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4
第一篇 暴雨 4
第一章 安徽暴雨的气候特征 4
第一节 暴雨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4
第二节 暴雨的地理分布特点 6
第三节 暴雨强度和日变化 9
第四节 安徽大暴雨和特大暴雨概况 11
第二章 安徽暴雨东亚环流基本特征 15
第一节 区域性暴雨环流特征 15
第二节 连续性暴雨环流特征 30
第三节 特大暴雨环流特征 33
第三章 安徽暴雨主要特征 44
第一节 江淮梅雨期暴雨 44
第二节 台风暴雨 62
第三节 地形暴雨 84
第四节 低空急流与暴雨 106
第五节 中小尺度系统与暴雨 113
第四章 暴雨过程的物理条件 126
第一节 梅雨期主要物理量场的特点 126
第二节 动力、热力物理量与暴雨关系 132
第三节 气象雷达和卫星云图在暴雨预报中的应用 139
第一节 暴雨的分析方法 150
第五章 暴雨的分析和预报方法 150
第二节 天气图经验预报法 152
第三节 综合指数判别暴雨落区法 157
第四节 模式输出统计预报方法 158
第五节 单站预报方法 163
第六节 综合物理量预报方法及预报程序设计 167
第六章 安徽省几场特大暴雨的分析 177
第一节 1954年江淮持续性梅雨 177
第二节 1969年江淮之间特大暴雨 180
第三节 1972年淮北特大暴雨 185
第四节 1983年沿江特大暴雨 187
第一节 寒潮与强寒潮的标准 194
第二篇 寒潮 194
第一章 安徽寒潮的气候特征 194
第二节 全省性寒潮和区域性寒潮 195
第三节 寒潮的气候特点 195
第二章 寒潮形势分析 206
第一节 横槽型 206
第二节 低槽东移型 216
第三节 小槽东移发展型 224
第四节 纬向环流型 229
第五节 低压旋转型 234
第一节 路径的划分 240
第三章 寒潮的入侵路径 240
第二节 各类寒潮入侵路径的统计 241
第四章 各类寒潮过程的异同 243
第一节 寒潮过程的共同点 243
第二节 寒潮过程的不同点 244
第五章 寒潮的预报 248
第一节 寒潮暴发的预报 248
第二节 寒潮强度的预报 251
第三节 寒潮路径的预报 253
第四节 寒潮天气预报 254
第五节 寒潮过程的中期预报 265
第一节 概况 277
第三篇 冰雹 277
第一章 安徽冰雹的气候分析 277
第二节 安徽冰雹的年际变化 282
第三节 安徽冰雹的季节变化 284
第四节 降雹的关键日期 289
第五节 冰雹出现的时间分布 291
第六节 连续雹日的时间分布 292
第七节 两类冰雹天气形势的气候分析 295
第二章 冰雹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300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300
第二节 冰雹资料的收集 302
第三节 冰雹资料的整理和订正 303
第三章 冰雹短期预报和冰雹临近预报 307
第一节 概述 307
第二节 天气图经验预报方法 307
第三节 统计预报方法 331
第四节 数学物理预报方法 341
第五节 冰雹的临近预报方法 363
第四篇 大风、高温、连阴雨 371
第一章 大风 371
第一节 安徽大风的气候概况 371
第二节 影响安徽大风的天气系统 372
第三节 地形对大风的影响 374
第四节 冷锋大风 376
第五节 低压(气旋)大风 390
第六节 高压后部的大风 396
第七节 台风大风 399
第二章 高温与干热风 409
第一节 高温 409
第二节 干热风 425
第三章 连阴雨 447
第一节 春季连阴雨 447
第二节 秋季连阴雨 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