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太祖努尔哈赤 1
第一节 艰苦创业的“英明汗” 1
十三甲兴师 1
建立后金国 3
第二节 萨尔浒之战的无敌统帅 8
誓师伐明 8
萨尔浒大败明军 11
力克辽、沈,轻取广宁 14
第三节 威风凛凛的辽东王 14
行新制 用汉官 争取蒙古 23
第四节 屡犯错误的年迈之君 32
第五节 宁远失利 含恨而逝 35
第二章 太宗皇太极 40
第一节 在战争中成长 40
第二节 天聪汗的成就 48
第三节 大清国宽温仁圣皇帝 62
第三章 多尔衮 75
第一节 从孤儿弱主到和硕睿亲王 75
第二节 立幼帝 大战山海关 81
第三节 九州干戈开国定制 86
第四节 功罪自有评说 96
第四章 顺治帝福临 101
第一节 六岁即位 101
第二节 乾纲独断锐意更新 103
尊孔与思想统治 104
重用汉宫 106
缓和社会矛盾的招抚政策 109
对联系蒙、藏族的重视 111
澄清吏治 112
稳定社经济的努力 116
第三节 偏袒满人 刚愎任性 119
偏袒满人 119
刚愎任性 122
第四节 对传教士、名僧的优遇和敬重 125
对汤若望的优遇 125
佛教的影响 127
第五节 皇后和贵妃 132
皇后的立废 132
董妃丧事的破格之举 134
董妃的册封 134
出家不成 英年早逝 135
第五章 康熙帝玄烨 139
第一节 聪颖勤学 139
第二节 登大位 142
第三节 擒鳌拜 144
第四节 平“三藩” 152
第五节 征“罗刹” 161
第六节 抚蒙古 166
第七节 理财政 172
第八节 重文化 178
第六章 代善 182
第一节 尊号“古英巴图鲁” 182
第二节 大贝勒 185
第三节 和硕兄礼亲王 200
第七章 李定国 206
第一节 大西军战将 206
第二节 平定黔滇 208
第三节 联明抗清 210
第四节 两蹶名王 212
第五节 转战两广 216
第六节 粉碎孙逆 220
第七节 宁死荒外 223
第八章 范文程 230
第一节 初显身手授游击 230
第二节 智谋日增 升任大学士 235
第三节 疏言天下事 定计取中原 238
第四节 开国定制 再建功勋 243
第五节 功成引退“元辅高风” 245
第一节 楼船世家一少年 250
第九章 郑成功 250
第二节 隆武赐姓 海上起兵 252
第三节 立足金、厦 254
第四节 和战之间 261
第五节 北伐金陵 268
第六节 收复台湾 275
第七节 英雄之死 281
第十章 鳌拜 285
第一节 身经百战的巴图鲁 285
第二节 有所作为的辅政大臣 293
第三节 功过参半 308
第一节 明朝的宁远总兵 312
第十一章 吴三桂 312
第二节 献关降清晋爵平西王 316
第三节 杀故主晋爵亲王 325
第四节 叛清称帝五月而亡 327
第十二章 图海 333
第一节 大起大落 333
第二节 重新起用平定察哈尔 337
第三节 降服三藩叛将王辅臣 342
第四节 定陕甘,征四川,功勋卓著 347
第二节 参与国事的决策 357
第十三章 明珠 357
第一节 先世及早年的经历 357
平定三藩 359
收复台湾 360
治理黄河 361
对俄交涉 362
第三节 与理学名臣的往来 363
第四节 晚年戴罪 364
第十四章 索额图 368
第一节 先世贵族 朝廷重臣 368
第二节 为平定三藩积极谋划 369
第三节 签订《尼布楚条约》 372
第四节 从征准噶尔 374
第五节 被康熙处死 375
第十五章 黄宗羲 377
第一节 为父申冤 赴京上疏 377
第二节 声讨阉党余孽阮大镀 379
第三节 起兵抗清 “濒于十死” 382
第四节 讲学十七载 创立浙东学派 386
第五节 著作等身 一代大师 390
第六节 晚年顺清 寿逾八旬 398
第十六章 顾炎武 403
第一节 遗民孤忠“无仕异朝” 403
第二节 “经世致用”及民主意识 410
第三节 顾炎武的历史性成就 417
第十七章 王夫之 422
第一节 先世和早年的生活 422
第二节 坚持抗清斗争 424
第三节 不朽的著作 光辉的思想 433
