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前言 1
序言 1
第一章 结论 1
1.1 经济分析史 1
1.2 科学哲学的若干概念 2
1.3 本书研究方法 11
第一篇 背景:1870年前的政治经济学 15
第二章 亚当·斯密 17
2.1 政治经济学是斯密主义者的创作 17
2.2 斯密的体系 18
2.3 增长论 20
2.4 价值和分配 24
2.5 经阶政策 30
2.6 斯密的遗产 31
第三章 李嘉图的价值论与分配论 33
3.1 引言 33
8.2 谷物模式 35
3.3 劳动价值论 38
3.4 工资基金与机器 41
3.5 结论 42
4.1 法国学派 45
第四章 替换李嘉回经济学的各种学说 45
4.2 英国人对劳动价值论的批判 48
4.3 工资与利润 53
4.4 几位德国人的贡献 54
4.5 约翰·穆勒 55
4.6 结论:1870年的政治经济学 57
第五章 货币与商业危机 60
5.1 背景 60
5.2 金块争论 62
5.3 关于银行业的争论 65
5.4 萨伊定律 67
5.5 商业危机 71
第六章 国际贸易与经济政策 75
6.1 贸易理论 75
6.2 英帝国 81
6.3 经济政策 86
第二篇 新体系:1870—1890 91
第七章 杰文斯 93
7.1 引言 93
7.2 杰文斯的体系 94
7.3 经济理论:效用和个人利益的机制 95
7.5 社会改革 101
7.6 杰文斯和英国古典经济学 103
第八章 瓦尔拉斯 105
8.1 瓦尔拉斯的体系 105
8.2 纯粹经济学 107
8.3 社会改革和国家的作用 112
24.2 阿罗和社会选择理论 114
8.4 评价 114
第九章 门格尔和奥地利学派 117
9.1 引言 117
9.2 价值理论 118
9.3 门格尔的体系 121
9.4 方法 124
9.5 奥地利学派 125
第十章 马歇尔 129
10.1 引言 129
10.2 价值论和分配论 131
10.3 经济发展 136
10.4 自由企业和国家 137
10.6 结论 143
第十一章 克拉克 144
11.1 引言 144
11.2 《财富的哲学》 145
11.3 《财富的分配》 147
11.4 评价 150
第十二章 马克思 152
12.1 引言 152
12.2 剥削与价值 155
12.3 再生产图表 158
12.4 资本主义的前途 163
12.5 结论 165
第十三章 1870年代:转折点 167
13.1 边际革命? 167
13.2 经济学专业 170
13.3 结论 173
第三篇 新古典时期: 1890—1939 175
第十四章 均衡分析 177
14.1 引言 177
14.2 消费者和需求 178
14.3 经济均衡 184
10.5 马歇尔的方法 189
14.4 生产和分配 198
14.5 资本和利息 204
14.6 结论 215
第十五章 福利经济学 216
15.1 引信 216
15.2 功利主义福利经济学 217
15.3 非功利主义福利经济学 226
15.4 后来的一些发展 228
第十六章 货币和商业循环 230
16.1 引言 230
16.2 1930年前的货币理论 231
18.1 英国历史主义经济学 236
16.3 1910年前的商业循环理论 239
16.4 1910—1930年间的商业循环理论 243
16.5 1930—1936年间的货币和就业理论 254
16.6 结论 266
17.2 贸易纯理论:1870一1914 267
17.1 背景 267
第十七章 国际贸易和殖民地 267
17.3 贸易纯理论:两次大战之间 271
17.4 转帐结构 274
17.5 汇率理论 279
17.6 英帝国和殖民地的发展 282
第十八章 可供选择的学说 286
18.2 德国历史主义经济学 295
18.3 美国制度主义:凡勃仑 300
18.4 美国制度主义:米契尔 308
18.5 美国制度主义:康门斯 312
18.6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18
18.7 结论 323
第十九章 英国的经济学和政策 327
19.1 引信 327
19.2 1914年前的税制改革 330
19.3 1914年前的失业政策 334
19.4 金本位和就业政策,1918—1939 338
19.5 结论 350
第二十章 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围和方法 354
20.1 引言 354
20.2 约翰·内维尔·凯恩斯 355
20.3 奥地利人的方法 358
20.4 罗宾斯 362
20.5 哈钦森 364
第四篇 现代时期:1939—1980 369
第二十一章 1930年代:转折点 371
第二十二章 范围和方法 374
22.1 证伪 374
22.2 维护抽象论证 377
22.3 知识成长理论 380
第二十三章 微观经济理论 383
23.1 背景 383
23.2 一般竞争均衡 389
23.3 进一步的发展 396
23.4 结论 407
第二十四章 福利经济学 408
24.1 新福利经济学,伯格森和萨缪尔森 408
24.3 福利经济学和公共政策 420
24.4 结论 428
第二十五章 增长和资本 429
25.1 增长理论 429
25.2 资本理论 438
25.3 结论 447
26.1 凯恩斯体系的发展 449
第二十六章 货币、就业和通货膨胀 449
26.2 货币和通货膨胀 457
26.3 合理预期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466
26.4 商业循环 470
26.6 结论 474
第二十七章 国际贸易和发展 475
27.1 贸易纯理论 475
27.2 汇率和收支平衡 485
27.3 1960年代中期以前的发展经济学 488
27.4 1960年代中期以来的发展经济学 496
28.1 引言 502
第二十八章 可供抉择的各种学说 502
28.2 制度主义 503
28.3 奥地利经济学 510
28.4 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516
28.5 马克思主义和激进经济学 524
28.6 芝加哥学派 531
第二十九章 1939—198O年英国的经济学和政策 535
29.1 引言 535
29.2 采纳凯恩斯主义政策 535
29.3 凯恩斯主义政策的衰落 541
29.4 贬值、欧洲共同体和增长 546
29.5 结论 548
第三十章 当代经济学 551
30.1 经济学及其过去 551
30.2 当代经济学状况 552
30.3 结论 559
注释 561
参考文献说明 614
参考文献缩写表 624
人名索引 681
事项索引 695
参考文献 696
7.4 统计著作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