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14 社会学大纲》PDF下载

  • 购买积分:2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民国丛书》编辑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
  • 页数:854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篇 唯物辩证法 1

第一章 当作人类认识史的综合看的唯物辩证法 1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的前史 1

一 原始时代的人类的认识 1

本书的根本论纲之提起 1

原始的思惟 3

原始的宗教的世界观 5

二 古代自然哲学中的辩证法 7

古代哲学发生的历史根据 7

塔列斯与赫拉克里图的自然哲学中的辩证法 10

德莫克里特的唯物论 12

三 古代观念论哲学中的辩证法 14

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哲学中的论理学 14

亚里士多德的论理学 18

四 中世纪哲学中积极的成分 20

中世纪阿拉伯哲学中的唯物论 20

唯名论与二重真理论的积极的意义 23

五 近代初期的唯物论 26

近代初期唯物论的历史根据 26

十六 七世纪英国的唯物论 28

十七世纪大陆各国的哲学 30

十八世纪法国唯物论 34

六 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辩证法 38

德国古典哲学的历史根据 38

康德哲学中的辩证法 40

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法 42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的生成及发展 46

一 唯物辩证法的历史根据 46

十九世纪前半期资本主义经济上的矛盾 46

十九世纪前半期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上的矛盾 48

十九世纪前半期意识形态上的矛盾 50

二 费尔巴哈唯物论与黑格尔辩证法之批判的摄取 53

黑格尔学派的崩溃与费尔巴哈唯物论的出现 53

创始者们思想的演进与社会的实践 57

费尔巴哈唯物论的克服 60

黑格尔辩证法之批判的摄取 64

三 唯物辩证法的生成 67

唯物辩证法的历史观 67

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 71

当作实践的唯物论看的唯物辩证法 73

四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 75

理论斗争中哲学的锻炼 75

伊里奇的阶段 78

伊里奇的唯物辩证法 80

哲学的现阶段 82

人类知识史的综合 85

第二章 当作哲学的科学看的唯物辩证法 87

第一节 辩证唯物论的一般特征 87

一 哲学的根本问题之解决 87

哲学上根本问题 87

唯物论的根本论纲 89

观念论的根本论纲 91

折衷论或二元论 93

哲学的阶级性 93

二 观念论的克服与辩证唯物论 95

观念论之社会的根源 95

观念论之认识论的根源 98

观念论与宗教的关系 100

观念论之扬弃与现代唯物论 102

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的差异 105

三 物质的概念 106

物质 106

运动 111

时间与空间 114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的对象 116

一 当作世界观与方法的统一看的唯物辩证法 116

当作世界观看的唯物辩证法 116

当作方法看的唯物辩证法 120

二 辩证法、认识论与论理学的同一性 125

三者的同一性问题之提起 125

创始者们对于这问题的解决 128

伊里奇对于这一问题的展开 130

这一问题的概括 134

第三节 世界的发展与世界认识史的概念 137

一 世界的统一及其发展 137

物质的构造的领域之研究 137

物质世界的统一 139

太阳系生成的原理 143

地球生成的原理 144

生命生成的原理 147

二 世界认识史的概观 150

世界认识的发展 150

世界认识史之直观的阶段 153

世界认识史之形而上学的阶段 154

世界认识史之辩证法的阶段 159

第三章 唯物辩证法的诸法则 163

第一节 对立统一的法则 163

一 对立物的统一及斗争 163

形而上学的发展观与辩证法的发展观 163

当作自己运动的源泉看的对立物的统一及斗争 166

对立物的同一或互相渗透 170

矛盾与敌对 172

二 当作辩证法的核心看的对立统一的法则 175

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辩证法的根本则法 175

对立统一法则应用的范例 177

第二节 由量到质及由质到量的转变的法则 179

一 质、量、质量 180

质 180

质的相对性与事物的一般联系 182

质与属性 185

量 189

质量 191

二 由量到质及由质到量的转变 193

由量到质的转变 193

由质到量的推移 196

三 飞跃论 198

飞跃的辩证法 198

关于飞跃论的各种曲解 201

第三节 否定之否定的法则 204

一 否定之否定的法则的意义 204

这个法则的意义 204

实例 205

二 否定与否定之否定 211

否定之本质 211

