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区划和自然资源 2
1—1 贵州省州市地县名称 2
1—2 全省、各州(市、地)行政区划 2
1—3 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 3
1—4 城 市气象 3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4
二、综合 7
2—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7
2—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比例、效益 10
2—3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及构成(一) 13
2—4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及构成(二) 15
2—5 平均每天主要社会经济活动 16
2—6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人均水平比较 17
2—7 国民生产总值 18
2—8 按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19
2—9 总消费与总投资 20
2—10 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 21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22
三、人口 29
3—1 全省常住人口主要指标变动情况 29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30
四、从业人员和职工工资 33
4—1 就业基本情况 33
4—2 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情况 34
4—3 乡村劳动力转移情况 35
4—4 按国民经济行业和产业分组的职工人数 36
4—5 按国民经济行业和产业分组的女职工人数 37
4—6 按国民经济行业和产业分组的合同制职工人数 38
4—7 城乡私营企业和工商业从业人员基本情况 39
4—8 按国民经济行业和产业组的职工工资总额 40
4—9 按国民经济行业和产业分组的职工平均工资 41
4—10 职工工资增长情况 42
4—11 企业富余人员情况 43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44
五、固定资产投资 49
5—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49
5—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按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分) 50
5—3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构成 51
5—4 固定资产投资按财务拨款分的资金来源情况 52
5—5 基本建设投资额 53
5—6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组的基本建设投资 54
5—7 基本建设新增固定资产、项目个数和房屋建筑面积 55
5—8 基本建设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或效益) 56
5—9 更新改造投资额 57
5—10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组的更新改造投资 59
5—11 更新改造新增固定资产、项目个数和房屋建筑面积 61
5—12 更新改造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或效益) 62
5—13 其他固定资产投资 63
5—14 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情况 64
5—15 城镇和工矿区私人固定资产投资 64
5—16 农村集体固定资产投资 65
5—17 农村私人固定资产投资 65
5—18 非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 66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67
六、能源、原材料消费与库存 73
6—1 能源生产、消费总量及构成 73
6—2 综合能源平衡表 74
6—3 煤炭平衡表 75
6—4 电力平衡表 76
6—5 能源消费量 77
6—6 煤炭消费量 78
6—7 电力消费量 79
6—8 能源生产消费弹性系数 80
6—9 平均每天各种能源生产消费量 80
6—10 每人年平均生活用能源 81
6—11 能源消费利用效率 81
6—12 主要原材料分行业消费量及库存 81
6—13 原材料能源消费与库存总值 82
6—14 工业分行业能源消费量 84
6—15 能源经济主要指标 84
6—16 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 87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88
7—1 财政收入基本情况 91
七、财政 91
7—2 财政支出基本情况 92
7—3 各级地方财政分类别收入 93
7—4 分部门财政收入 93
7—5 各级地方财政分类别支出及构成 94
7—6 分部门财政支出 95
7—7 地方财政用于支援农村生产及其事业费支出 95
7—8 地方财政用于科学、教育的事业费支出 96
7—9 财政决算年终资金活动情况 97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98
八、物价 103
8—1 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 103
8—2 商品零售价格分类指数 104
8—4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分类指数 105
8—3 服务项目分类指数 105
8—5 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分类指数 106
8—6 建筑业产值价格指数 107
8—7 工业品出厂价格分类指数 107
8—8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分类指数 108
8—9 农贸市场农产品成交价格指数 108
8—10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 109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110
九、人民生活 113
9—1 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情况 113
9—2 居民消费水平 113
