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 1
运用中医理法治疗西医诊断的疾病&泰伯未 1
医话痴谈——论对症下药与详辨以求&方鸣谦 4
逍遥散临床适应证二十五种&张志纯 7
基于仲景著作的研究,试谈辨证施治&胡希恕 10
温病特点、范围及其临床鉴别&董建华 13
吐法应用浅议&宋孝志 19
论湿热病的治疗&赵绍琴 21
墨癊医庐诊余拾零&李介鸣 22
脾胃学说的临床运用&焦树德 25
对胆计返流性胃炎的认识及43例临床治疗观察&殷凤礼等 31
冠心病气虚证临床微观辨证初探&廖家桢等 33
轻身饮Ⅱ号治疗单纯性肥胖病46例临床疗效观察&康廷培 39
白细胞减少症证治&李英麟 41
北五加片治疗心衰、房颤临床观察&于维杰等 42
郭士魁治疗冠心病经验简介&郭维琴等 44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病窦综合征30例临床观察&赵忠印等 45
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及实验研究&陈俊杰等 47
胸痹的舌象与辨证&曹继平等 52
血宁糖浆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近期疗效观察&孙颍立等 53
健脾生血丸治疗缺铁性贫血107例临床观察&陈信义等 54
风温肺热的临床研究&杜怀棠等 56
董建华教授热病大病域专家诊疗系统&杜怀棠等 61
中药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哮喘的体会&张冰清 66
胡希恕老中医应用大柴胡汤验案&冯世伦 68
中医药治疗湿热痢216例临床观察&周平安等 70
哮喘论治浅述&武维平 72
董建华老中医运用宣畅气机法则治疗温热病经验&陈光新 75
温病诊断指标及证治方药规律的研究——古今温病医案10009例次统计分析&姜良铸等 79
试论《伤寒论》调整气机求“和”“通”的治疗思想&田金洲 85
慢性肾功能不全中医辨证机理初探&商宪敏 88
肾病综征者82例临床疗效总结&王秀琴等 96
输血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一例临床道报&田秀英 83
肾病综合征蛋白尿治疗八法&何厚夫 101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亢”80例疗效观察&姜浩 91
腑病从经治&高齐民 93
关于“甲亢”治疗中含碘中药的使用问题&袁永端 94
痹证的理论和治疗的研究&杜杏芝 98
病毒性肝炎治疗体会&王世成 103
肝炎三号冲剂治疗慢性肝炎53例疗效观察&常玉英等 106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证治探讨&田德录 107
辨证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体会——附69例资料分析&王淑兰 111
论脾瘅及临床研究——附74例资料分析&江杨清等 114
妇女单纯性肥胖病的中医治疗&王玉芬 119
我对应用古方、成方加减的一点看法&朱建华 121
从水血相关理论谈肝性腹水的病机及治法&杨晋翔 122
辨证论治加复方活血注射液治疗中风急症的临床研究&王永炎等 114
中药为主治疗脑干挫裂伤一例报告&李秀琴等 126
通腑化痰法在中风急症中的应用&邓振明等 127
顽固性偏头痛辨治初探&李恒敏 129
单玉堂老中医对眩晕证的论述及治疗经验&刘元 130
从治愈两例脑出血的病人看河间主火说的指导意义&宋昀 132
·外科· 135
周围血管病证治&施汉章 135
中药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100例疗效观察&徐哲 137
外科辨证论治纲要&王沛 138
谈谈胃切除术后的功能调理&李乃卿 146
参芪注射液对消化道肿瘤术后巨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李乃卿等 148
猪苓多糖对晚期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王俊显等 150
甲状腺功能元进症术后并发症及药物治疗副作用的中西医结合疗法&伍锐敏 152
壁虎在外科临床的运用&刘佑华 154
辨证分型治疗脉管炎的体会&陈叔长 155
乳块散治乳房包块12例&胡秀荣 157
浅谈中医对男子不育的辨证论治&李日庆 159
“低位切开缝合、高位挂线引流”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痿40例&张燕生等 11
防癌膳食&刘江仁 136
阳萎症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张露芬 164
·妇科· 167
无排卵型不孕症治验例两则&马龙伯 167
痛经治验&王子瑜 170
冲、任、督、带理论与实践&许润三 173
试论天癸与女性生理的关系&黄云亮 176
中药保胎应着眼于脾肾&肖承悰 181
痰湿阻胞证&郭志强 179
子宫底部肌瘤致子宫内翻一例报告&郭桂香 183
归芪调经汤治疗虚性闭经临床研究&贺稚平 184
通盛有信话经水——《内经》对月经的认识&皇甫夏 186
·儿科· 189
儿科高热的辨治&刘弼臣 189
扶正祛邪法治疗小儿癫痫&杨梦兰 192
手足口综合征162例临床观察&李素卿 194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30例临床小结&沙海文 195
止痫灵为主治疗小儿癫痫57例临床观察&王允荣等 199
小儿目下暗斑的临床意义&徐荣谦 200
先天性食管闭锁35例报告&王素梅等 200
