史的追溯:夏商土地关系一瞥 22

2、周的氏族制与领主制土地分配 25

3、农村公社与井田 30

4、井田与西周的农业生产 33

三 助、彻与赋 37

四 土地关系的演变——由领主制向地主制过渡 41

一 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与土地兼并 49

1、土地私有及其法律意义 49

第二章 封建土地关系的次生形态——地主制土地关系的形成 49

2、山林薮泽的“公田化”与公田出假 53

3、土地买卖与土地兼并 59

二 农业生产与农民经济 65

1、佣耕、佃耕、自耕与小农经济 65

2、代田法与区田法——与地主经济、农民经济相适应的耕作方式 70

3、国家对农民的封建剥削 75

1、豪强地主的发展 79

三 豪强地主的土地经营 79

2、度田与田土垦辟 82

3、豪强地主的田庄 85

四 限制土地兼并的各种失败尝试 89

第三章 魏晋至中唐封建土地关系的复杂化 94

一 曹魏屯田与兵农分合 94

二 西晋的占田与课田 102

三 东晋南朝的大地主田庄 108

四 北魏的均田——土地关系的历史回溯 113

1、鲜卑族的封建领主制与计口受田 114

2、中原地区的堡坞共同体与公社残余的浓重化 118

3、均田令的实施 122

五 北齐、北周与隋的均田 133

六 唐的均田 140

1、田制的细密化与实施中的问题 140

2、租调、徭役与户等 148

3、府兵与均田 155

七奴婢、佃客与部曲——劳动者人身依附关系的强化 158

1、地税与户税 163

一 从租庸调到两税法:土地关系变革在剥削方式上的反映 163

第四章 中唐至宋封建土地关系的成熟形态 163

2、勾征与资课 169

3、两税法的成立 174

二 成熟的地主土地所有制:租佃关系与各种形式的庄园 185

1、均田中的租佃关系 185

2、庄田与庄园 196

3、宋代的主户与客户 206

4、租佃契约关系的发展 212

5、各种形式的庄园 223

6、官田的买卖、租佃与官庄 231

三 宋代的土地问题与各种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 236

1、“田制不立”与井田、均田、限田论的泛起 236

2、赋役改革:方田均税法与免役法 242

3、南宋的土地问题与经界法、公田法 253

四 土地关系的成熟与农业生产的发展 263

1、各类田土的垦辟 264

2、水稻耕作技术的提高与江南稻麦二熟制的普及 275

3、南宋的农书与劝农文 285

4、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市镇的兴起 289

第五章 辽、金、元时期封建土地关系的特殊形态 295

一 契丹的头下州军与斡鲁朵的土地关系 295

1、徙民、头下州军与领地领民 296

2、斡鲁朵的宫户与领地 299

3、土地关系的地域性差异 305

二 女真猛安谋克与土地关系 307

1、兵民合一的猛安谋克 308

2、牛头地与计口授地 311

3、中原地区土地关系的变化 314

三 蒙古游牧领主制与投下、斡耳朵的分地分民 318

1、游牧领主制土地关系的形成 318

2、投下、斡耳朵与分地分民制度 321

3、官田与民田,献田与赐田 326

四 丁、户、地的负担与人身依附关系的强化 335

1、税粮与科差 335

2、差役与特种户籍 341

3、佃户与驱口 345

4、农村的特殊性组织——村社与农业生产 350

第六章 明清时期封建土地关系的充分发展形态(上) 355

一 移民垦耕与地籍整理 355

1、移民垦耕与大亩、小亩 355

2、里甲编制与黄册的攒造 359

3、地籍整理:鱼鳞图册 364

4、关于明初耕地面积的统计 368

1、田土分类与所谓官田 376

二 屯田、庄田与官田 376

2、军民商屯田 379

3、皇庄与勋?庄田 387

4、江南官田与重赋 394

三 田粮问题与土地清丈 409

1、地籍、税粮、亩制与清丈 409

2、张居正与万历清丈的展开 417

3、清丈的成效、阻力与弊端 422

4、清丈增额与全国耕地面积估计 431

四 耕地与人口比例失调及流民、棚民 434

1、荆襄流民的集结与“盗贼渊薮” 434

2、流民的附籍 439

3、流民与荆襄山区的开发 444

4、开发后的新矛盾与棚民、“教匪” 449

第七章 明清时期封建土地关系的充分发展形态(下) 454

五 赋役负担由人丁向土地转移及度地而税的最终完成 454

1、税粮与徭役 454

2、赋役的货币化——金花银与银差 460

3、十段锦法与一条鞭法 464

4、条鞭利弊 476

5、均田均役法 482

6、摊丁入地:赋役向土地的沉淀 490

六江南农村的商品生产与雇佣劳动 504

——传统经济结构突破的局部性考察 505

1、棉作压倒稻作与农家经营商品化 505

2、蚕桑压倒稻作与农家经营的商品化 513

3、农业经济新变化的社会影响 518

1、封建法律下的奴仆、雇工人及佃仆、佃户 525

七佃农奴仆化与特殊租佃形态 525

2、佃农奴仆化与特殊租佃形态 532

3、奴变运动与开豁贱籍 537

八 土地所有权的分割及租佃契约关系的发展 541

1、田底与田面:土地所有权的分割 541

2、田面权的让渡:买卖、转佃与转顶 547

3、押租制的盛行与抗租斗争 555

1、清代人口的急剧增长 565

一 人口相对过剩与农业危机 565

第八章 封建土地关系的延续形态及其消灭 565

2、人口急剧增长的社会原因及影响 568

3、农业危机:农民问题与土地问题的尖锐化 578

二 解决土地问题的各种失败的尝试——从“天朝田亩制度”到“平均地权” 580

1、“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的乌托邦 580

2、太平天国后长江下游的土地关系 587

3、抗粮、抗租斗争的展开 593

4、“平均地权”:孙中山的土地纲领 603

1、地权不均与田场狭小 608

三 二十至四十年代封建土地关系之面面观 608

2、土地兼并与地主经济的恶性膨胀 627

3、租佃关系的地域性差异及其腐朽性 635

4、南方各地租佃关系一瞥 639

四 封建土地关系的消灭过程 661

1、粤湘鄂农民运动与《土地问题决议案》 661

2、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纲领 664

3、从《土地法大纲》到《土地改革法》 673

后记 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