第十八章 汤斌 449
第一节 为民解忧的四品道员 449
第二节 精通理学的“博学鸿儒” 453
第三节 廉洁奉公的江宁巡抚 455
第四节 忤权相遭贬 郁病去世 461
第十九章 李光地 467
第一节 贪功卖友 青云直上 467
第二节 直隶巡抚 政绩卓著 477
第三节 晋官大学士 482
第二十章 于成龙 487
第一节 勇于任事 487
第二节 清苦克俭 495
第一节 治河崭露头角 501
第二十一章 张伯行 501
第二节 “清白之名闻天下” 504
第三节 “礼乐名臣” 511
第二十二章 靳辅 514
第一节 早年的经历 514
第二节 总督河道和“一日八疏” 516
第三节 治河初见成效与第一次大争论 521
第四节 再获成功与争论迭起 526
第五节 跌宕的岁月 533
第一节 颜元的家世和生平 539
第二十三章 颜元 李塨 539
第二节 颜元的学术成就和贡献 548
第三节 继承和发展了颜元学说的李塨 554
第二十四章 王锡阐 563
第一节 生平与著作 563
第二节 对中西历法的研究 565
第三节 《晓庵新法》和《圆解》 568
第四节 《五星行度解》 570
第五节 在天文学史上的地位 571
第一节 家世和生平 573
第二十五章 梅文鼎 573
第二节 学术活动和著作 574
第三节 对中国天文学的研究和贡献 575
第四节 对中国数学的研究和贡献 577
第五节 对清代学术界的影响 580
第二十六章 蒲松龄 581
第一节 少年时期 581
第二节 对民间俚曲和鬼狐故事的兴趣 582
第三节 幕宾生涯 583
第四节 贫病交加笔耕不辍 585
第五节 坐馆四十年 586
第六节 《聊斋志异》的创作和流传 589
第一节 储位斗争中继承皇位 594
第二十七章 雍正帝胤禛 594
第二节 政治思想、才能和性格 598
第三节 政治斗争与处理政敌 602
第四节 改革赋役制度及对农民的政策 606
第五节 变更行政制度 611
第六节 思想文化政策的实施 615
第七节 改土归流及对边疆民族的政策 620
第八节 家庭生活和死亡之谜 624
第一节 继位为帝 627
第二十八章 乾隆帝弘历 627
第二节 乾隆初政 629
第三节 百务俱兴 632
第四节 “十全武功” 640
第五节 编纂《四库全书》 649
第六节 挥霍浪费 和珅专权 653
第二十九章 鄂尔泰 658
第一节 生平与家世 658
第二节 施行改土归流政策 660
第三节 可贵的用人思想 665
第四节 性格与君臣际合 670
第三十章 傅恒 676
第一节 受帝宠金川立功 676
第二节 任宰辅佐治国政 681
第三节 击缅失败 羞惭病故 685
第三十一章 兆惠 693
第一节 平准部之功 693
第二节 定回疆之功 699
第一节 尚书之子初露头角 705
第三十二章 阿桂 705
第二节 创办伊犁屯田 706
第三节 办理缅甸事务 711
第四节 平定金川 714
第五节 治水督师 查办钦案 716
第六节 鄙视和珅 力保晚节 723
第三十三章 和珅 726
第一节 罕见的发迹 726
第二节 秉权二十余年 730
第三节 可悲的结局 741
第一节 家业衰败 刻苦求学 747
第三十四章 郑板桥 747
第二节 清廉为官 751
第三节 卖画终老 757
第四节 板桥风格 762
第三十五章 吴敬梓 768
第一节 家世和生平 768
第二节 《儒林外史》的创作和流传 772
第三十六章 曹雪芹 778
第一节 生平和家世 778
第二节 《红楼梦》的创作和高鹗的续修 781
第三节 《红楼梦》的反封建意识 783
第三十七章 戴震 793
第一节 钦赐殿试,《四库全书》纂修官 793
第二节 哲学思想 798
第三节 考据大师 808
第四节 自然科学史上的贡献 812
第三十八章 钱大昕 816
第一节 家世和早年生活 816
第二节 仕宦生活与学术研究 817
第三节 晚年归隐 学术成就斐然 823
第一节 早年生活 828
第三十九章 赵翼 828
第二节 仕宦与著述 829
第四十章 章学诚 838
第一节 立志史学 838
第二节 一代大师 844
