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学思潮与流派》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胡逢祥,张文建著
  • 出 版 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561706634
  • 页数:371 页
图书介绍:

绪论 20

第一章 鸦片战争时期的经世致用史学思潮 20

第一节 晚清史学主潮的演变 20

一、清代考据学的盛表 20

目录 20

二、晚清社会危机与经世学术 25

三、传统史学内部的分化 29

第二节 西北史地学的兴起 34

一、西北史地研究风气的形成 34

二、张穆与《蒙古游牧记》 40

三、何秋涛与《朔方备乘》 46

一、从反侵略到“开眼看世界” 52

第三节 开眼看世界的外国史地探讨 52

二、中国第一部世界史地志——《海国图志》 60

三、梁廷枬和徐继畬的世界史地研究 66

第四节 蔚为风气的当代史著述 74

一、突破私家撰修当代史的“禁区” 74

二、《圣武记》对清史的开创性研究 78

三、鸦片战争史研究的繁兴 82

第二章 洋务思潮影响下的史学 90

第一节 洋务思潮与史学 90

一、洋务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90

二、“增其新而不变旧”的洋务史学 91

一、“中兴史”编著热的出现 94

第二节 “中兴史”和外交史的编纂 94

二、“夷务”和外交史编纂 99

第三节 探求“富国强兵”的科技史和军事史著 106

一、科技史译著的发轫 106

二、军事史书的出现 109

第四节 走向世界的外国史地考察 113

一、从“开眼看世界”到走向世界 113

二、“借法自强”和外国史地考察 117

第五节 光绪朝的元史学 124

一、光绪朝的元史学及其流派 124

二、考证派对元史文献的整理研究 127

三、曾廉和柯劭忞的《元史》改写 136

四、屠寄与《蒙兀儿史记》 142

第六节 来华传教士的史书编译及其影响 149

一、近代早期传教士的史书编译 149

二、从“广方言馆”到“广学会” 154

三、传教士史学的思想倾向 161

四、传教士的史学活动与西方史学的输入 170

第三章 二十世纪初的新史学思潮 174

第一节 新史学思潮和资产阶级史学的确立 174

一、新史学思潮的兴起 174

二、新史学的宗旨 178

三、新史学的初步实践 183

第二节 西方史学的输入与中国史学的近代化 188

一、西方史学传入的最初途径与内容 188

二、社会学和历史学 192

三、近代史学专业理论的输入及其影响 200

第三节 新史学的奠基人梁启超 211

一、梁启超的史学道路 211

二、梁启超的史学理论体系 215

三、梁启超史学的时代特点 224

四、梁启超的历史研究成就 230

第四节 资产阶级的外国史研究 237

一、戊戌变法时期的外国史介绍和研究 237

二、辛亥革命时期的外国史编译和研究 241

三、近代中国在认识世界道路上的飞跃 251

二、历史教科书的出现与发展 256

一、清季学堂的兴起和历史课程设置 256

第五节 新式历史教学与教科书的编著 256

第四章 辛亥革命时期的国粹主义史学思潮 272

第一节 国粹史学的形成 272

一、国粹派和国粹史学 272

二、国粹史学的灵魂——民族主义 277

第二节 国粹派的治史方法与学术成就 281

一、国粹史学与西学 281

二、国粹史学的学术成就 287

第三节 国粹派的“民族文化论”及其局限 291

一、文存则国存,学亡则国亡 291

二、国粹派之归趋 294

一、章太炎的史学观点与方法 298

第四节 国粹史学的巨擘章太炎 298

二、文化史的研究与历史民族大义之阐发 302

第五章 “五四”时期的史学思潮和流派 309

第一节 资产阶级史学发展的新趋势 309

一、新文化运动与史学的发展 309

二、西方现代各派史学的涌入及其影响 310

三、新史料的发现和整理 316

第二节 反封建的疑古史学 320

一、辛亥后的复古主义回潮 320

二、疑古史学的兴起 322

三、疑古派和信古派的论争 325

一、王国维的考史方法和实践 328

第三节 考古派史学的继起 328

二、陈寅恪的新考据学和历史研究 332

三、李济与我国现代考古学 336

第四节 实用主义史学的流传和衍化 338

一、胡适的实用主义史学观点 338

二、何炳松与鲁滨逊的“新史学” 341

第五节 文化史研究的兴起和通俗史学 346

一、东西文化论争和中国文化史研究 346

二、通俗史学的推广 350

第六章 曙光初露的马克思主义史学 354

第一节 唯物史观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354

第二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诞生 359

第三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阵地的建立与发展 364

后记 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