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
第一辑 良知的弹性 3
在一个喜剧时代,最下流的行为,一定是以最高贵的名义出现的,最黑暗的灵魂,一定是以最光明的面目展示的。——《有时候光明就是黑暗》巨人何以成为巨人 3
良知的弹性 10
人身支配权 21
牺牲人民的“革命逻辑” 25
什么是写作 33
知识分子的覆没 40
重温英雄梦 69
中国知识分子:启蒙的破产 74
鲁迅比我们多出什么 78
知识分子的奴隶体验 82
记忆罪恶 92
卢梭与贵妇人 97
暴力是弱者的武器 117
深入生活与生活深入 120
耻辱是我们的精神资源 125
消灭真实 147
不悯前人悯今人 150
第二辑 咀嚼耻辱 157
我们渴望着有民主,同时打算着一有民主我们就去参与。我们渴望着有面包,同时打算着一有面包我们就去劳作。我们渴望着有自由,同时打算着一有自由我们就去战斗。——《耻辱的心灵》个性主义与人性尊严 157
耻辱与耻辱意识 160
疯狂与自虐 165
提问小学教育 169
中国学人的宿命:从注释家到翻译家 172
精神的不可翻译性 176
关于灵魂的学说 179
催眠的谎言 182
荒诞的嘲讽 185
独行者语录 188
咀嚼耻辱 191
第三辑 末世的温馨 239
一条拖着长尾巴的蛆虫大摇大摆地走向局长的办公室,面对那份豪华和庄严,它一点不畏惧,一点也不自惭形秽,它甚至想理直气壮地向那些衣冠楚楚者质问:你们究竟有什么东西比我更干净、比我更高贵?——《大作家刘震云》冷硬与荒寒:当代中国文学的根本特征 239
天才的厄运 245
燃烧的诗魂 252
胡风的亮色 257
孤独的巴金 259
从特立独行到三献书稿 266
汪曾祺:末世的温馨 268
不知道最痛的是哪块肉 292
大作家刘震云 295
《一九八六年》——对暴力的重现 304
吕荧:中国的叶甫图申科 312
朱学勤:觉醒的一代的道德宣言 314
智量:艰难的反思 316
林贤治谢泳余杰:思想随笔新三家 321
张炜:需要第四次腾跳 325
孟繁华:文学批评的宿命 332
乔典运:忏悔的另一重含义 336
灵地独语 339
第四辑 流浪的奴隶 351
夜深了。九曲桥上的流浪者越聚越多。他们三五成群地先后倒地就寝,有的垫着草席,有的压张报纸,有的是什么都没有,往地上一瘫倒就行了。从这头望到那头,九曲桥上黑压压一片,犹如土匪洗劫后街巷里血尸横陈的壮观景象。——《海南流浪者》城里的姨妈 351
海南流浪者 377
流浪者手记 409
性爱和情爱 440
篾匠爷爷 461
写作的限度(跋) 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