9—3 城镇居民家庭年人均基本情况 114
9—4 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购买的主要商品 115
9—5 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115
9—6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费收入分组情况 116
9—7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分组情况 118
9—8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收支 120
9—9 农村住户基本情况 121
9—10 农村住户家庭经营情况 122
9—11 按家庭规模分组的农村住户家庭基本情况 122
9—12 按劳动力文化程度分组的农村住户家庭基本情况 123
9—13 农民家庭人均总收入 124
9—14 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及构成 125
9—15 农民家庭人均总支出及构成 126
9—16 农民家庭人均经营费用和生产性固定资产购置 127
9—17 农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及构成 128
9—18 农民人均商品性、自给性生活消费构成 129
9—19 农民人均现金收入 130
9—20 农民人均出售产品现金收入及构成 131
9—21 农民人均现金支出及构成 132
9—22 农民人均粮食收支存 133
9—23 农民家庭人均主要消费品消费量 134
9—24 农民家庭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134
9—25 按人均纯收入分组的农村住户家庭基本情况 135
9—26 按人均纯收入分组的农村住户总收入、纯收入及总支出 136
9—27 按人均纯收入分组的农村住户生活消费支出 137
9—28 按人均纯收入分组的农村住户主要消费品消费量 138
9—29 按民族分组的农村住户家庭基本情况 139
9—30 按民族分组的农村住户人均总收入、纯收入及总支出 140
9—31 按民族分组的农村住户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141
9—32 按民族分组的农村住户主要消费品人均消费量 142
9—33 农村住户人均主要产品产量及商品率 143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144
10—1 城市主要经济社会指标 146
十、城市概况 146
10—2 城市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占全省比重 149
10—3 各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人均水平 150
10—4 各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人均水平排序 150
10—5 各城市市政公用事业 152
10—6 各城市教育、科技、文化、出版、卫生 154
10—7 各城市主要经济指标 156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162
十一、民族概况 165
11—1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划 165
11—2 少数民族分布情况 165
11—3 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基本情况 166
11—4 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主要指标 167
11—5 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收入 171
11—6 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支出 172
11—7 民族自治地方社会经济主要指标占全省比重 173
11—8 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174
11—9 少数民族教育基本情况 176
11—10 少数民族出版物 176
11—11 民族自治地方卫生机构、床位数 176
11—12 民族自治地方专业卫生人员数 177
11—13 民族自治地方农村村级卫生组织情况 177
11—14 各少数民族自治州经济发展主要指标 178
11—15 各少数民族自治州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182
11—16 各少数民族自治县经济发展主要指标 184
11—17 各少数民族自治县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192
11—18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人均水平 194
12—1 农村基本情况及农业生产条件 197
十二、农业 197
12—2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加值 199
12—3 农林牧渔业商品产值及商品率 200
12—4 农村非农行业总产值 201
12—5 主要农业机械年末拥有量 202
12—6 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 203
12—7 主要农作物产品产量及单产 204
12—8 茶叶、蚕茧、水果水产品产量及面积 205
12—9 林产品产量 206
12—10 畜牧业生产 207
12—11 主要农产品、畜产品最高年产量 208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209
十三、工业 213
13—1 全部工业总产值 213
13—2 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工业总产值 214
13—3 乡及乡以上按工业行业划分企业单位数、工业总产值 215
13—4 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一) 216
13—5 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二) 218
13—6 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三) 220
13—7 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一) 222
13—8 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二) 224
13—9 全部独立核算国有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一) 226
