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从不确定性和脆弱性谈起 1
1.2 公共危机管理研究起源与回顾 3
1.2.1 公共危机与突发事件 3
1.2.2 公共危机管理研究及其深入是对社会现实呼唤的回应 6
1.3 公共危机的中国古代思维与现代发展 9
1.4 中国公共危机管理研究分期 11
1.4.1 传统危机研究时期(1997年以前) 11
1.4.2 现代危机管理研究时期(1998—) 12
第2章 危机&灾难及其应急响应——技术维度的公共危机管理 16
2.1 危机与灾难是对组织应急响应能力的终极考验 17
2.2 获取准确的灾难或危机信息是困难的 19
2.3 对灾难或危机的冷漠或麻木态度很可怕 21
2.4 应急预案是危机准备的重要构成 29
2.5 避免应急预案停留于纸上谈兵 33
2.5.1 一场原本可以避免的悲剧:上海外滩踩踏事件 33
2.5.2 如何避免应急预案纸上谈兵 35
2.5.3 现阶段中国各项应急预案问题及其优化方向 39
2.6 危机沟通与媒体管理影响着应急响应成效 46
2.6.1 改善危机沟通提升应急响应成效 46
2.6.2 管理媒体:把媒体当成朋友还是敌人 53
2.7 应急行动资源配置与管理 58
2.8 典型案例分析 61
第3章 应急响应程序与规范的制式化——制度维度的公共危机管理 65
3.1 公共突发事件何以成为政府责任 66
3.2 无规矩不成方圆:法律先行 68
3.3 分工合作协调聚焦:追求效率 74
3.4 分级响应有条不紊:调配资源 79
3.5 公共危机管理制度先行者的共通性 83
3.6 建设中的中国公共危机管理制度 87
3.6.1 中国古代如何救灾 87
3.6.2 中国现代公共危机管理制度建构 89
第4章 跨越应急规范与官僚规范差距——行为维度的公共危机管理 98
4.1 政府应急行为演化发展出官僚规范 99
4.1.1 政府应急行为演化与政府应急体系 100
4.1.2 政府应急响应过程中的官僚制规范 105
4.1.3 政府应急体系运行假设与现实存在差距 108
4.2 人在危机情境中的行为激发应急规范 111
4.3 应急规范与官僚规范之间的差距及其后果 114
4.3.1 应急规范与官僚规范之间差距及其成因 114
4.3.2 应急规范与官僚规范之间差距造成的后果 118
4.4 基于不同规范的政府应急管理效率悖论 121
4.5 以“能力建构”为核心跨越官僚规范和应急规范的差距 125
4.5.1 以“官僚制”为基石的应急管理官僚规范隐患 125
4.5.2 可否抛弃应急管理的“官僚规范” 129
第5章 社会情绪、心理与风险放大——风险社会维度的公共危机管理 136
5.1 科技的潜藏副作用与社会情绪 137
5.2 谣言可否止于智者 145
5.2.1 一场局部银行挤兑事件因何发生 146
5.2.2 重新认识谣言及其他 148
5.2.3 突发事件中的谣言更像集体行为 155
5.3 在乌合之众中保持独立有多难 161
5.3.1 群极化、社会流瀑效应与从众心理 161
5.3.2 风险感知与风险的社会放大效应 165
5.4 风险沟通走向前台的时机来临 169
5.4.1 风险沟通是新时期的公民参与需求 170
5.4.2 茂名PX事件中的风险沟通实践与教训 173
5.4.3 风险操作规则创想 175
第6章 官僚规范与应急规范之间的桥梁架构——治理维度的公共危机管理 180
6.1 治理规范的生成逻辑与概念框架 181
6.1.1 治理规范是对现实需要的逻辑回应 181
6.1.2 治理规范概念框架中的社会资本 183
6.2 基于治理规范的公共危机治理结构与决策模式 186
6.2.1 公共危机治理结构 186
6.2.2 治理规范中的危机决策模式 191
6.2.3 社会有序参与及社会资本 196
6.3 治理规范离不开利益相关者行为分析 198
6.3.1 利益相关者行为的孤立分析 200
6.3.2 利益相关者联盟及其演化 206
6.3.3 利益相关者联盟的形成条件与障碍 210
6.4 公共危机协同治理是治理规范的最高境界 215
第7章 研究结论 223
参考文献 227
附录 246
附录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246
附录2《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教基一厅〔2014〕 2号) 259
附录3《杭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杭政办函〔2012〕 238号) 267
附录4如何应对飓风来袭 282
附录5俄亥俄州(Ohio)应急管理署的飓风安全小贴士 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