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1.1 海洋环境与地质的研究内容 1
1.2 海洋开发、研究的历史回顾 1
1.32 1世纪是全面开发海洋的世纪 4
第二章 海水的基本性质及其起源 5
2.1 海水的状态和颜色 5
2.1.1 海水的状态 5
2.1.2 海色 5
2.2 海水的盐度、温度和密度 6
2.2.1 海水的盐度 6
2.2.2 海水的温度 8
2.2.3 海水的密度 11
2.3 海水的起源 14
2.3.1 水的聚集事件 14
2.3.2 原始水的形成和存在状态 15
2.3.3 太阳系中水的再分配 16
2.2.4 水圈的形成和补充 17
3.1 波浪 19
3.1.1 波浪要素与分类 19
第三章 海水运动及其能源 19
3.1.2 深水波 21
3.1.3 浅水波 22
3.1.4 涌的传播 23
3.1.5 中国海的波浪 23
3.1.6 波浪的折射、绕射和反射 24
3.2.1 潮汐的定义与要素 25
3.2.2 潮汐分类和它的不等现象 25
3.1.7 波浪的能源 25
3.2 潮汐 25
3.2.3 引潮力 27
3.2.4 潮汐椭球与潮汐规律 28
3.2.5 中国近海潮汐 28
3.2.6 潮汐能源的开发 28
3.3.2 风海流 30
3.3.1 海流及其分类 30
3.3 海流 30
3.3.3 全球主要表层环流系统 31
3.3.4 深海洋流系统 34
3.3.5 海流能源 34
第四章 海洋生物 36
4.1 海洋生物生产力 36
4.1.1 海洋初级生产力 36
4.1.3 海洋生物生产力的分布 37
4.1.2 海洋动物生产力 37
4.2 海洋食物链 38
4.2.1 海洋食物链的定义和特征 38
4.2.2 海洋食物链的类别 38
4.2.3 食物网 39
4.3 海洋沉积生物 39
4.3.1 大型个体海洋沉积生物 39
4.3.2 钙质微体生物 39
4.3.3 硅质沉积生物 42
4.4 深海生态环境 44
4.4.1 深海生态的基本特点 45
4.4.2 海底热泉生物群落 45
第五章 海面变化与全球变化 47
5.1 海面变化的基本特征 47
5.1.1 海面变化与全球气候的关系 47
5.1.2 海面变化对滨岸环境的影响 48
5.1.3 海面变化与海底沉积作用 48
5.2.2 晚更新世海面变化 49
5.2.1 早—中更新世海面变化 49
5.2 第四纪的海面变化 49
5.2.3 全新世海面变化 50
5.2.4 全球海面变化的分区 52
5.3 近百年来海面变化 53
5.4 海面变化原因 54
5.4.1 海洋水体积的变化 54
5.4.2 洋盆容积的变化 54
5.4.6 地球物理因素的变化 55
5.4.5 天文因素效应 55
5.4.3 海水物理性质的变化 55
5.4.4 海水盐度的变化 55
5.4.7 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 56
第六章 海岸带 57
6.1 海岸带的定义 57
6.2 海岸带的动力因素 58
6.2.1 波浪、潮汐和海流 58
6.2.2 河流与冰的作用 59
6.2.3 地壳运动 59
6.2.4 生物作用 59
6.3 海岸的分类 59
6.4 垂直岸线的泥沙运动 62
6.4.1 中立线的概念 62
6.4.2 影响中立线的因素 63
6.4.3 均衡剖面的塑造 63
6.5 平行岸线的泥沙运动 63
6.5.1 冲积物流三要素 64
6.5.2 冲积物流形成的堆积体 65
6.6 滨岸沉积相 67
6.6.1 滨岸平原相 67
6.6.2 海滩、潮坪沉积 68
6.6.3 水下岸坡相 69
第七章 海洋地球化学 70
7.1 海洋中的CO2系统 70
7.1.1 总二氧化碳及其分布 70
7.1.4 海水的酸碱性与CO2系统 71
7.1.3 海洋生物与CO2系统的关系 71
7.1.2 海水中的CaCO2与CO2系统 71