13—10 全部独立核算国有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二) 228
13—11 全部独立核算集体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一) 230
13—12 全部独立核算集体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二) 232
13—13 全部独立核算“三资”工业主要经济指标(一) 234
13—14 全部独立核算“三资”工业主要经济指标(二) 236
13—15 全部独立核算乡办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一) 238
13—16 全部独立核算乡办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二) 240
13—17 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一) 242
13—18 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二) 243
13—19 全部独立核算国有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 244
13—20 全部独立核算集体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 245
13—21 全部独立核算“三资”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 246
13—22 全部独立核算乡办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 247
13—23 主要工业产品生产和销售 248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250
十四、建筑业 255
14—1 建筑业基本情况 255
14—2 建筑施工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竣工面积 256
14—3 建筑业增加值及构成 257
14—4 建筑业企业生产情况 258
14—5 建筑企业财务状况 260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262
15—2 民用汽车拥有量 265
十五、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 265
15—1 运输线路长度 265
15—3 旅客运量及周转量 266
15—4 货物运输量及周转量 266
15—5 铁路、公路、水运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267
15—6 独立核算交通运输企业财务状况 268
15—7 邮电局(所)、邮电线路及通信工具拥有量 269
15—8 邮电业务量 270
15—9 邮电通信企业主要财务指标 270
主要统计指标解泽 271
十六、批发零售贸易业 275
16—1 国内贸易基本情况 275
16—2 按经济类型分组的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机构、网点和人员 276
16—3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组的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机构、网点和人员 278
16—5 国有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农业生产资料销售量 280
16—4 按销售地区和经济类型分组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80
16—6 城乡集市贸易情况 281
16—7 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商品购、销、存总额 282
16—8 批发零售贸易业按商品分类的销售、库存总值 283
16—9 大中型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商品销售、库存数量 284
16—10 大中型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增加值 285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286
十七、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业 289
17—1 对外经济基本情况 289
17—2 进口商品分类金额 290
17—3 出口商品分类金额 290
17—4 主要商品出口数量及金额 291
17—5 外商直接投资 292
17—6 旅游事业发展情况 292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293
十八、金融保险业 297
18—1 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及构成 297
18—2 国家银行人民币信贷收支执行情况 298
18—3 各专业银行存、贷款年末余额 299
18—4 国家银行现金收支情况 300
18—5 国家银行现金收支构成 301
18—6 保险业基本情况 302
18—7 保险业经济技术指标 303
18—8 离退休、退职人员数及保险福利费 305
18—9 职工保险福利费用 306
18—10 职工保险福利费用构成 307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308
19—1 各级各类学校概况 311
十九、教育、科技和文化事业 311
19—2 每一民办学校教师负担在校学生数 312
19—3 研究生分学科情况 313
19—4 普通高等学校基本情况 314
19—5 普通高等学校函授部、夜大学、成人脱产班情况 314
19—6 中等专业学校分类情况 315
19—7 普通中学基本情况 316
19—8 职业中学基本情况 316
19—9 小学基本情况 318
19—10 特殊教育学校 318
19—11 成人高等学校基本情况 319
19—12 成人高等学校学生分学科情况 320
19—13 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分类别情况 320
19—14 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分学科情况 321
19—15 成人技术培训学校情况 321
19—16 科技活动人员情况 322
19—17 县及县以上科技机构及人员 323
19—18 高等学校科技活动基本情况 324
19—19 科技活动基本情况 325
19—20 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及使用 326
19—21 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与发展人员经费使用情况 327
