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中国古代辨体理论批评论纲 1
第一章 中国古代辨体的发生发展与思维特征 1
第一节 辨体批评之发生 1
第二节 辨体批评之特征 3
第三节 辨体批评之发展 6
第二章 “本同”为“五经”辨与“四科”为“四分”说——曹丕《典论·论文》之文体学思想甄微 8
第一节 “本同”为“文源五经”辨 8
第二节 曹丕的儒家思想 16
第三节 “四科”为“四分”分类说 23
第三章 刘勰《文心雕龙》之辨体理论体系 31
第一节 童子雕琢,必先雅制 31
第二节 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 37
第三节 体乎经,秉经以制式 40
第四节 括囊杂体,功在铨别 43
第五节 文能宗经,体有六义 50
第四章 钟嵘《诗品》之文体学思想 55
第一节 “文体”范畴之统计阐释 55
第二节 六朝典籍散见“文体”举隅 60
第三节 辨体批评之方法标准 64
第四节 辨体批评之地位影响 73
第五章 “宫体诗”之辨 77
第一节 六朝文人生命意识·张若虚宇宙意识 78
第二节 六朝文人生命意识·宫体诗·诗中的诗 81
第三节 六朝文人生命意识·升华·张若虚宇宙意识 85
第六章 唐代诗学辨体批评 88
第一节 凡为诗者,先须识体格——以皎然为代表的唐人诗格之辨体批评 88
第二节 审鉴诸体,辨彰清浊——以殷璠为代表的唐人选唐诗之辨体批评 97
第三节 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司空图之辨味辨体批评 100
第七章 宋人诗话之辨体批评及文体文献学价值 106
第一节 以体制为先,须当行本色 106
第二节 诗文之辨与诗词之辨 110
第三节 诗体特异,酸咸殊嗜 118
第四节 优劣李杜,品藻是非 125
第五节 论其源流,亦不难辨 129
第八章 严羽《沧浪诗话》之辨体批评 134
第一节 辨体批评的内涵 135
第二节 辨体批评的运用 144
第三节 辨体批评的价值 153
第九章 祝尧《古赋辨体》之辨体理论体系 159
第一节 源流正变,言之详矣 160
第二节 五代四体,脉络分明 169
第三节 复古变今,六义为准 175
第四节 情辞理味,丽则丽淫 183
第五节 古今高下,天渊之隔 194
第六节 渊源有自,流波遂远 197
第十章 许学夷《诗源辩体》的辨体理论体系 203
第一节 先其体制,辨其纯杂 203
第二节 以古人律和以律入古 208
第三节 诗有源流,体有正变 213
第十一章 曹雪芹的文体学思想——兼及脂评本《红楼梦》的文体文献学价值 225
第一节 度其体格,辨体为先 226
第二节 得体失体,兼备众体 232
第三节 破体变体,改个新样 237
第四节 打破传统,不落俗套 242
第十二章 《红楼梦》“好了歌”文体源流考 251
第一节 “好了歌”文体源流研究现状 252
第二节 “了语不了语”的文体源流及文体特征 256
第三节 变“了不了”之腐朽,为“好了歌”之神奇 261
第四节 一回红楼梦幻,几番好了盛衰 264
第十三章 中国古代“口号诗”的文体特征 271
第一节 举笔便就,随口号吟;源于六朝,成于唐宋 271
第二节 帝王气象与戏谑笑谈,国家忧患共个人情怀 278
第三节 得体破体与正变尊卑,传统口号与教坊乐语 287
第十四章 中国古代辨体的文学史和批评史意义 291
第一节 辨体与文章总集 291
第二节 辨体与文论经典 293
第三节 辨体与文学思潮 297
参考文献 299
后记 323
再记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