7.2 海水中溶解的气体 72
7.2.1 海水中溶解氧的来源及作用 73
7.2.2 溶解氧在海水中的分布 73
7.3 海水中的微量元素 74
7.3.1 含量和逗留时间 74
7.3.2 影响微量元素分布的因素 77
7.4.1 溶解有机物 78
7.3.3 海水中微量元素的存在形式 78
7.4 海水中的有机物 78
7.4.2 颗粒有机物 79
7.4.3 挥发性有机物 79
7.5 海洋中放射性核素 79
7.5.1 海洋中天然放射性核素 79
7.5.2 海洋中的人工放射性核素 81
第八章 三角洲环境与过程 83
8.1 三角洲的概念和研究意义 83
8.2 三角洲的发育与类型 83
8.2.1 河口沙坝与汊道河床 83
8.2.2 三角洲的类型 84
8.2.3 三角洲的沉积特征 85
8.3.2 径流量与输沙量 86
8.3.3 河口水流的特征 86
8.3.4 潮汐作用 86
8.3.1 气候 86
8.3 控制三角洲发育的因素 86
8.3.5 波浪作用 87
8.3.6 海流作用 87
第九章 大陆边缘 87
8.4 河控三角洲 88
8.4.1 黄河三角洲 88
8.4.2 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89
8.5.1 韩江三角洲 90
8.5 浪控三角洲 90
8.5.2 滦河三角洲 92
8.5.3 塞内加尔河三角洲 93
8.6 潮控三角洲 94
8.6.1 长江三角洲 94
8.6.2 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三角洲 94
9.1 大陆边缘的概念 97
9.2 大陆架 99
9.2.1 大陆架概述 100
9.2.2 大陆架的地形特征 101
9.2.3 全球陆架分布与特征 106
9.2.4 陆架沉积特征 112
9.2.5 大陆架的分类 113
9.2.6 陆架成因 118
9.3 大陆坡 119
9.3.1 大陆坡的概念 119
9.3.2 陆坡地形和构造特征 119
9.3.3 大陆坡的分类 121
9.3.4 陆坡沉积特征 121
9.3.5 陆坡成因 123
9.4 大陆隆 123
9.4.1 大陆隆的基本特征 123
9.4.2 亚马逊海底扇 124
9.4.3 孟加拉扇和印度河扇 125
10.1 浅海碳酸盐组分 127
10.1.1 矿物成分 127
第十章 浅海碳酸盐沉积与珊瑚礁 127
10.1.2 结构组分 128
10.2 滨岸碳酸盐沉积 129
10.2.1 碳酸盐潮坪沉积 129
10.2.2 碳酸盐泻湖沉积 130
10.2.3 碳酸盐海滩沉积 131
10.3 碳酸盐沉积陆架 131
10.3.1 无陆源碎屑的碳酸盐沉积陆架区 131
10.3.2 碳酸盐与陆源碎屑的混合沉积陆架 132
10.4 现代珊瑚礁 133
10.4.1珊瑚礁的定义和分类 134
10.4.2 珊瑚礁发育的控制因素 135
10.4.3 岸礁 137
10.4.4 堤礁和环礁 139
第十一章 大洋地壳与岩石 142
11.1 大洋地壳的结构 142
11.2 大洋中脊及其岩石组成 143
11.2.1 大西洋中脊 144
11.2.2 印度洋中脊 146
11.2.3 东太平洋隆起 148
11.2.4 无震洋脊 149
11.3 大洋盆地及其岩石组成 150
11.3.1印度洋诸洋盆 151
11.3.2 大西洋诸洋盆 151
11.3.3 太平洋诸洋盆 151
11.4 大洋中的残留陆块 151
11.4.1洛德豪残留陆块 151
11.4.2 福克兰残留陆块 153
11.4.3 塞舌尔残留陆块 153
11.4.4 罗考尔残留陆块 153
11.4.5 杨马延残留陆块 153
11.5.6 残留陆块形成的机制和问题 154
12.1.1 陆源碎屑 156
12.1.2 海洋生物 156
12.1.3 海底风化作用 156
12.1 大洋沉积物的来源 156
第十二章 大洋沉积作用和沉积物性质 156
