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纲要》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澳大利亚)霍布斯(B.E.Hobbs)等著;刘和甫译
  • 出 版 社: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2
  • ISBN:15037·2319
  • 页数:346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前言 1

译者的话 1

绪论 1

第一章 力学概论 4

1.1 引言 4

1.2 应力分析 4

1.2.1 应力的分量 一点上的应力 6

1.2.2 应力椭球体 11

1.2.3 岩石中应力状态的实例 15

1.3 变形的分析 16

1.3.1 应变 应变椭球体 19

1.3.2 非均匀变形 28

1.3.3 渐进应变 应变路线 变形路线 29

1.3.4 变形岩石中应变的测定 35

1.3.5 应变分布的实例 37

1.4 岩石受应力作用的反应 38

1.4.2 力学反应分类 39

1.4.1 材料分类 39

1.4.3 岩石的韧性 42

第二章 显微组构 49

2.1 引言 49

2.2 变形岩石的显微构造 50

2.2.1 晶体缺陷 50

2.2.2 显微构造发育的原理 66

2.2.3 遭受变形岩石中发育的显微构造 69

2.3 变形岩石中结晶学优选方位 72

2.3.1 由于滑移和旋转而发育的优选方位 74

2.3.2 再结晶所发育的优选 84

方位 84

第三章 原生构造 88

3.1 引言 88

3.2 作为标志的原生构造 88

3.3 判别新老层序的原生构造 89

3.4 在变形岩石中层理的辨认和性质 93

3.5 不整合 95

3.6 沉积构造与变动构造之比较 96

第四章 褶皱 100

4.1 引言 100

4.2 单个褶皱的描述 100

4.3 褶皱系的描述 103

4.4 剖面上褶皱的描述 105

4.5 褶皱的方位 109

4.6 褶皱的分类 110

4.7 褶皱中的应变分布 112

4.7.1 褶皱形成的经典模式 113

4.7.2 褶皱形成的较真实模式 118

4.8 褶皱的发育 119

第五章 面理 128

5.1 引言 128

5.2 轴面面理:概述 129

5.2.1 引言 129

5.2.2 破劈理 130

5.2.3 折劈理 130

5.2.4 板劈理 132

5.2.6 分异层理 134

5.2.5 片理 134

5.3.1 引言 136

5.3 轴面面理的成因 136

5.3.2 面理方位与应变的关系 137

5.3.3 层状硅酸盐的优选方位 143

5.3.4 优选的空间方位 146

5.3.5 分异作用 146

5.4 置换面理 148

5.4.1 引言 148

5.3.6 总结 148

5.4.2 置换面理的实例 149

5.4.3 置换岩石中个别褶皱的实例 149

5.4.4 置换面理的发育过程 150

5.4.5 置换的识别 155

5.5 其他变质面理 155

第六章 线理 158

6.1 引言 158

6.2.2 褶皱线理 159

6.2.1 擦痕 159

6.2 线理的描述 159

6.2.3 由面理交切而成的线理 160

6.2.4 矿物线理 160

6.2.5 卵石、漂砾和鲕石 162

6.2.6 杆状构造、窗棂构造和香肠构造 162

6.3 线理的成因 164

6.3.1 引言 164

6.3.2 矿物线理 165

6.3.3 鲕石和卵石 165

6.4 线理指示平行于褶皱轴伸长问题 166

6.3.4 杆状构造、窗棂构造和香肠构造 166

第七章 节理和断层 170

7.1 引言 170

7.2 节理 170

7.2.1 节理组和节理系 170

7.2.2 节理面 170

7.2.3 节理与其他构造的关系 171

7.2.4 节理的成因 174

7.3.1 断层术语 177

7.3 断层 177

7.3.2 角砾岩和糜棱岩 178

7.3.3 擦痕面和牵引构造 179

7.3.4 断层位移的测定 181

7.3.5 断层的末端 182

7.3.6 干燥岩石的抗剪阻力 185

7.3.7 含孔隙流体岩石的抗剪阻力 190

7.3.8 张节理的最大深度 193

7.3.9 剪破裂方位与主应力方向的关系 194

7.3.10 根据野外资料确定主应力方位 197

7.3.11 断层历史 198

7.3.12 震源机制解 203

第八章 几何分析 207

8.1 引言 207

8.2 基本概念 207

8.2.1 尺度 207

8.2.2 样式 208

8.2.3 叠加 209

8.2.4 世代 210

8.3 变形地区的褶皱形态和露头型式 211

8.4 简单构造区的分析 214

8.5 复杂构造区的分析 217

8.5.1 资料的收集 217

8.5.2 解释 220

8.5.3 方法的局限性 222

9.1 引言 224

9.2 平缓沉积岩层 224

第九章 构造组合 224

9.3 块断区和裂谷区 226

9.4 平移断层及伴生构造 228

9.5 表层褶皱和冲断层带 231

9.6 构造混杂岩 233

9.7 穹窿和盆地构造 234

9.8 盐丘 238

9.9 具有陡倾轴面的简单褶皱系 240

9.10 板岩带 241

9.11 中浅变质的多期变形带 242

9.12 推覆构造 245

9.13 具缓倾斜片理的地区 250

9.14 糜棱岩带 251

9.15 披盖片麻岩穹窿 256

9.16 片麻岩区 257

第十章 大地构造学 260

10.1 引言 260

10.2 板块构造学 260

10.2.1 中脊 262

10.2.2 海沟 265

10.2.3 转换断层 267

10.2.4 板内应变 269

10.2.5 板块运动的几何学 270

10.2.6 板块构造和造山带 283

10.2.7 板块构造学中更进一步的问题 288

10.3 有关地壳变形的其他解释 289

附录A 294

附录B 303

参考文献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