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次 1
前言 1
第一章校正方法与测量误差 1
1.1测量误差的评价 1
1.2各种校正方法 5
1.3误差方差的求法 10
习题 13
注测量误差的经济评价 14
*1.1质量与测量误差 14
*1.2由测量误差造成的损失 14
*1.3求由误差造成的损失和产品质量的公式 15
*1.4为便于管理进行测量的情形 18
第二章比例校正与SN比 20
2.1测量方法的比较与测量方法的误差方差 20
2.2转动惯量的测定 21
2.3一般公式 26
2.4测转动惯量时的SN比 31
习题 34
第三章测量误差及其改善方法 35
3.1比例式校正 35
3.2定点校正与一次式校正 38
习题 43
注测量误差的公式 44
*3.1测量误差的公式(比例式校正,标准为一个时) 44
*3.2测量误差的公式(一次式校正,标准为两个时) 46
*3.3测量误差的公式(一次式校正,标准为三个以上 49
即k个时) 49
第四章校正频率与误差变动 52
4.1零点校正与误差变动 52
4.2 SN比的比较 54
4.3改变校正周期的情形 62
习题 64
注读数值与真值之差SN比的公式 65
*4.1比例式校正的情形 65
*4.2一次式校正的情形 66
第五章信号因子水平的确定方法与SN比的比较(1) 67
5.1信号因子及其水平 67
5.2信号因子水平的确定方法——化学分析的例子 68
5.3信号因子水平的确定方法——质量测定的例子 73
5.4若干问题 79
习题 81
第六章信号因子水平的确定方法与SN比的比较(2) 82
6.1测转动惯量的情形 82
6.2轮圈的动平衡测量举例 85
6.3信号因子水平的确定方法 88
习题 93
第七章信号因子水平的确定方法与SN比的比较(3) 95
7.1用回归变量(操作变量)求信号因子的水平 95
7.2带有回归变量的SN比 96
7.3回归变量不能很好控制的情形 104
8.1信号因子水平及若干问题 108
第八章信号因子水平的确定方法与SN比的比较(4) 108
8.2硬度测试的实验举例(丰田自工门野氏提供) 109
8.3无重复的情形 116
第九章误差问题 123
9.1内部随机误差与外部随机误差 123
9.2误差原因的分类 124
9.3标准室的作用 129
9.4试样误差的问题 132
第十章误差因子的选取方法 136
10.1质量测量中的误差因子 136
10.2误差因子与SN比 140
10.3改变校正周期的情形 147
11.1信号因子与误差因子 150
第十一章改善SN比的实验设计(1) 150
11.2 SN比的计算方法 152
11.3误差因子及其控制措施 154
11.4 SN比的置信界限 158
第十二章改善SN比的实验设计(2) 162
12.1内部正交表,控制因子的安排 162
12.2外部正交表,信号因子的安排 165
12.3 SN比的计算 168
12.4方差分析 170
12.5因素显著性判断 173
第十三章求解标准固有误差的实验设计法 174
13.1标准的误差 174
13.2直读天平的实验 175
13.3方差分析 179
13.4标示值误差的问题与数据分析法 182
13.5求砝码标示值误差方差的实验设计法 185
第十四章标准误差的求法 189
14.1标准标示值的误差 189
14.2环规的例子 195
14.3信号因子效应的多项式展开 200
第十五章标准稳定性的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204
15.1标准的稳定性 204
15.2稳定性的实验设计 205
15.3数据分析 208
15.4变化量的预测 212
15.5标准的校正周期 215
第十六章二次校正式 218
16.1二次回归式 218
16.2计算举例 221
16.3 校正方法 226
16.4估计值的置信界限 228
附录 231
1.F表的使用方法 231
2.正交多项式系数表及其使用方法 231
3.SN比关系基本公式的使用方法 249
4.测试关系的公式 272
5.求SN比的置信界限用表及其使用方法 276
6.正交表和点线图 290
习题答案 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