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导论 1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1
第一节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1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8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2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和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18
第二章 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形态的更替 22
第一节 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22
第二节 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形态的更替 29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标准 34
第三章 商品经济一般规定及其运动规律 37
第一节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37
第二节 劳动创造商品价值 40
第三节 价值形式和货币 48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一般特性 60
第五节 商品经济的历史进步作用 64
第二篇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73
第四章 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73
第一节 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条件 73
第二节 资本主义生产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77
第三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80
第四节 作为剩余价值理论补充的工资理论 86
第五章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积累机制 95
第一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 95
第二节 资本主义积累机制 99
第三节 单个资本的循环与周转 103
第四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 108
第五节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13
第六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118
第一节 产业资本和平均利润 118
第二节 资本的其它形式和剩余价值的进一步分割 124
第一节 垄断资本的形成和形式 136
第七章 一般垄断资本主义 136
第二节 当代私人垄断及其组织形式 139
第三节 当代金融资本 146
第四节 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152
第八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57
第一节 一般垄断发展到国家垄断 157
第二节 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基本形式 159
第三节 国家垄断资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 161
第四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经济管理和调节机制 168
第五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和局限性 176
第九章 国际垄断资本主义 179
第一节 国际垄断的产生和发展 179
第二节 产业资本国际化 185
第三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际垄断同盟 189
第四节 国际垄断的实质和矛盾 194
第一节 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趋势 198
第十章 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198
第二节 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 203
第三节 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性和无产阶级社会革命 209
第三篇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213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13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213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18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228
第十二章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结构 232
第一节 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232
第二节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237
第三节 公有制经济的多种经营方式 241
第四节 适当发展私有制经济 244
第五节 经济联合体和股份制经济 247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表现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251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 251
第二节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与价值规律 261
第三节 建立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计划体制 264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及其实现 269
第一节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社会主义生产实质的体现 269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生产目的 273
第三节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实现手段 277
第四节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281
第十五章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 285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 285
第二节 坚持和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288
第三节 社会主义工资和联产计酬 292
第四节 正确贯彻个人收入分配政策 297
第十六章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303
第一节 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经济机制 303
第四篇 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 303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模式 306
第三节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311
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企业运行机制 319
第一节 企业的运行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319
第二节 企业运行机制 324
第三节 企业运行目标与行为规范 331
第四节 企业行为类型与企业行为调整 334
第十八章 社会主义商品流通和社会主义市场 34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商品流通 341
第二节 社会主义货币流通和信贷 350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和经济运行 356
第十九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和国民收入的分配 362
第一节 领导和组织国民经济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职能 362
第二节 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 367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 374
第四节 社会主义财政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作用 378
第一节 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 382
第二十章 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有机结合 382
第二节 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客观必然性 386
第三节 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式 393
第二十一章 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协调 400
第一节 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关系 400
第二节 宏观失衡的微观根源 403
第四节 宏观调控效应的分析与评价 409
第五篇 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413
第二十二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413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413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二元结构与发展目标 417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原则和步骤 422
第二十三章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比例和效益 435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问题 43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关系 437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经济效益 443
第四节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比例和效益之间的关系 447
第二十四章 科学技术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 452
第一节 新科学技术革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452
第二节 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 458
第三节 把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地位 463
第二十五章 社会主义消费与经济发展 466
第一节 社会主义消费的特征和地位 466
第二节 消费行为与消费结构的合理化 473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调控手段体系 477
第三节 适度消费与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 480
第四节 消费模式和消费政策 486
第二十六章 对外开放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493
第一节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 493
第二节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加国际竞争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