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1
第一章 针刺手法概论 1
第一节 针刺手法的临床意义 1
一、针刺手法的定义和范围 1
二、用针之要,调和阴阳 4
三、疏通经络,运行气血 6
四、扶正祛邪,补虚泻实 8
第二节 得气和针刺手法 11
一、得气的临床表现 11
二、针感的获得、维持和辨识 14
第三节 针刺手法的应用原则 22
一、八纲辨证和标本先后 22
二、经络诊法和针刺手法 27
三、因人制宜和针刺手法(30) 30
第四节 针刺手法基础 34
一、治神法及其应用 34
二、指掌力量的练习 37
三、气功与针刺的配合 44
第二章 基本针刺手法 48
第一节 进针 48
一、持针法 48
二、押手法 52
三、进针法 54
第二节 针刺方向和深浅 60
一、针向法 60
二、针刺深浅法 63
第三节 提插和捻转 66
一、提插法 66
二、捻转法 69
三、导气法 71
第四节 留针和出针 74
一、留针法 74
二、出针法 77
第三章 辅助针刺手法 82
第一节 作用于经络腧穴的辅助手法 82
一、揣穴法 82
二、爪切法 86
三、循法 88
四、摄法 91
五、按法(按压行气) 92
六、扪法 94
第二节 作用于毫针的辅助手法 96
一、捣法(雀啄术) 96
二、颤法(震颤术) 97
三、搓法 99
附:滞针术 101
四、飞法 103
五、弹法 105
六、刮法 107
七、努法 110
附:倒法 112
八、摆法 113
九、摇法 114
十、盘法 115
十一、敲法 117
第四章 单式针刺补泻手法 119
第一节 捻转补泻和迎随补泻 119
一、捻转补泻法 119
二、迎随补泻法 129
第二节 提插补泻和徐疾补泻 137
一、提插补泻法 137
二、徐疾补泻法 139
三、营王补泻法 145
第三节 呼吸补泻和开阖补泻 148
一、呼吸补泻法 148
二、开阖补泻法 153
第四节 大补大泻和平补平泻 154
一、大补大泻法 155
二、平补平泻法 157
第五章 复式针刺补泻手法 159
第一节 分层操作和行针次数 159
一、天、人、地三才法 159
二、九六奇偶补泻法 162
第二节 补法或泻法的单纯组合 164
一、烧山火法 165
二、透天凉法 168
三、进火补法 173
四、进水泻法 174
五、热补法 175
六、凉泻法 177
第三节 补法和泻法交互组合 178
一、阳中隐阴法 178
二、阴中隐阳法 180
三、龙虎交战法 182
四、子午捣臼法 185
五、留气法 187
第四节 补泻法与行气法组合 189
一、青龙摆尾法 189
附:五脏交经法 191
二、白虎摇头法 192
附:通关交经法 195
三、苍龟探穴法 196
四、赤凤迎源法 198
五、龙虎升降法 200
六、进气法 202
七、运气法 203
八、纳气法 204
附:关节交经法 206
九、提气法 206
十、梅花派通气法 208
中篇 210
第六章 腧穴配伍和针刺手法 210
第一节 配穴补泻 210
一、子母补泻法 210
二、纳支补泻法 217
三、先后补泻法 221
四、担截法 226
第二节 抽添法和接气通经法 228
一、抽添法 229
二、接气通经法 231
四、排刺法 234
第三节 选穴针刺 236
一、偶刺法 236
二、报刺法 237
三、巨刺和缪刺法 238
四、运道刺法 241
五、对应点针刺法 243
第七章 刺法 247
第一节 病位深浅刺法 247
一、半刺、毛刺和直针刺 247
附:皮下针刺法 250
二、络刺、豹文刺和赞刺 252
三、浮刺、分刺和合谷刺 256
四、关刺和恢刺 259
五、短刺和输刺 261
第二节 局部多针刺法 263
一、傍针刺法 263
二、齐刺法 265
三、扬刺法 267
四、围刺法 268
五、对刺法 269
六、同穴多针刺法 270
第三节 透穴和芒针刺法 272
