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绪言 1
第一篇 地层 12
第一章 太古界 12
第一节 地层划分 12
第二节 区域对比及时代讨论 15
第二章 下元古界 19
第一节 赵池沟群 19
第二节 海原群 21
第三章 中、上元古界 26
第一节 长城系黄旗口群 28
第二节 蓟县系王全口群 34
第三节 震旦系镇木关组 38
第四章 寒武系 43
第一节 陕甘宁盆地西缘区 44
第二节 祁连区 57
第五章 奥陶系 65
第一节 贺兰山-香山沉积区 66
第二节 灵武沉积区 78
第三节 青龙山-彭阳沉积区 83
第六章 志留系 92
第一节 下—中志留统 93
第二节 上志留统 96
第七章 泥盆系 98
第一节 中泥盆统 98
第二节 上泥盆统 102
第三节 古地磁研究 109
第八章 石炭系 111
第一节 下石炭统 113
第二节 中石炭统 119
第三节 上石炭统 131
第九章 二叠系 136
第一节 陕甘宁盆地西缘区 136
第二节 祁连区 143
第十章 三叠系 145
第一节 陕甘宁盆地西缘沉积区 146
第二节 祁连沉积区 156
第十一章 侏罗系 160
第一节 中侏罗统 162
第二节 上侏罗统 171
第十二章 白垩系 175
第一节 贺兰山东南麓沉积区 176
第二节 六盘山沉积区 180
第三节 马家滩-彭阳沉积区 187
第十三章 第三系 194
第一节 始新统寺口子组 194
第二节 渐新统 197
第三节 中新统 206
第十四章 第四系 214
第一节 下更新统 217
第二节 中更新统 223
第三节 上更新统 228
第四节 全新统 234
第二篇 沉积岩及沉积作用 239
第一章 概述 239
第二章 沉积岩各论 241
第一节 陆源沉积岩 241
第二节 火山物源沉积岩 247
第三节 内源沉积岩 248
第三章 沉积环境与岩相古地理 256
第一节 长城纪沉积环境与岩相古地理 256
第二节 蓟县纪沉积环境与岩相古地理 260
第三节 震旦纪沉积环境与岩相古地理 262
第四节 寒武纪沉积环境与岩相古地理 263
第五节 奥陶纪沉积环境与岩相古地理 270
第六节 泥盆纪沉积环境与岩相古地理 273
第七节 石炭纪沉积环境与岩相古地理 278
第八节 二叠纪沉积环境与岩相古地理 287
第九节 三叠纪沉积环境与岩相古地理 290
第十节 侏罗纪沉积环境与岩相古地理 293
第十一节 早白垩世沉积环境与岩相古地理 298
第四章 沉积建造 301
第一节 中—晚元古代沉积建造 301
第二节 寒武纪沉积建造 303
第三节 奥陶—志留纪沉积建造 306
第四节 晚古生代沉积建造 306
第五节 中生代沉积建造 309
第一章 概述 310
第三篇 岩浆岩及岩浆作用 310
第二章 各时期岩浆活动及岩浆岩类 312
第一节 太古代末期混合花岗岩 312
第二节 早元古代末期黑云斜长花岗岩 315
第三节 早古生代早期辉绿岩 322
第四节 早古生代晚期花岗闪长岩 325
第五节 中生代基性喷出岩 331
第六节 脉岩 331
第三章 花岗岩类岩石成因及区域地质特征 334
第四篇 区域变质岩及区域变质作用 339
第一章 区域变质岩特征 339
第一节 宁夏区域变质岩的分类命名 339
第二节 区域变质岩特征 340
第二章 区域变质岩原岩恢复 346
第一节 变质单元的划分 350
第三章 区域变质作用 350
第二节 变质相系、变质作用类型及变质作用期次的划分 352
第三节 几个问题的讨论 355
第四章 混合岩及混合岩化作用 358
第一节 混合岩特征 358
第二节 混合岩化作用类型及期次 360
第五篇 地质构造 363
第一章 区域构造体系划分及其特征 363
第一节 纬向构造体系 363
第二节 贺兰山经向构造体系 366
第三节 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体系脊柱——贺兰褶带 369
第四节 新华夏构造体系 388
第五节 河西构造体系 396
第六节 陇西旋卷构造体系 403
第七节 卫宁区域东西向构造带 412
第二章 构造体系的复合与联合 418
第三章 区域构造反映的地壳运动方式和方向的探讨 421
第四章 构造体系与矿产、岩浆岩及地震的关系 425
第六篇 区域地质发展史 431
第一章 地质演化历史 431
第一节 太古代—早元古代阶段 431
第二节 中—晚元古代及早古生代阶段 432
第三节 晚古生代阶段 435
第四节 中生代阶段 436
第五节 新生代阶段 437
第二章 地史演化的基本特征 439
结语 441
图版及其说明 444
参考文献 466
英文摘要 469
附图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图(1∶ 22320
附图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宁夏回族自治区构造体系图(1∶ 4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