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 1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 1
一、古猿的分化 2
二、智人 3
第二节 人的本质 7
一、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 8
二、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 11
三、马克思关于“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思想 14
第三节 人口 18
一、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18
二、怎样看待人口的数量问题 23
第四节 人的幸福与痛苦 28
一、幸福 28
二、痛苦 32
第二章 劳动 35
第一节 作为人本质的劳动 35
一、活动和劳动 35
二、劳动与活动的分离 38
三、人类活动向高级形式发展 41
第二节 作为价值实体的劳动 42
一、分工所引起的矛盾 42
二、劳动是价值实体 45
三、劳动的目的成为手段 47
第三节 作为异化的劳动 49
一、黑格尔及费尔巴哈的异化论 49
二、马克思把异化劳动与私有制相联系 52
三、马克思进一步把异化劳动归于两个方面的原因 55
第四节 作为生活第一需要的劳动 57
一、关于“奴隶般地服从分工” 58
二、关于“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对立” 61
三、关于“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 63
第三章 财富 66
第一节 则富的性质 70
一、财富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70
二、财富的有限性和无限性 72
三.财富的劳动属性和自然属性 73
第二节 金钱——财富的象征 74
一、马克思关于从劳动到货币的学说 75
二、货币拜物数 81
三、金钱文化 86
第三节 贫困 88
一、什么是贫困 88
二、穷困的原因 90
第四章 公平 98
第一节 空想社会主义的公平、平等观 98
一、绝对的、永恒的公平、平等观 98
二、理性是公平、平等的出发点 102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公平观 103
一、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 104
二、为什么生产力是根本条件 108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中公平、平等理论 116
一、福利经济学理论 118
二、心理学意义上的公平、平等理论 121
三、平等和效率的交替问题 124
四、相互依赖的效用函数理论 127
第五章 所有制 129
第一节 所有制的起源 129
一、所有制的初始阶段 129
二、法的界定 133
第二节 所有制的规定 137
一、利益关系是本质规定 137
二、法是利益关系的保障体系和表现形式 140
三、经济运行机制是利益关系的实现形式 144
四、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高度概括 147
第三节 生产力是怎样决定所有制关系的 151
一、所有制的变更 151
二、所有制的结构 159
第六章 方法论 162
第一节 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162
一、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形成 162
二、古典经济学对马克思方法论的影响 167
三、马克思的抽象和逻辑的方法 170
第二节 关于科学论问题 174
一、西方科学论简介 174
二、怎样看待西方科学论及其争论 181
第三节 历史归纳法和逻辑演绎法 184
一、关于逻辑演绎法 185
二、关于历史归纳法 187
三、对归纳法和演绎法的综合 189
四、对历史归纳法和逻辑演绎法的评价 194
第四节 动态经济分析 198
一、从静态均衡分析向动态非均衡分析的演变 199
二、动态非均衡分析法的一般特征 200
三、动态非均衡法的主要局限 203
第五节 经济数学分析 205
一、数理经济分析 206
二、统计分析法 209
三、计量经济分析 211
四、关于在经济学中运用数学方法的可能性、必要性和局限性 213
第六节 关于实证经济分析和规范经济分析 217
一、西方经济学关于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早期论述 217
二、关于“是”、“应当”二分法的争论 218
三、经济学家与经济政策 220
四、经济学是否存在价值判断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