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饶芃子 1
上编 新时期文学中的思潮论 1
一. 导论:新时期文学思潮一般轮廓的描述 1
一个崭新时期的开端 2
社会变革·社会心态·哲学前提 5
历史是条不断的河流 14
窗户向世界洞开 17
在似与不似之间 22
二. 时代的进程与历史批判中的文学蜕变--反思--寻根本文学思潮 27
悲怆之雾,遍被华林 28
思考:面对现实和历史的庄严抉择 32
文化寻根的缘起 41
几种表现形态 45
文化寻根与现代意识 49
三.认识自己的艰难历程--人道主义文学思潮 54
认识你自己 55
自我的丧失和重建 59
按人的方式写人 63
爱情·婚姻·道德 65
对人道主义文学思潮的总体评价 70
四. 人的党醒与艺术的自觉--现代现实主义文学思潮 75
(一)心理现实主义思潮 77
作为一种思潮来看 77
心理现实主义小说渐进 81
两种趋向 86
(二)生存主义思潮 90
生存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90
三种类型的小说 95
虚无荒诞中的充实和进取 102
(三)新象征主义诗潮 106
新诗的裂变 106
回顾和比较 110
以象征为总体的诗歌艺术 116
新生代的挑战 122
五. 理想主义者的精神漫游--论感伤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126
感伤浪漫主义的特征和表现形态 126
现当代文学交汇中的历史延续 129
感伤浪漫主义激情 133
普罗米修斯或拜伦式的浪漫英雄 140
人与大自然的契合交感 146
简短的结语 150
下编 综论:对新时期某些文学现象的整体性考察 153
一. 新时期小说的心态化倾向 153
心态小说的现实土壤和理论前提 153
外部世界·内部特征·结构形态 159
艺术创新与叙事情节的契合 161
二. 新时期哲理小说的三种形态及其艺术指向 166
哲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167
哲理与自然的同化 170
哲理与民族文化的交汇 172
哲理化:二十世纪文学的一个倾向 175
三. 新时期小说的感觉意象化 181
解放感觉--对理性模式的超越 181
感觉意象小说的形态特征 185
对传统小说模式的改造和重铸 192
从马尔克斯身边绕过去 196
作为一种生命形态和精神现象 200
四. 宗教意识在新时期文学中的精神变体 200
文化心态和文化行为的外显 203
宇宙宗教感:人的精神得以栖止和歇息的理想之所 208
人性的忏悔和历史的忏悔 213
为了使文学更加崇高 218
五. 时代的大潮中涌起的青年批评群体 221
生活确定了他们作为批评家的位置 221
开放的批评观与多样化的批评模式 223
主体意识的确立与创造性因素的增长 226
整体研究与宏观把握 232
哲学倾向与思辨色彩 236
富于弹性的结构形态和批评语言 240
在通往成熟的道路上 243
六. 在困惑中前进的新时期文学批评思潮 246
迎接新的批评时代 246
多元化的批评模式 249
冲出思维惯性后的困惑 257
〔附录〕 261
对文学思潮的界说和有关当代文学思潮研究的评述 261
后记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