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融工程概述 1
1.1 两个金融工程案例 1
1.1.1 国际股票收益互换 1
1.1.2 法国R—P化工公司的私有化 3
1.2 金融工程的涵义 6
1.2.1 史密斯和史密森的定义 6
1.2.2 劳伦斯的定义 8
1.2.3 芬纳蒂的定义 9
1.2.4 本书的观点 10
1.3 金融工程产生的动因 12
1.3.1 风险 12
1.3.2 制度环境 16
1.3.3 金融理论 20
1.3.4 高新技术 22
2.金融工程的运作思想综述 26
2.1 风险规避 26
2.1.1 远期合约和期货合约 26
2.1.2 期权合约 28
2.1.3 浮动利率工具 29
2.2 风险再配置 31
2.2.1 风险态度差异 31
2.2.2 金融工程运作实例 34
2.3 缓解信息不对称 37
2.3.1 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37
2.3.2 金融工程运作实例 39
2.4 金融比较利益的交易 41
2.4.1 比较利益的基本机理 41
2.4.2 互换 41
2.4.3 金融比较利益交易的广泛运用 43
2.5 降低交易成本 45
2.6 增加流动性及其他 47
3.基于债券的金融工程 49
3.1 债券的基本性质 49
3.2 零息债券 52
3.2.1 零息债券及其优点 52
3.2.2“剥离”技术 54
3.3 票据发行便利 56
3.3.1 票据发行便利的优点 56
3.3.2 票据发行便利的发展 59
3.4 资产证券化 61
3.4.1 住宅抵押贷款的证券化 61
3.4.2 汽车贷款的证券化 65
3.4.3 信用卡贷款的证券化 65
3.4.4 应收账款的证券化 66
4.基于股票的金融工程 69
4.1 股票的基本性质 69
4.2 发可调利率优先股 71
4.2.1 可调利率优先股概述 71
4.2.2 可调利率优先股的金融工程思想 72
4.2.3 实例与说明 75
4.3 存托凭证 77
4.3.1 存托凭证的优点 77
4.3.2 存托凭证的种类 80
4.3.3 存托凭证的运作 83
4.4 可售回股票 86
4.4.1 可售回股票的基本情况 86
4.4.2 可售回股票的创新过程 89
4.4.3 可售回股票的优点分析 91
5.金融衍生工具 96
5.1 远期合约与期货合约 96
5.1.1 远期合约与期货合约概述 96
5.1.2 远期合约的发展 99
5.1.3 期货合约的发展 101
5.2 互换 103
5.2.1 从平行贷款到互换 103
5.2.2 互换的分析 105
5.2.3 互换的金融工程思想:进一步分析 107
5.2.4 互换的发展 110
5.3 期权合约 114
5.3.1 期权合约概述 114
5.3.2 期权的分析 116
5.3.3 期权的发展 118
6.二级衍生工具 122
6.1 远期互换 122
6.1.1 远期互换产生的动因 122
6.1.2 远期互换的特点 123
6.2 具有期权性质的互换和互换期权 124
6.2.1 具有期权性质的互换 124
6.2.2 互换期权 127
6.3 期货期权和期权期货 129
6.3.1 期货期权 129
6.3.2 期权期货 130
6.4 复合期权 132
6.4.1 复合期权的种类 132
6.4.2 复合期权的优点及其案例分析 133
7.金融工程在中国的未来实践 137
7.1 金融工程在中国实施的必要性 137
7.1.1 金融工程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137
7.1.2 实施金融工程将有助于我国的金融深化 138
7.1.3 实施金融工程可以增强我国资本市场的有效性 139
7.1.4 发展金融工程是解决我国经济改革重大难题的需要 140
7.2 金融工程在中国实施的可能性 141
7.3 几个要解决的问题 144
7.3.1 利率市场化 144
7.3.2 真正市场参与主体的塑造 145
7.3.3 有效监管主体的确立 145
参考书目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