12.1.4 海底火山作用 157
12.1.5 宇宙物质 157
12.2 大洋沉积物组分和分类 157
12.2.1 大洋粘土矿物 157
12.2.2 钙质生物软泥和碎屑 157
12.3.3 底层流效应 158
12.3.2 远浊流作用 158
12.3.1 垂直沉降作用 158
12.3 大洋沉积作用 158
12.2.3 硅质软泥 158
12.3.4 等深流与等积岩 159
12.3.5 雾浊层效应 159
12.3.6 深海暴流 160
12.4 钙质软泥 162
12.4.1 钙质软泥基本特征 162
12.4.2 影响钙质软泥沉积因素 164
12.5 大洋粘土 165
12.6 硅质软泥 166
第十三章 陨击事件与生物灭绝 168
13.1 事件及其分类 168
13.2 陨击事件的DSDP证据 169
13.3 损击事件及其阶段划分 170
13.4 陨击事件与生物灭绝 171
13.5 陨击坑及其物质组分 172
13.5.1 陨击坑的结构 172
13.5.2 陨击坑的物质组成 172
13.5.3 储聚石油、天然气的陨击坑 173
13.6 界面粘土层 173
13.7 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可能性 173
第十四章 海洋缺氧环境 175
14.1 氧在水体中的循环 175
14.1.1 水体中氧的供应 175
14.1.2 水体中氧的消耗 175
14.2 缺氧水环境的概念 175
14.3.1 坦葛尼喀湖和基伍湖 176
14.3 大型缺氧湖盆 176
14.3.2 黑海水体缺氧环境 177
14.3.3 湖盆缺氧环境形成的原因 178
14.4 缺氧的开阔海盆 179
14.4.1印度洋的缺氧海域 179
14.4.2 大西洋的缺氧海域 180
14.4.3 秘鲁-智利岸外的缺氧环境 180
14.4.4 华盛顿、俄勒岗和加里福尼亚岸外的少氧环境 180
14.5.2 缺氧环境的标志 182
14.5 缺氧环境的剖面与标志 182
14.5.1 缺氧环境剖面 182
14.6 上升流与缺氧环境 183
14.6.1上升流的概念和类型 183
14.6.2 上升流的性质 183
第十五章 海洋灾害与污染及其防治 185
15.1 海洋灾害及其防御 185
15.1.1 风暴潮 185
15.1.3 灾害性海浪 186
15.1.2 海啸 186
15.1.4 海面上升,海水入侵 187
15.1.5 赤潮 188
15.1.6 海冰 188
15.1.7 海底灾害性地质因素 189
15.2 海洋污染与防治 192
15.2.1 海洋环境容量与自净能力 192
15.2.2 石油污染 192
15.2.3 重金属污染 193
15.2.4 有机物污染 194
15.2.5 放射性污染 194
第十六章 海洋矿产资源 195
16.1 多金属结核 195
16.1.1 多金属结核的基本特征 196
16.1.2 多金属结核的分类与成因 198
16.1.3 多金属结核的生长历史与生长速率 200
16.2.1 铁锰结壳的特征 201
16.2 铁锰结壳 201
16.1.4 多金属结核的资源量 201
16.2.2 铁锰结壳的生长历史与生长速率 203
16.2.3 铁锰结壳的资源量 204
16.3 海底热液矿床 205
16.3.1 海底热液矿床的成因类型 205
16.3.2 海底热液的循环系统 207
16.4 海洋砂矿 209
16.4.1 滨海砂矿 209
16.4.2 浅海砂矿 211
16.4.3 海洋砂矿成矿控制因素 213
16.5 近海油气资源与海底煤矿 213
16.5.1 海洋石油与天然气 213
16.5.2 海底煤矿 214
16.6 滨海地下卤水 214
16.6.1 滨海相地下卤水的化学特征 214
16.6.2 滨海相地下卤水的成因 215
主要参考文献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