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 概论 1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一、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
(一)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2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9
(三) 国外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发展趋势 11
二、社会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12
(一)社会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12
(二)社会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区分 15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6
(一)研究的基本原则 16
二)研究的基本方法 20
(三)研究的具体方法 21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发展简史 23
一、远古时代的社会心理现象 23
二、中国古代社会心理学思想 27
(一)从文化典籍来说 28
(二)思想家的社会心理学思想 28
(三)中国古代社会心理学思想的地位 35
三、描述性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38
四、科学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44
(一)社会心理学形成的标志 44
(二)社会心理学发展的趋向 47
第三节 心理与心理实质 52
一、什么是心理 54
(一)心理过程 54
(二)个性特征 55
二、心理的实质 56
(一)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57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64
(三)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 66
(四)人的心理是在实践中发生和发展的 66
第二章 理论和派别 68
第一节 构造学派 71
一、构造学派的基本思想 72
二、构造学派在理论发展史上的地位 76
(一)构造学派的积极方面 76
(二)构造学派的消极方面 77
第二节 机能学派 80
—、机能学派的基本思想 81
(一)早期的机能主义 81
(二)机能主义的正式发展 83
二、机能学派在理论发展史上的地位 87
第三节 行为主义 89
一、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思想 89
(一) 旧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思想 90
(二)新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思想 95
二、行为主义在理论发展史上的地位 99
第四节 格式塔派 103
一、格式塔学派的基本思想 104
二、勒温及其场论 113
三、格式塔派在理论发展史上的地位 119
第五节 精神分析 120
一、精神分析理论的实质 121
二、精神分析理论的构成 127
(一)压抑学说 128
(二)泛性主义 129
(三)释梦学说 130
(四)升华学说 133
三、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派别 134
(一)后弗洛依德主义心理学 134
(二)新弗洛依德主义心理学 141
(三)新、旧弗洛依德学派的比较 146
四、精神分析学派在理论发展史上的地位 148
第三章 需要与动机 151
第一节 人类的需要 152
一、什么是需要 152
(一)天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156
二、需要种类的不同划分法 156
(二)物质性需要和精神性需要 158
三、需要的产生 161
(一)需要与活动的关系 161
(二)激起需要的条件 162
四、需要学说 164
(一)需要结构的实属 164
(二)需要结构的层次 167
(三)需要结构的分析 177
(一)行为推断 181
五、需要的测量 181
(二)主观报告 182
(三)投射技术 183
第二节 动机 183
一、行为的共同特征 184
二、动机的一般概念 185
三、动机与目的 188
四、动机的性质与力量 191
五、动机体系 194
(一)动机种类 194
(二)动机体系 195
六、影响动机模式的决定因素 197
七、意志结构的特点 200
(一)采取决定阶段 201
(二)执行决定阶段 202
第四章 影响行为的因素 205
第一节 认知过程 206
一、认知过程的心理特点 207
(一)社会心理学中的认知 207
(二)影响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 208
(一)个人的认知是经过选择后组成的 222
二、认知原理 222
(二)根据刺激物本身状况将认知发展成为体系 223
(三) 认知的特性受系统的某一部分影响 227
(四)认知结构的平衡理论 228
(五)认知变迁受个性心理特性影响 230
第二节 社会意识 234
一、意识对行为的影响 235
(一)意识的实质 235
(一)社会意识的种类 239
二、社会意识对行为的影响 239
(二)社会意识与个体意识的关系 239
(二)社会意识对行为的影响 241
第三节 角色认知 246
一、角色概念 246
二、角色结构 247
三、角色观念的形成 249
(一)角色观念形成的阶段 249
(二)角色观念形成的心理功效 254
第一节 相互交往 256
第五章 社会交往 256
(一)社会交往的作用 257
一、社会交往的形式 257
(二)社会交往的形式 259
二、社会交往的手段 261
(一)言语交往手段 261
(二)非言语交往手段 263
三、相互交往理论 264
(一)象征性交往理论 264
(二)场合的研究 265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与组成成分 266
第二节 人际关系 266
