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的速度 1
(一)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形成和基本点 1
(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实质 10
(三)建设速度问题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最重要的问题 17
二、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25
三、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 55
(一)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是过渡性质的社会,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 55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共产主义因素和旧社会的残余与痕迹 63
(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条件和时机 70
(四)消灭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差别的途径 79
(一)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基础之间的辩证关系 89
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阶级斗争 89
(二)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的主要型矛盾 101
(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120
五、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139
(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过渡性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 139
(二)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发展和变革 143
(三)不断调整人和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关系,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 153
(四)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向按需分配的过渡。政治挂帅第一,物质鼓励第二 162
六、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基层单位——人民公社 179
(一)人民公社是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179
(二)人民公社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 188
(三)人民公社的优越性 193
七、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203
(一)高速度和按比例的关系 203
(二)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比例。积累和消费的比例 212
(三)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发展重工业和发展轻工业同时并举 219
(四)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大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洋法生产与土法生产同时并举 233
(五)平衡和不平衡。全国一盘棋 240
八、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249
(一)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辩证关系 249
(二)贯彻农业的“八字宪法”。农业的现代化 266
(三)农业和畜牧业的辩证关系 276
九、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 280
(一)社会主义社会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及其特点 280
(二)价值规律的作用问题 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