否定之否定的本质 213

三 关于这个法则的曲解 217

黑格尔的三段法 217

机械论者与形式论者的曲解 219

第四节 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 220

一 本质与现象 220

从现象到质本的认识之推进 220

哲学史上关于本质与现象的范畴的理解之演进 222

现象与本质的辩证法 225

本质与假象的关系 228

二 根据与条件 232

根据与条件的辩证法 232

关于根据与条件的范畴的曲解 236

三 内容与形式 240

内容与形式的辩证法 240

分离内容与形式的形式主义与机械论 241

第五节 必然性与偶然性、现实性与可能性、法则与因果性 248

一 必然性与偶然性 248

哲学史上关于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理解之演进 248

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法 251

现代机械论与少数派观念论关于必然与偶然的问题之曲解 256

二 法则与因果性 260

法则 260

法则与因果性 266

目的的概念之科学的说明 271

三 可能性与现实性 273

可能性与现实性的两个概念的意义 274

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的三个契机 对象、条件与运动 277

第四章 当作认识论和论理学看的唯物辩证法 283

第一节 认识过程考察的根据、意识的生成 283

一 当作反映论看的认识论 283

认识过程展开的论纲 283

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统一之基础 286

二 意识与人类肉体的关系 288

精神活动与神经系统的关系 288

精神活动与脑髓及分泌腺 291

三 动物的意识的生成过程 293

下等动物的反作用 293

高等动物的意识、无条件的反射运动与条件的反射运动 296

四 人类的意识的生成过程 299

条件的反射运动与人类的精神活动 299

人类意识高出于动物意识的特征 301

意识的生成之概括 303

第二节 感觉 305

一 当作认识的源泉看的感觉 305

感觉的形成 305

感觉的发展与实践 308

当作认识的出发点看的感觉 310

关于反映论的曲解之批判 314

二 感觉与思惟 317

感觉与思惟的关系 317

由感觉到思惟的推移及其与实践的关系 320

关于感性与思惟的关系的问题的许多异论 323

第三节 概念 326

一 表象 327

表象的意义 327

表象之形成与实践 328

二 概念 331

概念的意义 331

概念的构成过程 335

概念之发展与实践 337

第四节 判断与推理、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 342

一 判断 342

黑格尔判断论的评价 342

恩格斯的判断论 345

判断论的概要 348

二 推理 351

推理形式的检讨 351

推理论的概要 354

三 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 358

分析与综合的统一 358

归纳与演绎的统一 360

认识之圆运动的发展 364

第五节 形式论理学的批判 367

一 形式论理学的总批判 367

形式论理学的思惟原理 367

形式论理学的总批判 371

二 关于形式论理学的批判的问题 375

辩证法论理学扬弃形式论理学的解释 375

形式论理学只是抽象的思惟的论理学 379

普列哈诺夫调停两种论理学的错误 381

分离理论与实践而调停两种论理学的错误 382

形式论理学所能适用的范围 384

第二篇 当作科学看的历史唯物论 387

第一章 历史唯物论序说 387

第一节 历史唯物论的对象 387

一 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的关系 387

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的关联 387

关于分离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的见解之批判 390

社会的存在与社会的意识之关系 393

二 社会的基础 394

生产力 394

生产关系 395

生产方法与生产关系 396

社会的经济构造 397

三 社会的上层建筑 398

政治的法律的上层建筑 398

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 400

上层建筑对于基础的作用 402

四 社会的发展法则 405

社会的构成形态及其发展 405

社会发展的意义 407

特定社会内部发展法则的特殊性 408

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转变法则的特殊性 409

历史唯物论的对象之规定 410

第二节 当作历史观与方法、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看的历史唯物论 411

一 历史唯物论是社会发展理论与社会认识方法之统一 411

机械论者主张历史唯物论是社会及其发展法则一般的学说 411

形式论者主张历史唯物论是社会的方法论 413

上述两种见解的异同 415

科学的理论与科学的方法之统一 416

二 历史唯物论是社会的理论与社会的实践之统一 420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420

