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
结论 1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意义 4
三.加快改革步伐,尽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8
第一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体现 13
第一节 邓小平同志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理论 13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 13
二.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14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有计划商品经济的重大发展 17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 19
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确认识我国经济改革发展的现状 21
二.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 23
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25
第二章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速经济发展过重大的政治问题 28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互济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29
一.经济落后的国家就会被动挨打 29
二.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 30
三.建立市场经济加快经济发展,缩短我国同周边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 33
第二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问题 35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全面发展 35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缓解国内各种社会和经济矛盾 38
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40
第一节 市场经济能实现资源配置的合理优化 42
一.通过市场决定商品、劳务的供给和需求 43
第三章 只有市场经济才能加快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43
二.市场经济能真正将竞争机制引入商品生产部门 46
三.市场经济引导资源由经济效益低的部门流向经济效益高的部门 48
第二节 市场经济使整个社会经济充满活力 50
一.市场经济给生产部门带来压力和动力 50
二.市场经济将企业和个人利益紧密结合 52
三.通过市场竞争,使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创造更多价值 54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条件 58
一.农村经济改革取得成就,农村经济向着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迅速发展 58
第四章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条件和物质基础 58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为市场经济的建立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60
三.沿海经济特区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成功的经验 62
一.中国农业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储备了丰富的农产品 64
二.我国的消费品生产超过了城乡居民的市场需求 64
第二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物质基础 64
三.重工业有一定基础,能为市场经济提供大部分能源、材料和技术装备 66
四.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初步形成,进出口贸易明显增长 67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 70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所有制结构 70
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70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保障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73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分配制度 75
第二节 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辩证关系 77
一.计划与市场是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 77
二.确立国家计划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点 79
三.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 82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面临的经济环境 84
一.我国经济目前处于新旧体制并存的阶段 84
第六章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面临的经济环境和对策 84
二.商品市场发展充分,生产要素市场发展薄弱 87
三.企业制度的改革相对滞后,合理的企业产权制度尚未建立 88
第二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对策 90
一.深化国有制经济改革,探索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基本方向 90
二.加快生产要素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92
三.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经济规则和经济秩序 93
四、加快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确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宏观管理办法 95
第七章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形式 97
第一节 竞争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规范 97
一.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素 97
二.竞争是企业实现优胜劣汰的必然过程 99
三.市场竞争应有健全的法律和法规体系 100
四.政府为市场经济制定竞争规划,进行“裁判” 103
第二节 竞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主要表现 105
一.产品质量的竞争 105
二.信息和服务的竞争 107
三.管理和人才的竞争 109
四.培育市场的竞争 111
第一节 把国有企业推向市场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心环节 113
一.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 113
第八章 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使企业成为市场活动的主体 113
二.理顺产权关系,使企业有权经营国有资产并负责保值、增值 115
三.实行政企分开真正落实企业自主权 119
二.“入关”对中国经济的挑战 119
第二节 积极探索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多种形式 122
一.完善企业经营承包制、股份制和租赁制 122
二.调整经济结构,积累社会资金 126
三.建立联合性质的企业集团,出租或出售国有小型企业给集体和个人经营 129
一.市场体系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132
第九章 培育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为平等竞争创造良好环境 132
第一节 加快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建设,尽快形成全国统一的开放的市场体系 132
二.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结构 138
三.加强市场制度和法规建设,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促进和维护公平竞争 145
第二节 加快价格改革步伐,逐步理顺价格关系,进一步搞活流通 147
一.实行市场价格,逐步建立起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 147
二.进一步改革流通体制,拓宽和疏通流通渠道 150
第十章 改革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为市场经济提供社会条件 156
第一节 认真搞好分配制度的改革建立合理的分配体制 156
一.分配制度的改革要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 156
二.理顺国家与企业,中央和地方的分配关系 158
三.逐步实行利税分流和实行分税制 159
第二节 加快工资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164
一.加快工资制度改革,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 164
二.积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168
三.努力推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 171
第十一章 转变政府职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176
第一节 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 176
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现实意义 176
二.政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是政府转变职能的重要问题 178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与经营制度 180
第二节 迅速转化政府职能,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183
一.政府的主要职能是掌握政策统筹兼顾 1837
二.强化政府的审计和监督,健全科学的宏观管理体制和方法 186
三.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经济管理权限,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 188
第十二章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加快发展基础工业、基础设施和第三产业 192
第一节 高度重视农业发展 192
一.牢固树立农业是基础的思想 192
二、提高农业质量,增加农业产量,全面振兴农村经济 194
三.深化农村经济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发展农村市场经济 197
第二节 加快发展基础设施、基础工业和第三产业 200
一.加快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的开发与建设是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200
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增强竞争能力 203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经济结构调整、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和政府机构改革创造重要条件 205