一、人际关系的形成 266
(二)影响人际关系建立的因素 267
(三)人际关系建立的条件 274
二、人际关系的类型 279
(一)人际关系的不同需求 279
(二)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 281
(三)了解人际反应特质的意义 282
(二)得失理论 283
三、人际吸引的理论 283
(一)相等理论 283
四、人际关系对行为的影响 284
五、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 285
(一)感受性训练 286
(二)角色扮演法 288
六、人际关系的测量 288
第三节 谋略决策 291
一、谋略的定义 292
二、谋略的构成 293
三、谋略的种类 294
(一)常规式 294
(二)利导式 295
(三)迂回式 295
(四)冲击式 295
四、谋略的选择 296
第六章 社会控制 298
一、社会化的社会心理因素 299
(一)社会化过程的心理分析 299
第一节 社会化过程 299
(二)社会心理因素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305
二、社会化的心理结构 307
(一)增强导向能力 307
(二)完善道德结构 308
三、社会化的具体发展过程 311
第二节 相符行为 317
(二)服从的实验研究 318
(一)社会顺从与服从 318
一、顺从与服从 318
二、冲突与适应 321
(一)社会冲突 321
(二)社会适应 326
第三节 舆论与宣传 329
一、舆论的概念 329
二、舆论的特征 330
三、舆论的形成与转变 332
(一)舆论的形成 332
四、舆论对行为的影响 333
(二)舆论的转变 333
(一)积极方面的影响 334
(二)消极方面的影响 335
五、宣传的性质与特点 335
(一)宣传的性质 335
(二)宣传的特点 336
六、宣传的心理策略 339
(一)宣传者的威信 339
(二)宣传内容及组织 340
(三)宣传心理策略的选择 341
第四节 谣言与控制 343
一、谣言和流言蜚语 343
二、谣言的种类 345
(一)无意讹传产生谣言的原因分析 345
(二)有意捏造形成谣言的原因分析 349
三、谣言的传播 350
(一)谣言传播的条件 350
(二)谣言传播的过程 351
四、谣言的影响 352
(一)谣言对于个人的影响 352
(二)谣言对于团体的影响 353
(三)谣言是衡量士气的指数 354
五、谣言的控制 355
第五节 离轨行为 355
一、离轨问题研究的历史 356
二、离轨基本理论 358
(一)离轨管教论 358
(二)离轨贴标签论 359
三、离轨的类型 360
(一)初发型离轨 360
(二)复发型离轨 361
四、离轨对社会的影响 362
(一)明确了道德界限 363
(二)加强了社会控制 363
(三)积累了斗争经验 365
第七章 社会态度 366
第一节 态度的性质与功效 367
一、态度的概念 367
(一)态度的定义 367
(二)态度的构成 367
(三)态度与愿望的关系 368
(四) 态度与行为 369
(五)态度结构 372
(六)态度特点 373
二、态度的功效 374
(一)态度与社会性判断 374
(二)态度与忍耐力 375
(三)态度与学习 376
第二节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377
—、态度的形成 377
(四)态度与工作效率 377
(一)态度在欲望满足中得到发展 378
(二)个人的态度受吸收新知识的影响 378
(三)个人与团体关系决定基本态度的形成 378
(四)个体的态度折射出他的人格特征 379
(五)其它因素的影响 381
二、态度的改变 381
(一)态度改变的形式 381
(二)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 383
(三)态度改变的起因 387
(一)态度改变理论的研究 392
三、态度改变的理论 392
(二)态度改变的理论 394
第三节 态度的测量 399
一、态度的测量 400
(一)态度测量的方法 400
二、测量态度尺度的基准 407
(一)信息交流的内容分析 407
(二)原有态度对评价的影响 408
第四节 意见与成见 409
一、意见与态度的异同点 411
二、意见对行为的影响 412
(一)指导行为 412
(二)纠正行为 412
(三)激励行为 413
(四)加强行为 413
(五)阻止行为 413
一、社会行为的特殊性 414
(一)社会刺激的分类 414
第一节 社会助长 414
第八章 社会促进 414
(二)社会行为的分类 417
二、社会促进作用对行为的影响 419
(一)社会促进作用 419
(二)社会促进的功效 419
(三)社会促进的形式 422
三、社会助长的时狂现象 423
(一)时尚概述 423
(二) 时尚对人们行为的影响 425
四、社会助长中的个别差异 426
第二节 集体行为 431
一、集体行为的性质与特点 431
(一)集体行为的类型 432
(二)集体行为的产生 433
(三)集体行为的特点 436
(四)社会不安的特点 440
二、群的基本理论 442
(一)一致性幻觉理论 443
(二)感染理论 443
(三)辐合理论 448
(四)茁生理论 449
(五)紧急规范论 451
三、群的类型 452
第九章 团体构成 455
第一节 团体与功效 455
一、团体概念 455
(一)什么叫团体 455
(二)团体的特征 456
二、团体的种类 458
(二)非正式团体 459
(一)正式团体 459
三、团体的功效 463
(一)团体对组织的功能 463
(二)团体对个人的功能 464
第二节 团体与个人 470
一、团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470
(一)社会助长作用 470
(二)社会标准化倾向 471
(三)社会顾虑倾向 472
(四)社会从众行为 473
二、团体中人际关系的层次 479
(一)团体压力产生的过程 480
三、团体压力 480
(二)团体压力的意义 481
(三)个体对团体压力的对抗 482
第三节 团体领袖 483
一、团体领袖 484
(一)领袖的概念和特点 484
(二)领导行为 486
(三)领袖类型 487
(二)领导权力的社会心理依据 489
二、领袖权力的社会心理依据 489
(一)社会领导的法则 489
第四节 团体结构研究方法 493
一、实验研究法 493
(一)观察法 493
(二)参与观察法 495
(三)自我报告法 495
二、社会测量法 495
本书主要参考及引证书目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