由历史的必然到历史的自由 421

当作理论、方法、及实践指导看的历史唯物论 425

第二章 布尔乔亚社会学及历史哲学之批判 427

第一节 布尔乔亚社会学之批判 427

一 布尔乔亚社会学之先驱 427

社会契约说的社会观 427

地理学的唯物论的社会观 431

旧派机械唯物论的社会观 434

空想主义的社会观 437

二 布尔乔亚社会学及其变迁的趋势 441

实证主义社会学 441

生物学主义的社会学 443

心理学的社会学与形式社会学 447

知识社会学与文化社会学 451

布尔乔亚社会学的总批判 455

第二节 布尔乔亚历史哲学的批判 458

一 康德与黑格尔的历史哲学 458

康德的历史哲学 458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 461

新康德主义的历史哲学 465

新黑格尔主义的历史哲学 469

第三篇 社会的经济构造 473

第一章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473

第一节 劳动过程 自然与社会 473

一 劳动 473

劳动是人类与自然间的物质代谢过程 473

劳动过程是社会与自然之对立的统一 474

二 劳动过程的三个要素 475

有意义的劳动 475

劳动手段 476

劳动对象 477

三 劳动过程之社会性 478

纯抽象的劳动过程 479

劳动过程之自然的方面与社会的方面 479

劳动过程的社会方面之积极性 481

四 社会发展法则必须在社会内部去探求 483

社会与自然之差异 483

自然环境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 484

社会发展的原因存在于社会之中 486

五 各派社会学说对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之谬论及其批判 487

旧派社会学的谬见及其批判 487

新派社会学说的见解及其批判 489

第二节 生产力 491

一 当作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看的生产力 491

生产 492

单纯的再生产 493

扩大的再生产 494

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生产力 495

生产力不能离开生产关系去考察 497

二 生产力的社会性 498

生产力与生产诸力的意义 498

生产的生产力的两个方面 499

劳动手段的社会性 500

劳动对象的社会性 502

劳动力的社会性 504

劳动力与生产手段之关系 506

三 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技术与科学的作用 508

技术对于生产力的发达的作用 508

技术是历史的范畴 510

科学对于生产力发展上的作用 512

科学与技术之关系 513

科学与技术的成果对于社会的关系 514

第三节 生产诸关系 515

一 生产诸关系之形成 515

生产关系 515

分配关系 518

消费关系 519

交换关系 520

生产诸关系与生产关系 522

二 生产诸关系的物质性与社会性 524

生产诸关系的物质性 524

生产诸关系的社会性 527

三 生产关系与生产方法 531

生产力与生产方法 531

生产方法是生产诸关系的基础 533

生产关系之历史的形态 534

生产关系与阶级关系 536

第四节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537

一 生产力是生产关系运动的内容 537

当作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看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537

生产力是生产关系的内容 540

生产关系适应于生产力的发展 542

二 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形式 543

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543

生产关系也障碍生产力的发展 545

特定生产关系的能动性与特定生产方法的内容 547

三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与经济构造的变革 549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549

现代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冲突 551

关于经济构造变革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552

第二章 经济构造之历史的形态 555

第一节 现代社会以前的各种社会的经济构造 555

一 先阶级社会的经济构造 555

研究经济构造的历史形态的重要性 555

先氏族社会的经济构造 557

氏族社会的经济构造 561

原始社会之崩坏 566

二 奴隶制社会的经济构造 569

阶级社会之共通的特性 569

奴隶制的经济构造之发生及发展 571

奴隶制的经济构造之崩溃 572

三 封建社会的经济构造 574

封建的生产关系之根本特征 574

封建的手工业、商业与商业资本 578

农奴制与封建制的同一 581

变相的封建的生产方法——「亚细亚的生产方法」 584

封建的经济构造之崩溃 586

第二节 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 589

一 资本主义的成立及发展的过程 589

工场手工业时期 589

机械的大工业 592

机械之资本主义的使用与劳动者阶级 593

当作生产关系看的资本,占居支配地位 594

二 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倾向 597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597

普罗列达里亚与布尔乔亚的对立 599

工场的有计划组织与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600

都市与农村的对立 602

恐慌的必然性 603

三 帝国主义 605

生产的积极与独占 606

银行的新作用与金融资本 608

资本之输出 609

国际的独占与世界分割 610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冲突的尖锐化 611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经济体系 614

一 过渡期经济的特征 614

过渡期经济的一般特征 614

过渡期经济的根本法则 618

资本主义经济的范畴不适用于过渡期经济 623

过渡期的扩大再生产的意义 626

二 过渡期经济的发展 629

战时共产主义 629

新经济政策时代——复兴期 630

第一五年计划 改造期 632

三 苏联经济的现阶段 634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建设之完成 634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前提条件 636

