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新闻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茂政著
  • 出 版 社:正中书局
  • 出版年份:1987
  • ISBN:
  • 页数:468 页
图书介绍:

当代新闻学目次 1

曾序 1

绪论 1

第一项 「新闻自由」理论的演进 1

祝序 3

第二项  西方新闻自由之流弊及社会责任论之诞生 3

自序 7

第三项 「新闻自由」之新境界 10

第四项 「第四部门」之长成 12

第一章 新闻学概说 15

第一节 新闻学之定义 15

第二节 新闻学之学术性及其内涵 16

第三节 新闻学与其他学科之关系 19

第一项 新闻学与历史 20

第二项 新闻学与宣传学 21

第三项 新闻学与教育学 23

第四项 新闻学与文学 23

第五项 新闻学与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和法律之关系 25

第四节 新闻学之研究法 26

第一项 个案研究法 26

第二项 比较法 27

第三项 内容分析法 28

第四项 调查法 30

第五项 实验法 31

第二章 新闻传播事业之发展与经营 32

第一节 新闻传播之演进及其影响之因素 32

第一项 新闻传播活动之演进 33

第二项 影响新闻传播事业发展之因素 38

第二节 新闻传播事业之经营 41

第一项 媒介经营是一重大课题 41

第二项 媒介社会系统、市场型态与媒介经营 42

第三节 媒介经营与广告 53

第一项 广告的功能 53

第二项 广告、广告代理与媒体之选择 55

第四节 媒介经营与公共关系 59

第一项 公共关系之定义 59

第二项 公共关系一般活动方式 60

第三项 公共关系工作中有效传播之原则 63

第五节 新闻事业经营所面临之挑战 64

第一项 新形势、新做法 64

第二项 媒介经营面临之挑战 65

第三章 新闻媒介分论 69

第一节 报纸和杂志 69

第一项 报纸之内容 69

第二项 报纸之特性和功能 74

第三项 报纸之组织与各部门成员之业务 75

第四项 报纸发展之趋势 81

第五项 报业问题与报禁必须解除之理由 84

第六项 杂志之特性与功能 87

第七项 杂志事业之发展及现代杂志之特徵 89

第八项 杂志事业之经营及未来发展之趋向 94

第二节 收音机广播 96

第一项 收音机广播之发展 97

第二项 广播电台的组织与经营 98

第三项 收音机广播之特性 102

第四项 收音机广播之功能 103

第五项 广播节目之内涵 106

第六项 广播事业问题与展望 111

第三节 电视事业 112

第一项 电视事业之发展与现况 112

第二项 电视之功能及其重要性 114

第三项 电视制度之类型与电视节目内容 116

第四项 电视新闻 118

第一项 采访策略何去何从? 122

第五项 电视事业之问题与展望 125

第四节 电影 133

第一项 电影事业之发展 133

第二项 电影艺术之本质 135

第三项 电影事业所受到之挑战与未来之展望 136

第五节 通讯社与资料供应社 138

第一项 通讯社 138

第二项 资料供应社 144

第六节 新闻媒介之比较分析及新闻媒介之相互影响 146

第一项 新闻媒介之比较分析 146

第二项 新闻媒介之相互影响 152

第七节 新闻媒介之未来 155

第四章新闻、传播者、阅听人 161

第一节 「新闻」之定义、价值与种类 161

第一项 「新闻」之定义 161

第二项 「新闻」之价值 164

第三项 「新闻」之种类 173

第二节 新闻之传播者 176

第一项 新闻传播之一般程序 176

第二项 守门人之角色关系 177

第三项 守门人之专业理念 180

第四项 记者之工作生涯 183

第五项 传播者与阅听人之传播关系 187

第三节 新闻之阅听人 189

第一项 阅听人之类型 189

第二项 阅听人为什么接触某种媒介 192

第三项 新闻传播对阅听人之影响 195

第五章 新闻采访 202

第一节 新闻记者 202

第一项 记者之种类 203

第二项 记者之成长 203

第三项 记者之条件 204

第一项 新闻线索 205

第二节 新闻线索与采访路线 205

第二项 采访路线 207

第三节 采访之进行 208

第一项 采访前之准备 208

第二项 实际访问 208

第三项 电视新闻采访与实况转播 210

第四节 新闻采访的策略问题 212

第二项 采访策略须依情况而定之论点  214

第三项 采访策略应有一贯性之论点 217

第四项 小小结语 223

第六章 新闻报导与写作 226