第四十一章 嘉庆帝颙琰 856
第一节 继位和亲政 856
第二节 所谓的“咸与维新” 858
第三节 镇压川楚陕白莲教起义 864
第四节 抑制英国入侵 严禁鸦片输入 875
第四十二章 道光帝旻宁 880
第一节 改革漕运、盐政,开禁采矿 881
第二节 矫正奢靡风尚 884
第三节 整顿吏治 886
第四节 禁止鸦片走私与贸易 888
第五节 鸦片战争中对英国侵略者的抵抗和妥协 895
第六节 平定张格尔叛乱 899
第七节 镇压瑶民起义 901
第四十三章 阮元 908
第一节 生平、家世与为人 908
第二节 几件政事 913
第三节 学术就 917
第四节 对西方的态度 924
第四十四章 王清任 928
第一节 生平和著作 928
第二节 在解剖学上的贡献 929
第三节 “气血学说”的提倡 932
第四节 最可宝贵的精神 934
第五节 历史条件的限制 937
第四十五章 吴其浚 940
第一节 生平 940
第二节 《植物名实图考》 941
第三节 其他著作 945
第四十六章 王聪儿 李文成 947
第一节 王聪儿与白莲教 947
第二节 李文成与天地教 960
第四十七章 数学 974
第一节 对数的引进 974
第二节 梅文鼎的数学工作 976
第三节 康熙帝与《数理精蕴》 978
第四节 中国传统数学的整理研究和《畴人传》 979
第五节 方程论 981
第六节 初等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 983
第七节 李善兰的数学工作 986
第八节 其他方面的成就 988
第四十八章 天文学 990
第一节 《西洋新法历书》与《时宪历》的颁行 990
第二节 钦天监的天文工作 993
《历象考成》与《历象考成后编》 993
天文仪器 995
《仪象考成》、《仪泉考成续编》及全天星表 996
第三节 钦天监以外的天文工作 997
第四节 近代天文学的萌芽 1000
第五节 气象学的发展 1002
气象观测与气象记录 1002
气象仪器 1003
气象谚语与天气预报 1003
气象理论 1004
第四十九章 物理学 1007
第一节 力学 1007
比重的测定 1007
第二节 热学 1008
传入中国的西方力学知识 1008
第三节 声学 1009
第四节 光学 1010
传统的光学研究及记载 1010
光学器具的制作 1010
光学著作 1011
西方传入的光学知识 1013
第五节 电和磁 1013
指南针和罗盘广泛应用于航海 1013
磁屏蔽现象的发现和对磁偏角的观测 1014
第五十章 地理学 1015
第一节 传统地理学的进展 1015
第二节 古代地理学文献的考释 1016
第三节 边疆地理和域外地理 1017
第四节 关于水系的专门研究 1018
第五节 方志学 1019
第六节 旅行家和游记 1020
第七节 《皇舆全览图》和《乾隆内府舆图》 1022
第五十一章 化学 1025
第一节 传统化学工艺的发展 1025
第二节 药物化学 1028
第三节 西方化学知识的引进与应用 1029
第四节 化学实验 1031
第五十二章 生物学 1033
第一节 动植物形态知识 1033
第二节 生物分类学 1034
第三节 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 1035
第四节 植物生态学 1036
第五节 植物生理学 1037
第六节 对动植物生长习性的观察与研究 1038
第七节 遗传育种 1040
第八节 人体解剖生理学 1041
第五十三章 医药学 1044
第一节 本草学的发展特点 1044
第二节 王清任对人体解剖学研究的卓越成就 1045
第三节 温病、传染病治疗技术的提高 1046
第四节 外科学的发展与保守倾向 1049
第五节 针灸、外治与气功的发展 1050
第六节 医学类书、全书、丛书等的大量编纂 1052
第七节 最早的医学会与医学杂志的创办 1052
第八节 西医学的传入 1053
第九节 清代医事制度 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