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沃度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日)冈岛秀夫著;林心清,沈德余译
  • 出 版 社:北京: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3
  • ISBN:16144·2578
  • 页数:226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土壤肥力的史观 1

一、文明的发祥地与土壤 1

二、古代的农业和土壤管理 2

三、近代的农业与无机营养学说 4

四、东方的土壤观和堆肥 5

五、现代的地力衰退论 9

第二章 土壤是作物的生育环境 12

第一节 作物的生育与光合作用 12

第二节 土壤的作用与肥力 15

一、土壤肥力 15

二、土壤作为作物生育环境的三个作用 17

第三节 土壤颗粒的作用 20

一、胶体是土壤的作用的主体 20

二、土壤胶体的表面活性与平衡 22

第四节 土壤的水分供给机制 28

一、水分供给的强度因子和容量因子(pF—含水率曲线) 28

二、土壤—作物系的水分收支与水分供给性能 31

三、土壤的持水力和毛管现象 33

第五节 土壤的养分供给机制 36

一、关于养分供给的几种学说 36

二、养分供给中的强度因子与容量因子 38

三、固相养分的释放与养分浓度 40

四、养分的移动速度与养分供给性能 44

第六节 土壤的养分供给与根的作用 46

一、从最少养分律和产量递减律来看养分供给 47

二、养分供给中的根系与根圈吸收带 48

三、磷向根表面的扩散与根的截取 50

四、根圈土壤范围内土壤与作物的关系 53

五、根对作物地上部生育的作用与土壤环境 54

第七节 土壤的物理性质与作物生育 55

一、物理性质对作物生育的多面性 55

二、地温与作物生育 56

三、土壤空气与作物生育 58

四、土壤硬度与根的生长 61

五、不耕翻土壤的物理性质与作物生育 63

第三章 土壤的反应及其作为生育环境的特征 67

第一节 土壤的酸化与缓冲性能 67

一、土壤的酸化与环境 67

二、土壤酸性的来源物质 68

三、铝的缓冲性能 68

四、铝六水水合物 74

五、CEC 与 pH 76

六、土壤的 H+来源与土壤 pH 78

七、水田土壤的 pH 78

八、水田的落干与土壤 pH 81

第二节 石灰质土壤 83

第三节 盐土和碱土 87

一、盐土与碱土的区别 88

二、石膏改良 89

三、生理病与水稻的缺锌 90

第四章 人工土壤的水田、旱地土壤和作物生育 93

一、生育环境的水田、旱地的特征 93

二、根系适应土壤水分所起的变化 97

三、水田、旱地土壤的养分环境 98

四、连作障碍 102

一、自然界中氮素的循环 105

第一节 氮素的动态 105

第五章 土壤中作物养分的动态与化肥 105

二、土壤的氮素含量 107

三、土壤氮素与无机化 108

四、氮素肥料的必要性 110

五、无机氮素肥料的有机化与氮素循环 111

第二节 土壤溶液氮素的动态 117

一、化肥具有两面性 117

二、土壤溶液中氮素的存在形态 117

三、土壤溶液的 NH+?与阴离子 121

四、氮素肥料与土壤溶液中的养分浓度 123

五、土壤溶液与石膏 126

六、土壤溶液的无机离子浓度与电中性 130

七、排水引起 NO3—N 的流失 131

八、土壤的 NO2-保持力 133

第三节 磷的动态 135

一、磷的存在形态 135

二、磷酸的性质 137

三、磷、铝、铁的结合 138

四、磷的吸附 140

五、溶度积 142

六、作物的磷吸收与土壤条件 144

七、土壤中磷的移动与有机物 149

八、特异磷的吸附及其释放 153

第四节 钾的动态 155

一、钾的存在形态 155

二、土壤对钾的保持能力与作物的吸收 159

三、土壤颗粒对钾的保持力与作物对钾的吸收力 160

一、土壤有机物的作用 167

第一节 有机物与耕作土壤 167

第六章 土壤肥力与耕作土壤 167

二、土壤的生成与有机物 169

三、耕作土壤中有机物的变化 171

四、堆厩肥与作物生育 178

五、堆厩肥与化肥 182

六、土壤氮素的自然富化 184

七、作物生育的相辅性 185

八、高产技术与堆厩肥 186

九、堆厩肥的缓效性的应用 189

十、轮作与堆厩肥 191

十一、作为资源的堆厩肥 193

第二节 土壤肥力与地力 194

一、生物型谱(Biological spectrum) 194

十二、家畜排泄物的利用 194

二、地力 196

三、热带水稻与气候 197

四、气象生产力指数与水稻产量 201

五、土壤肥力与雨量 205

六、土壤的持水力与肥力 207

七、混层耕与土壤的水分供给性能 210

八、土壤肥力与土壤的保守性 212

九、土壤生产力可能性分级 213

第三节 土壤学与耕作土壤观 217

一、单个土体(Pedon) 217

二、土壤学(P?dology) 219

三、植物土壤学(Edaphology) 221

四、人工土壤 222

参考图书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