19—22 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产出情况 328
19—23 科技成果 329
19—24 科技成果统计表 330
19—25 文化事业机构、人员数 330
19—26 图书出版分类、构成情况 331
19—27 教科用书出版情况 332
19—28 报纸出版情况 332
19—29 杂志出版情况 333
19—30 广播电视事业发展 333
19—32 广播电视宣传情况 334
19—3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及采用 334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335
二十、卫生、体育及其他 339
20—1 卫生.机构、床位和人员 339
20—2 县及县以上卫生部门医院机构床位和人员 341
20—3 卫生机构国家、集体、私人开业人员情况 342
20—4 农村村、乡两级卫生组织情况 342
20—5 省、市、县、农村、民族自治地方卫生机构及其他 343
20—6 体委系统职工人数 343
20—7 等级运动员、等级裁判员人数 344
20—8 公共体育场地 344
20—9 群众体育活动情况 345
20—10 民政事业发展主要指标 345
20—12 民政企事业单位及职工人数 346
20—11 社会保障发展水平 346
20—13 城乡各种福利院机构、床位和收养人员 347
20—14 主要民政对象人员 348
20—15 民政对象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救济人员数 348
20—16 民政事业费支出 349
20—17 集体优待、供给、补助金额 349
20—18 婚姻情况 350
20—19 公证、调解和司法 351
20—20 律师事务机构、人员及其他 351
20—21 环保机构、人员等情况 352
20—22 工业污染治理情况 353
20—23 工业“三废”排放处理等情况 354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355
二十一、地县主要经济指标 357
21—1 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 357
21—2 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及构成 358
21—3 各地区常住人口及总户数 359
21—4 各地区市镇、乡村常住人口 359
21—5 各地区从业人员及构成 360
21—6 各地区全部职工人数年平均工资 360
21—7 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一) 361
21—8 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二) 362
21—9 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三) 363
21—10 各地区地方财政收入 364
21—11 各地区地方财政支出 364
21—12 各调查市价格指数 365
21—13 各地区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收支及位次 365
21—14 各地区农业耕地面积 366
21—15 各地区乡村劳动力 366
21—17 各地区农用化肥施用量 367
21—16 各地区农业机械总动力及拥有量 367
21—18 各地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构成 368
21—19 各地区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 369
21—20 各地区主要农产品产量 369
21—21 各地区牲畜出存栏量 370
21—22 各地区畜产品、水产品产量 370
21—23 各地区主要林产品产量 371
21—24 各地区全部工业总产值 371
21—25 各地区工业总产值 372
21—26 各地区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372
21—27 各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73
21—28 各地区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情况 373
21—29 各县(市、区、特区)国内生产总值 374
21—31 各县(市、区、特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及位次 380
21—32 各县(市、区、特区)固定资产投资(一) 381
21—33 各县(市、区、特区)固定资产投资(二) 384
21—34 各县(市、区、特区)财政收支及位次 387
21—35 各县(市、区、特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及位次 390
21—36 各县(市、区、特区)乡村劳动力 391
21—37 各县(市、区、特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位次 394
21—38 各县(市、区、特区)粮食、肉类产量及位次 397
21—39 各县(市、区、特区)油菜籽、烤烟产量及位次 400
21—40 各县(市、区、特区)工业总产值及位次 403
21—41 各县(市、区、特区)乡及乡以上轻重工业总产值及位次 406
21—42 各县(市、区、特区)主要工业产量产量 409
21—43 各县(市、区、特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一) 412
21—44 各县(市、区、特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二) 415
21—45 各县(市、区、特区)教育事业基本情况 418
21—46 各县(市、区、特区)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及位次 421
二十二、贫困县概况 424
22—1 贫困县基本情况 424
22—2 贫困县主要经济指标 428
22—3 贫困县主要经济指标占全省的比重 432
22—4 贫困县主要经济指标人均水平及位次(一) 433
22—5 贫困县主要经济指标人均水平及位次(二) 435
22—6 贫困县主要经济指标人均水平占全省平均水平的比重 437
22—7 扶贫开发投入资金 439
22—8 扶贫开发效益及成果 441
二十三、大中型企业(项目)主要经济指标 444
23—1 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444
23—2 大中型建筑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450
23—3 主要公路水路运输企业基本情况 451
23—4 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452