第十三章 建立和完善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的市场机制 209
第一节 加速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白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 209
一.努力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和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09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13
二.引进和消化先进技术,促进整个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 213
三.只有坚定地推进科技进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 216
第二节 促进科技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发挥知识分子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218
一.只有建立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市场机制,才能推动经济的高速发展 218
二.努力培养大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新型合格人才 219
三.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222
第一节 充分发挥各地区优势加快地区经济发展 224
一.地区经济发展应确立因地制宜、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 224
第十四章 发挥地区优势,加快经济发展,形成全国统一的经济大市场 224
二.各地区要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树立全局观念 228
三.打破地区限制与封锁,促进合理交换和联合协作 230
第二节 努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形成地区之间互惠互利的经济循环新格局 231
一.努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增强区域经济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力 231
二.用中心城市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并与全国市场经济联成一体 236
三.以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239
第十五章 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推进行政体制和人事劳动制度改革 242
第一节 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 242
一.机构改革、精兵简政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 242
二.党员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44
二.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原则和措施 244
三.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中完成党交给的各项任务 245
第二十二章 经济特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络的成功实践 247
三.科学分流机关人员,将大批人才转移到为市场经济服务的第三产业岗位上去 248
第二节 加快人事劳动制度改革 250
一.现有人事劳动制度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250
三.“两手抓、两手硬”是特区取得市场经济初步成功的根本方法 251
二.逐步建立和健全分类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 252
三.尽快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提高效率,为经济发展服务 254
一.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必然结果 261
第一节 对外开放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61
第十六章 扩大对外开放,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国际市场 261
二.扩大对外开放地区,完善投资环境,为外商投资经营提供方便的条件 264
三.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为内商走出国门,发展多元化的外向型经济创造条件 267
第二节 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尽快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外贸体制 269
一.新型外贸体制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符合国际贸易的规范原则 269
二.赋予有条件的企业和科技单位更多的外贸自营权 272
三.积极扩大我国的出口贸易,不断拓展和建立稳固的国际市场 274
一.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277
第一节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几个关系 277
第十七章 转变思想、理顺关系、建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 277
二.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279
三.市场经济与解放思想的关系 281
一.运用价值规律与树立盈利致富的劳动价值观 284
第二节 建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 284
二.参与竞争与树立自主平等的民主法制观 285
三.获取最佳效益与树立自觉利用信息的时效观 286
四.塑造企业良好形象与树立讲求质量的信誉观 288
第十八章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际环境 291
第一节 当前的国际环境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 291
一.中国的国际影响不断扩大,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291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 294
三.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适应国际间的经济发展与合作 296
一.中国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99
第二节 努力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299
二.中国主张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301
三.中国主张通过协商和平解决国际间政治和经济争端 303
四.中国愿意平等地遵守国际公认的经济交往原则和秩序 305
第一节 关贸总协定与中国的关系 308
一.什么是关贸总协定 308
第十九章 中国重返关贸总协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08
二.中国“入关”的进程和原则 313
三.中国为“入关”所作的准备 314
第二节 中国重返关贸总协定能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 315
一.“入关”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机遇 315
三.充分利用“入关”的有利条件,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 322
第二十章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27
第一节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保证 327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 327
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保证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方向 329
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本保证 331
一.人民民主专政是无产阶级专政在中国的实现和发展 332
第二节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332
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334
三.运用人民民主专政打击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敌对分子 335
第二十一章 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共产党员在市场经济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338
第一节 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 338
一.认真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338
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 340
三.密切党同群众的联系,坚决克服腐败现象 341
一.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现实紧迫性 342
第二节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42
第一节 经济特区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 347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特区改革开放的先导 347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特区经济的根本原则 349
四.坚持群众路线是特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向的内在要求 353
第二节 经济特区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355
一.以价格改革为核心,以培育市场体系为途径,建立新的资源配置体系 355
二.坚持发展多种经济成份,塑造市场机制运行的多元利益主体 357
三.扩大对外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国际化 359
一.“八大”前后的有益探索 363
第一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363
第二十三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主要内容 363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全面探索和发展 365
三.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立的卓越贡献 368
第二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370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370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要内容的内在逻辑结构 373
附录一:关于关贸总协定 378
附录二:国家体改委提出六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新思路 386
附录三:美国有调节的市场经济 388
附录四: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 391
后记 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