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欧洲的文化背景和马克思、恩格斯成为共产主义者的条件 14
一、欧洲的文化背景和马克思学说的思想渊源 14
二、十九世纪初欧洲资产阶级社会批判的两大思潮:价值学说和社会主义学说 17
三、德国古典哲学的成就和现代哲学革命 21
四、马克思和恩格斯成为共产主义者的条件 23
第二章 形成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形态 28
一、异化劳动与人的解放学说——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28
二、唯物史观、共产主义与人的自由学说——《德意志意识形态》 42
三、共产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学说——《共产党宣言》 57
第三章 马克思学说的深化和展开 61
一、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的深化和全面论证 61
二、马克思经济学研究中提出的理论学说 63
三、马克思对1848年欧洲革命和1871年巴黎公社经验的总结,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和国家学说的发展与修正 78
四、马克思批判哥达纲领,提出共产主义社会两个发展阶段及其区别的构想 81
五、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 84
第四章 恩格斯对马克思学说的论证与阐发 94
一、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史上的双重品格 95
二、总结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上半叶的自然科学发展的成就,提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揭示马克思主义同自然科学之间的联结 98
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与思想体系的论证,《反杜林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书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的影响与评价 102
四、恩格斯在阐发马克思学说中提出的若干理论观点评价 106
五、恩格斯晚年关于革命道路的思考 113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在欧洲与北美的传播与演变 118
一、马克思学说传播的始初阶段 118
二、德国社会民主党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的影响 124
三、伯恩斯坦与欧洲社会民主主义思潮 134
四、阿德勒、希法亭和奥地利马克思主义 143
五、安东尼奥·拉布里奥拉与意大利马克思主义 146
六、美国马克思主义 151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发展与演变 155
一、马克思主义在俄国传播的始初阶段,民粹主义、普列汉诺夫、列宁 156
二、列宁学说出现的背景和构成列宁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帝国主义理论、无产阶级专政学说、革命辩证法 159
三、十月革命的成功使马克思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由理论转化为实践。同时,又使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面临新的历史困境,二十年代前后出现的俄国经济和政治危机 165
四、新经济政策的提出和列宁逝世前关于社会主义道路的思考 169
五、斯大林模式的出现与演化 174
六、列宁对机会主义和修正主义的批判及评价 189
一、马克思学说在中国传播的始初阶段 194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和演变 194
二、毛泽东权威出现的背景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199
三、构成毛泽东学说的几个主要内容 204
四、建国初期中国对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独特道路的探索 210
五、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的演化和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 214
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提出 224
第八章 对马克思学说的批评和诘难 232
一、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和《社会存在本体论》 233
二、波普的《历史决定论的贫困》 240
三、宾克莱的《理想的冲突》 247
四、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 252
后记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