第二五年计划的任务 638

社会主义经济的将来 639

第四篇 社会的政治建筑 641

第一章 阶级 641

第一节 科学的阶级观 641

一 阶级的概念 641

当作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的表现看的阶级对立 641

阶级的定义 643

关于阶级的错误观点之辩正 649

二 阶级的发生及其发展 653

阶级的发生 653

奴隶制社会的阶级 656

封建社会的阶级 657

第二节 现代社会的各阶级 659

一 现代社会的主要阶级及其历史的发展 659

两个主要阶级的发生 659

两个主要阶级的发展 661

二 现代社会中的过渡阶级 663

大地主 663

小所有者阶级,农民的分化 665

知识分子及其他社会集团 668

过渡期社会的诸阶级 672

三 现代社会中的阶级拮颃 675

经济斗争 675

政治斗争 676

理论斗争 678

第二章 国家 681

第一节 国家的理论 681

一 科学的国家观 681

当作社会发展产物看的国家 681

当作社会上层建筑看的国家 685

当作阶级统治机关看的国家 688

当作公权力的组织看的国家 691

二 超越的国家观的批判 694

布尔亚乔的超越的国家观之批判 695

关于科学的国家观的曲解之批判 700

第二节 国家之起源及其发展 704

一 国家之起源 704

无国家社会的氏族组织 705

氏族组织之崩溃与国家之发生 707

国家发生的几个实例 710

二 奴隶制社会的国家与封建国家 713

奴隶所有者的国家 713

封建国家 717

第三节 近代国家 723

一 由绝对主义国家到近代国家的转变过程 723

近代国家之先驱——绝对主义国家 723

绝对主义国家之历史的使命 726

发展了的布尔乔亚的利益与绝对主义国家之矛盾 729

二 近代国家构成的原理 731

布尔乔亚革命 731

布尔乔亚的民主主义 735

三 近代国家机关的构造 738

近代国家的国家机关与政府形态 739

议会制与普通选举 742

四 布尔乔亚国家的法西斯化 746

布尔乔亚国家与法西斯主义 746

法西斯主义形态的两个方面 750

从民主主义到法西斯主义独裁 753

第四节 过渡期的国家 758

一 过渡期国家的本质——普罗列达里亚专政 758

过渡期国家的特征 758

苏维埃政权的民主性 760

社会主义建设期的苏维埃政权 762

二 普罗列达里亚专政的任务 764

镇压布尔乔亚的反抗 764

领导农民大众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 766

消灭榨取与阶级差别以建设社会主义 769

三 过渡期国家制度的特征 772

苏联宪法的特征 772

过渡期国家机构的特征 775

四 国家死灭的过程 777

过渡期国家死灭的前提条件 777

国家死灭过程的两个阶段 779

第五篇 社会的意识形态 781

第一章 意识形态的一般概念 781

第一节 当作上部构造看的意识形态 781

一 意识形态的形成 781

个人意识与社会意识 781

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 783

二 社会意识与社会的存在 785

社会的存在离社会意识而独立 785

社会意识依存于社会的存在 789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792

社会意识对于社会的存在之作用 793

第二节 意识形态的一般特性 796

一 意识形态的相对的独立性 796

意识形态的相对的独立性 796

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的歪曲性 798

二 意识形态的阶级性 800

意识形态的阶级性是阶级社会的反映 800

意识形态的斗争性 801

第二章 意识形态的发展 805

第一节 先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 805

一 原始社会的意识形态 805

言语的发生 805

原始的思惟 808

宗教的起源及其形态 810

原始社会的艺术 815

二 奴隶制社会的意识形态 817

古代宗教的特征及基督教的起源 817

古代的哲学思潮及科学的发达 821

古代的艺术和文学 824

三 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 825

封建时代的哲学、科学与基督教 825

封建时代的文学和艺术 828

第二节 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 830

一 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一般特征 830

布尔乔亚的个人主义 830

布尔乔亚意识形态的拜物教 834

二 资本主义社会的诸意识形态 835

布尔乔亚的科学 835

布尔乔亚的法律和道德 837

布尔乔亚的艺术和文学 839

近代哲学思潮的发展 841

宗教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844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 846

一 文化革命 847

文化革命的意义 847

文化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 848

二 新文化的创造与反宗教运动 850

新文化的基本特征 851

社会主义建设与宗教的斗争 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