23—5 限额以上更新改造项目基本情况 454
二十四、贵州主要经济指标与全国各省比较 461
24—1 全国各省(市、区)主要经济指标排序(一) 461
24—2 全国各省(市、区)主要经济指标排序(二) 462
24—3 全国各省(市、区)主要经济指标排序(三) 463
24—4 全国各省(市、区)主要经济指标排序(四) 464
24—5 全国各省(市、区)主要经济指标排序(五) 465
24—6 全国各省(市、区)主要经济指标排序(六) 466
24—7 全国各省(市、区)主要经济指标排序(七) 467
24—8 全国各省(市、区)主要经济指标排序(八) 468
24—9 全国各省(市、区)主要经济指标排序(九) 469
24—10 全国各省(市、区)主要经济指标排序(十) 470
24—11 全国各省(市、区)主要经济指标排序(十一) 471
24—12 全国各省(市、区)主要经济指标排序(十二) 472
24—13 全国各省(市、区)主要经济指标排序(十三) 473
24—14 全国各省(市、区)主要经济指标排序(十四) 474
24—15 全国各省(市、区)主要经济指标排序(十五) 475
24—16 全国各省(市、区)主要经济指标排序(十六) 476
24—17 全国各省(市、区)主要经济指标排序(十七) 477
24—18 全国各省(市、区)主要经济指标(十八) 478
24—19 全国各省(市、区)主要经济指标人均水平及排序(一) 479
24—20 全国各省(市、区)主要经济指标人均水平及排序(二) 480
二十五、历年资料(1978—1996) 483
25—1 社会总产出 483
25—2 社会总产出指数(上年=100) 484
25—3 社会总产出指数(1978年=100) 485
25—4 社会总产出构成 486
25—5 国民生产总值 487
25—6 国民生产总值指数(上年=100) 488
25—7 国民生产总值指数(1978年=100) 489
25—8 按支出法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 490
25—9 从业人员及构成 492
25—10 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及构成 493
25—11 及职工工资总额及构成 494
25—12 职工工资总额指数 495
25—13 职工平均工资及指数 497
25—15 城镇和工矿区私人固定资产投资 497
25—16 农村集体固定资产投资 498
25—17 农村私人固定资产投资 499
25—18 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 500
25—19 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构成 501
25—20 地方财政收入支出及指数 502
25—21 物价总指数(上年=100) 503
25—22 物价总指数(1978年=100) 504
25—24 建筑业产值价格指数 505
25—23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 505
25—25 居民消费水平 506
25—26 居民消费水平指数 507
25—27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及指数 508
25—28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509
25—29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数(上年=100) 510
25—30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数(1978年=100) 511
25—31 主要农产品及畜牧业产量 512
25—32 轻重工业总产值 513
25—33 轻重工业总产值指数(上年=100) 514
25—34 轻重工业总产值指数(1978年=100) 515
25—35 国有、非国有工业总产值指数(上年=100) 516
25—36 国有、非国有工业总产值指数(1978年=100) 517
25—37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518
25—38 建筑施工企业年平均职工人数 519
25—39 建筑施工企业施工产值 520
25—40 建筑施工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521
25—41 建筑施工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522
25—42 建筑施工企业房屋建筑竣工面积 523
25—43 旅客、货物周转量及邮电业务量 524
25—4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指数 525
25—45 外贸进出口总额 526
25—46 各级学校数 527
25—47 各级学校教职工数 528
25—48 各级学校专任教师数 529
25—49 各级学校在校学生数 530
25—50 各级学校招生数 531
25—51 各级学校毕业生数 532
25—52 每万人口在校学生数及构成 533
25—53 各级学校平均每位教师负担学生数 534
25—54 小学毕业升学率及学龄儿童入学率 535
25—55 文化艺术、文物事业单位数 536
25—56 各类课本出版数量 537
25—57 各类杂志出版种数、总印数 538
25—58 图书、杂志、报纸出版情况 540
25—59 广播电台及广播覆盖情况 541
25—60 农村有线广播机构及传输情况 542
25—61 电视台及电视覆盖情况 543
25—62 1978年省、地、县(市、区、特区)常住人口 544
25—63 1979年省、地、县(市、区、特区)常住人口 547
25—64 1980年省、地、县(市、区、特区)常住人口 550
25一65 1981年省、地、县(市、区、特区)常住人口 553
25—66 1982年省、地、县(市、区、特区)常住人口 556
25—67 1983年省、地、县(市、区、特区)常住人口 559
25—68 1984年省、地、县(市、区、特区)常住人口 562
25—69 1985年省、地、县(市、区、特区)常住人口 565
25—70 1986年省、地、县(市、区、特区)常住人口 568
25一71 1987年省、地、县(市、区、特区)常住人口 571
25—72 1988年省、地、县(市、区、特区)常住人口 574
25—73 1989年省、地、县(市、区、特区)常住人口 577
25—74 1990年省、地、县(市、区、特区)常住人口 580
25—75 1991年省、地、县(市、区、特区)常住人口 583
25—76 1992年省、地、县(市、区、特区)常住人口 586
25—77 1993年省、地、县(市、区、特区)常住人口 589
25—78 1994年省、地、县(市、区、特区)常住人口 592
25—79 1995年省、地、县(市、区、特区)常住人口 595
25—80 1996年省、地、县(市、区、特区)常住人口 598
附:贵州省统计局关于199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