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言和基础理论部分 2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 2
一、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
二、社会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3
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5
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 7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9
一、经济规律 9
二、经济规律的类型 10
三、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11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12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 12
二、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13
第二章 商品和货币 14
第一节 商品 15
一、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15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8
三、商品的价值量 20
四、商品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22
第二节 货币 23
一、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23
二、货币的职能 28
第三节 价值规律 33
一、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33
二、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34
(二)资本主义部分 38
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38
第一节 贷币转化为资本 38
一、货币向资本转化 38
二、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40
三、劳动力的买和卖 42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本质 44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44
二、资本的本质 46
三、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47
四、剩余价值率 48
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49
第三节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49
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50
三、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区别和联系 53
四、资本主义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 53
五、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54
第四节 资本主义工资 55
一、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 55
二、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 57
第五节 资本积累 58
一、资本主义再生产 58
二、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 60
第四章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65
第一节 产业资本的循环 65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 65
二、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68
第二节 资本的周转 69
一、资本周转速度 69
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71
三、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73
四、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74
第五章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77
第一节 社会总资本和社会总产品 77
一、个别资本和社会总资本 77
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79
三、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前提 80
第二节 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80
一、研究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必须从简单再生产开始 80
二、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 82
三、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83
第三节 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 85
一、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两种方式 85
二、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86
三、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 87
四、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89
五、生产资料的生产优先增长 89
第四节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91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91
二、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94
第六章 剩余价值的分割 97
第一节 利润和平均利润 97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97
二、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99
三、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101
四、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103
第二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105
一、商业资本的性质和职能 105
二、商业利润的来源 107
第三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109
一、借贷资本 109
二、利息和利息率 110
三、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112
四、股份公司和股票 113
第四节 资本主义地租 115
一、资本主义土地制度 115
二、资本主义的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117
三、土地价格 122
第七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24
第一节 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实质 125
一、垄断的形成 125
二、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形成及其统治 127
三、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129
四、垄断与竞争 131
第二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调节经济 132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32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134
三、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节 137
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历史作用 139
一、资本输出 141
第三节 垄断资本的国际化 141
二、国际垄断组织的产生和发展 144
第四节 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147
一、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两种趋势 147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过渡性 149
(三)社会主义部分 154
第八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结构 154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154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产生的前提 154
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途径 15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及其本质 159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 159
二、社会主义的本质 161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性和长期性 164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64
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 167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根本任务和党的基本路线 168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170
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经济 170
第四节 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结构 172
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172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174
三、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 180
第五节 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质 182
一、社会主义劳动的性质 182
二、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利益关系 183
三、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 185
四、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根本途径 187
第九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191
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和特点 191
二、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193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和竞争 195
一、市场和市场机制的含义 195
二、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196
三、社会主义经济中的竞争 201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2
一、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联系与区别 202
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与体制转变 203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208
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210
第十章 社会主义企业 213
第一节 社会主义企业和现代企业制度 213
一、社会主义企业的一般特征 213
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 215
三、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 217
第二节 社会主义企业管理 220
一、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性质和任务 220
二、社会主义企业管理制度 222
三、社会主义企业内部的领导体制 223
第三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核算 226
一、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核算 226
二、社会主义企业的成本和盈利 228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分配和个人收入分配 23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分配 231
一、社会总产品、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 231
二、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233
三、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234
四、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 235
第二节 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 237
一、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237
二、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 240
第三节 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244
一、社会保障制度及其功能 244
二、改革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245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宏观经济调控 248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48
一、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性 248
二、经济发展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251
三、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进步 253
四、发展经济必须坚持速度、比例和效益的统一 254
五、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 257
第二节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 261
一、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和政府职能的转变 261
二、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 263
三、宏观调控的手段和政策 265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 269
一、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然性 269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 269
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与自力更生的关系 271
三、坚持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273
第二节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 274
一、对外贸易 274
二、利用国外资金和引进先进技术 276
三、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 277
四、发展国际旅游业和对外经济援助 278
第三节 我国的经济特区 278
一、经济特区的性质 278
二、经济特区的作用 279
第四节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加国际交流与竞争 279
一、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 279
二、发展外向型经济 281
三、扩大对外开放地域,巩固和发展全方位开放格局 282
后记 285
附: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286
一、说明 286
二、教学内容 287
三、附录 304
政治经济学课程考试大纲 305
一、考核目标 305
二、考核内容 306
三、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 309
四、推荐教材 309
五、样卷 309
六、样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