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蒋孔阳 1
绪言 1
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古诗哲理的时代性 6
甘瓜抱苦蒂 美枣生荆棘--古诗哲理性的演变 11
独柯不成树 独树不成林--抒情诗句的哲理化 15
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古诗哲理的多棱性 19
疾风知劲草 板荡识诚臣--哲理的顺逆与正反 25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古诗蜕变与哲理化 29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空灵与哲理 34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理性的复归 39
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古诗哲理的引申 43
新松恨不高千尺 恶竹应须斩万竿--情理合一之哲理 47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不同角度和层次发出来的哲理 51
大海从鱼跃 长空任鸟飞--古诗哲理的推陈出新 55
时人莫小池中水 浅处无妨有卧龙--偶然性事物和必然性哲理 60
芳林新叶催陈叶 流水前波让后波--事理托物理,物理生哲理 64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古诗哲理倾向性的转化 68
城中桃李须臾尽 争似垂杨无限时--物理借助于心理,心理推导出事理 73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字词对于哲理的生发作用 78
试玉要烧三日满 辨材须待七年期--喻体陌生和哲理消失 82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取喻重心的转移和哲理性的变化 86
溪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风气的转化和古诗的哲理化 90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古诗哲理化与意象结构的重新组合 93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古诗哲理化与哲理化“古”诗 97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一种物理引出正反两种哲理 102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哲理的引申和态度的转变 105
近水楼台先得月 向阳花木易为春--物理的相对性与事理的相对性 109
不畏浮去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意象的借用和哲理的扩展 113
看似寻常最奇崛 成如容易却艰辛--从说理到说理的古诗哲理 117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以艺术之理喻科学之理 121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形象由实而虚与哲理性的延伸 125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从看山体验悟出人生哲理 129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借山行经验喻人生经历 134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假设性的物理和确定性的哲理 138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古诗哲理的蜕变与更新 142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借物明道与借物明理 146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断章取义与古诗哲理 150
尽日寻春不见春 芒鞋蹈遍陇头云--从顿悟到飞跃 154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物理和心理的胶合 158
远志出山成小草 神鱼失水困沙虫--“物势”拟“人势”的哲理性 162
新竹高于旧竹枝 全凭老干为扶持--意象的简单化与哲理的多样化 167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词义的转化与哲理的变化 172
后记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