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回顾 1
一、传染病/楼方岑等 1
二、寄生虫病/汪伟业 43
三、呼吸系病/邓琨等 67
四、心血管病/赵从文等 83
五、消化系病/李石等 104
六、血液病/钱尚华等 115
七、肾脏病/张本立 125
八、内分泌腺病/张家庆 135
九、神经病/周广智等 148
十、精神病/张心曙 166
十一、医学遗传学/蒋左庶 173
十二、临床免疫学/张家庆等 177
十三、结缔组织病/张家庆等 182
十四、代谢病/张家庆等 185
十五、中毒/张家庆等 188
1.流行性感冒 193
(一)病毒病 193
一、传染病 193
内科文选 193
2.麻疹 194
3.风疹 196
4.病毒性肝炎 197
5.肠道病毒感染 217
6.轮状病毒肠炎 218
7.乙型脑炎 220
8.流行性出血热 220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30
9.狂犬病 230
(二)细菌病 230
2.白喉 232
3.伤寒及其他沙门氏菌感染 233
4.细菌性痢疾 236
5.弯曲菌肠炎 241
6.肉毒中毒 242
7.感染性腹泻 243
8.布鲁氏菌病 244
9.炭疽 245
10.破伤风 246
11.败血症 246
12.感染性休克 247
13.钩端螺旋体病 249
14.抗生素 251
(一)原虫病 252
1.疟疾 252
二.寄生虫病 252
2.阿米巴病 254
3.黑热病 256
(二)蠕虫病 256
1.血吸虫病 256
2.肺吸虫病 264
3.包虫病 265
(三)其他:松毛虫病 266
三、呼吸系病 267
(一)结核病 267
(二)肺部肿瘤 274
(三)慢性阻塞性肺疾患 281
(四)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287
(五)肺部细菌和真菌感染 292
(六)尘肺 296
(七)其他 300
(八)肺功能测定 304
四、心血管疾病 309
(一)冠心病 309
(一)心瓣膜病 316
(三)高血压 318
(四)先天性心脏病 322
(五)心肌病 323
(六)心内膜炎 329
(七)心功能不全 329
(八)心律失常 333
(七)肝病检查 335
(九)诊断技术 336
(十)其他 346
(一)食管病 352
五、消化系病 352
(二)胃、十二指肠病 355
(三)小肠病 364
(四)结肠病 368
(五)腹膜病 371
(六)肝脏疾病 372
(八)胰腺疾病 390
(九)胆道疾病 392
(一)红细胞病 396
六、血液病 396
(一)白细胞病 404
(三)其他造血系统肿瘤 407
(四)造血干细胞实验研究 414
(五)血型分型 416
七、肾脏病 417
(一)流行病学调查及人群防治 417
(二)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418
(三)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421
(四)肾小管疾病 422
(五)遗传性肾脏病 423
(六)实验室研究 423
(七)急性肾功能衰竭 426
(八)慢性肾功能衰竭 427
八、内分泌腺病 429
(一)垂体病 429
(二)甲状腺病 430
(三)胰岛病 435
(四)肾上腺病 440
(五)性腺疾病 444
(六)其他 446
九、神经系统病 448
(一)脑血管病 448
(二)癫痫 457
(三)感染性疾病 458
(四)肿瘤 461
(五)脱鞘与变性 463
(六)症状、体征、综合征 468
(七)检查技术 469
十、精神病 473
十一、医学遗传学 476
十二、临床免疫学 479
十三、结缔组织病 483
十四、代谢病 486
十五、物理因子所致疾病 489
十六、中毒 490
加强对心血管病的预防/陶寿淇 495
专家论坛 495
关于革兰氏阴性需氧杆菌肺炎的回顾与前瞻/孙桐年 497
临床消化病学在消化生理学的基础上前进/陈国桢 500
单克隆抗体在白血病和淋巴瘤中的应用/潘瑞彭 502
大力开创内分泌学研究新局面,更好地为四化服务/钟学礼 503
医界人物 507
肾脏病学专家王叔咸教授 507
血液病学专家邓家栋教授 509
内分泌学专家邝安堃教授 511
内分泌学专家朱宪彝教授 513
消化病学专家林兆耆教授 515
热带医学专家钟惠澜教授 516
传染病学专家钱惪教授 519
肺科专家钱慕韩教授 521
大事纪要 523
学术活动 525
出版动态 541
克山病防治工作标准(试行) 553
一、有关疾病的诊断标准 553
附录 553
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和分级标准(试行草案) 557
尘肺X线诊断标准修改方案 558
慢性胃炎的分类、纤维胃镜诊断标准及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诊断标准(试行方案) 560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 561
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的意见 563
二、本卷年鉴采用的期刊 564
三、国际单位制与医学计量的国际制单位 566
索引 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