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近况&宋欣明 202
·针灸科· 205
十四经经穴的主治及其配伍&杨甲三 205
奇经八脉交会穴的临床应用&姜辑君 210
浅谈“阿是穴”&何树槐 213
针灸治疗经筋病症的初步体会&高洪宝 216
子午流注纳甲法和飞腾八法取穴快速推算法及其地方时间的计算法&张国瑞等 218
针刺治疗支气管哮喘198例疗效观察&唐玉秀等 220
我对针刺得气的体会&张绍先 223
动用标本、根结理论治疗头痛58例&孟宪坤等 225
刺骨、刺筋、刺肉、刺脉、刺皮肤浅析&李学武 227
循经取穴的临床应用&李凤萍 229
微波针灸治疗肩周炎48例疗效观察&周江川 231
气功配合耳穴压丸治疗胆结石&马树安 232
取穴 配伍 手法的研究— — 杨甲三临证经验&杨天德等 237
谈针刺审因论治的体会&刘颍等 244
·骨科· 245
股骨穿针安全区的体表标志&奚达等 245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治疗原则探讨&孙呈祥 246
中药为主治疗慢性骨髓灸53例临床观察&康瑞庭等 248
刘寿山老中医治疗内伤手法简介&康瑞庭 250
采用刘寿山先生手法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的体会&王安有 253
损伤当用“大成汤”&丁建中 255
·按摩科· 258
耻骨联合分离症手法整复机理讨论&臧福科等 258
磨膑、提膑捻揉法治疗膑骨软化症——附20例资料分析&刘兴福等 260
浅谈《诸病源候论》对自我推拿的贡献&刘长信 262
“拨伸戳按法”治疗关节部位伤筋&王英杰 264
·皮肤科· 265
消银汤治疗屑银病58例疗效观察&金起凤 265
益肾生发丸治疗肝肾不足型油风185例疗效观察&许连霈 268
蓝酱去疣汤治疗扁平疣80例观察&陈雅如 270
70例黄褐斑的辨证论治&李秀敏 271
“四味胶束”治疗带状疱疹69例&许耀芳 274
“玉屏桂枝汤”治疗慢性荨麻26例临床观察&周德瑛 275
辨甲在中医诊断中的意义&李元文 277
·眼科· 279
试析《景岳全书》眼目卷&祁宝玉 279
中医辨证治疗眼底出血初探&张淑英 281
目炎灵眼药水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和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观察&曹建辉等 284
试论眼病与气血的关系&高慧筠 286
园翳内障“针技术”的临床体会——附55例(67眼)的治疗小结&齐强等 288
·耳鼻喉科· 291
浅谈音哑的证治&赵一平等 291
声带小结辨证治验&华良才 292
柴胡清肝汤加减在耳科临床中的应用&葛英华 294
静脉点滴清开灵和内服汤药治疗突炎性耳聋&梁淑满等 296
·口腔科· 297
试论《内经》对中医口腔学的奠基作用&李振吉等 297
补脾益气阴阳双补法治疗干燥综合者&赵丽娟等 301
牙周病的辨证施治&赵丽娟 302
·放射科· 304
乳腺癌X线诊断&朱荫兰 304
血管造影的现状和将来(摘译)&马振荣等 307
克隆氏(Crohn's)病(摘译)&马振荣 308
正位肺门体层摄影术&李秀茹等 308
国人盆腔静脉石的发生率和分布&蒋根娣等 310
·检验科· 311
正常成人和干燥综合症等病人血清蛋白电泳和免疫球蛋白等试验的临床观察&郑泽清等 311
玻球粘附仪测定血小板粘附性初步观察&姚素珍 313
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测定及临床应用——附33例分析&王玫 315
·功能检查科· 317
门诊应用心电多相信息诊断效果报告&赵岚煜等 317
B型超声诊断甲状腺肿大&陆庚林 321
74例女性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肺功能测定&苏梅者等 322
·护理· 325
情志护理&孟锦余 325
关于护理专修科毕业实习的内容和安排及毕业考核等问题的探讨&张玉珍 328
医院的护理管理&孙乔茹 330
谈护士职业道德修养&肖名媛 331
部分药物与血液配伍探讨&周之勤 333
急性中风462例中医辨证施护的体会&廖谨言 334
里证的辨证护理&王志润 336
运用中对理论护理哮喘患者体会&韩淑荣 339
分诊护士做好分诊工作的几点体会&侯纪金 341
疼痛的辨证施护&刘永兰 343
隔姜灸法的应用&马桂英 345
中医评证的临床观察及护理&郭起珊 346
静脉滴注中、西急救药物配伍禁忌实验观察护理指导组&基础研究室 348
·基础· 350
生脉散对红细胞2、3——二磷酸甘油酸作用的初步研究&廖家桢等 350
人参强心作用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徐胜民等 354
中药大黄抗炎作用机理的初步探讨&刘娴芳等 357
补气药对脾肾虚损动物血液流变性,心功能及红细胞带氧功能的影响&宋崇顺等 359
参芪注射液对血小板聚集及PGI2样物质活性的作用&李维生等 361
生脉散时大白鼠心肌细胞膜ATP酶活性影响的进一步观察&秦腊梅等 364
益气方药参芪对血栓对形成影响的临床和实验观察&王硕仁等 366
·药剂科· 368
蕲蛇的性状鉴别法&孟广义 368
清温针的处方、剂型、工艺设计及研究&郝清春等 368
·医院管理· 371
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加强临床教学工作的措施和方法&杨生茗 371
试论“启发式”教学法在中医骨伤科教学中的运用&武春发 374
对社会主义医院体制的探讨&姚高升 377
试论中医传统研究中的选题准备&崔文志 379
专业图书馆的作用&王祖禹 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