第一节 新闻之要素 226

第一项 新闻报导之结构 227

第二节 新闻报导结构与写作型式 227

第二项 新闻写作之型式 230

第三节 新闻报导之种类 236

第一项 一般新闻报导 236

第二项 解释性新闻报导 236

第三项 深度报导 240

第四项 新新闻学 243

第五项 调查性报导 244

第六项 评估报导 245

第七项 新闻特写与专访 247

第八项 新闻报导的客观性问题 248

第四节 新闻之可读性 260

第一项 可读性之定义与衡量标准 260

第二项 媒体诉求方式与可读性 262

第七章 新闻编辑 265

第一节 「新闻编辑」之定义 265

第二节 编辑之条件及任务 266

第一项 编辑应具备之条件 266

第二项 编辑之任务 268

第三节 编辑政策 269

第一项 机构个别编辑政策 269

第二项 一般编辑政策 272

第四节 新闻编辑工作流程 275

第一项 新闻编辑工作分配 275

第二项 新闻编辑工作程序 277

第五节 新闻编辑工作之进行 280

第一项 新闻之取得与归类 280

第二项 新闻之选择 281

第三项 改稿或改写 282

第四项 新闻标题制作 283

第五项 图片编辑 292

第六项 版面安排(组版) 296

第六节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 300

第一项 广播新闻之编辑 300

第二项 电视新闻之编辑 301

第七节 新闻媒介品质之问题 301

第一项 媒介内容品质越来越差之论点 304

第二项 媒介内容品质越来越好之论点 308

第三项 精英主义抑通俗主义? 310

第一节 新闻制度与社会制度之关系 313

第八章 新闻制度与社会制度 313

第二节 新闻制度与政治制度之思想脉络 314

第一项 统制主义报业的思想脉络 314

第二项 自由主义报业的思想脉络 317

第三项 共产主义报业的思想脉络 324

第四项 社会责任论的思想脉络 327

第三节政府、媒介与人民 333

第一项 媒介与政府之关系 333

第二项 媒介与政府关系之商榷 339

第三项 政府、媒介与人民之责任 347

第四节 我国新闻制度的建立 349

第一项 我国文化背景与报业 351

第二项 我国政治背景与报业 352

第三项 新时代的新课题 356

第四项 建立我国新闻制度的新方向 357

第九章 新闻传播工作与舆论 363

第一节 舆论之意义与特性 363

第一项 舆论之定义 364

第二项 舆论之特性 364

第二节 舆论之评价 368

第一项 性善性恶论与舆论之评价 368

第二项 舆论之可塑性 369

第三项 大众素质之培养与舆论工作 370

第三节 舆论调查 371

第一项 舆论调查工作之演进 371

第二项 舆论调查之效用 372

第三项 舆论调查方法 374

第四节 新闻评论与舆论 376

第一项 新闻评论之发展 377

第二项 政论本位乎?新闻本位乎? 379

第三项 新闻评论的种类 381

第四项 新闻评论的本质 383

第五节 新闻人员与舆论工作 387

第一项 先知先觉者领导舆论之途径 387

第二项 新闻人员之后知后觉工作 388

第十章 新闻事业之专业性与新闻教育 393

第一节 新闻事业之专业性 393

第一项 「专业」之定义 395

第二项 新闻事业是否为一项专业? 395

第三项 新闻专业化之努力方向 399

第二节 新闻教育 400

第一项 美国新闻教育之发展与课程内容之演变 401

第二项 英、法、德、日之新闻教育 404

第三项 我国新闻教育 406

第四项 小小结语 409

第十一章 新闻法律和报业自律 411

第一节 新闻自由与法律 411

第一项 宪法对新闻自由之保障 411

第二项 新闻自由与法律之关系 413

第三项 自由之限制性 413

第二节 行政处分、诽谤罪及隐私权 415

第一项 行政处分 416

第二项 诽谤罪 417

第三项 隐私权 423

第一项 新闻来源保密问题 426

第三节 新闻来源保密与公文查阅 426

第二项 公文书查阅权 428

第四节 新闻报导对司法审判之干涉问题 429

第五节 新闻自律 431

第一项 新闻自律之理由及内涵 431

第二项 记者之特权问题 434

第三项 记者之形象问题 435

第四项 新闻伦理规范 437

结语 441

第一项 资讯社会与新闻传播的新境界 441

第二项 民主社会与新闻传播的新关系 444

第三项 新时代与新闻人员的新认识 446

第四项 新时代与新闻人员的新任务 449

参考书目 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