一、透穴刺法 272
二、芒针刺法 282
三、蟒针刺法 285
第四节 运动针刺法 288
一、动刺法 289
二、巨刺运动针法 290
第五节 其他针具的刺法 292
一、?针法 292
二、皮内针刺法 294
三、火针刺法 297
四、挑针刺法 300
五、皮肤针刺法 304
第八章 分部微针刺法 308
第一节 头皮针刺法 308
一、头皮针刺激部位 308
二、头皮针操作技术 310
三、头皮针临床应用 316
第二节 面针和人中针 322
一、面针刺法 322
一、人中针刺法 325
第三节 手针和足针 326
一、手针刺法 326
二、第二掌骨侧针刺法 331
三、足针刺法 334
第四节 腕踝针刺法 338
一、腕踝针的身体分区和进针点 338
二、腕踝针操作技术 343
三、腕踝针临床应用 346
第九章 五窃微针刺法 350
第一节 耳针刺法 350
一、耳针刺激部位(耳穴) 350
二、耳针操作技术 358
三、耳针临床应用 364
第二节 眼针刺法 368
一、眼针刺激部位 368
二、眼针取穴和操作技术 370
三、眼针临床应用 373
第三节 鼻针刺法 374
一、鼻针刺激部位 375
二、鼻针操作技术 377
三、鼻针临床应用 379
第四节 口针和舌针 381
一、口针刺法 381
二、舌针刺法 384
下篇 388
第十章 针刺手法的历史发展 388
第一节 先秦两汉时期 388
一、针具的创制 388
二、针刺手法体系的形成 391
三、针刺方法的应用 394
第二节 晋隋唐时期 395
一、孙思邈的“重补轻泻”观 396
二、针法的临床发挥 397
第三节 宋金元时期 399
一、针刺手法的发展 399
二、金元针法的流派特色 402
三、针法的临床继承 405
第四节 明清时期 406
一、《金针赋》针法 406
二、《针法大成》针法 408
三、明代诸家针法 412
四、清代诸家针法 417
第五节 近代时期 419
一、历代针法的继承 420
二、中西学理的汇通 424
第十一章 针刺手法的现代研究和临床应用 429
第一节 针刺手法的现代研究 429
一、针刺手法的实验研究 429
二、循经感传现象及其研究 438
三、关于针感性质的研究 445
第二节 针刺手法的临床应用 447
一、消化系统疾患 447
二、呼吸系统疾患 449
三、心血管系统疾患 451
四、泌尿系统疾患 453
五、生殖系统疾患 454
六、内分泌系统和代谢性疾患 456
七、神经系统疾患 457
第三节 针刺手法若干问题评析 462
一、烧山火和透天凉手法评析 462
二、捻转补泻区分左右男女问题的评析 468
三、关于针刺有泻无补问题的意见 472
四、针刺手法和刺激量 476
第十二章 现代各家针法经验 484
第一节 传统手法的继承 484
一、马瑞林针刺手法 484
二、王乐亭十二透刺法 487
三、冯润身透刺法 490
四、任作田针刺手法 493
五、孙明一用呼吸法激发经气 496
六、李才魁青囊太极针法 498
七、陆瘦燕对痹病治疗的经验 499
八、陈应龙针刺手法 503
九、赵玉青针刺手法 505
十、郑毓琳针刺八法 508
十一、郑魁山针刺手法 511
十二、凌剑武家传针法 515
十三、程莘农针刺手法 516
十四、焦勉斋针刺手法 519
十五、楼百层针刺手法 523
十六、管正斋针刺手法 524
十七、魏凤坡双穴同进针法 528
第二节 现代技艺的发扬 530
一、于书庄对针感的研究 530
二、王岱“路动穴”及相应手法 532
三、方吉庆凤凰展翅补泻法 535
四、师怀堂新九针创制和应用 537
五、刘天健运气行针法 539
六、肖万坤松解金针术 542
七、余仲权皮肤滚针术 544
八、陈克彦徐疾补泻手法 546
九、林文仰无痛进针操作法 549
十、杨甲三毫针单手进针法 550
十一、张缙控制针感传导法 554
十二、贺普仁“三通”法 556
十三、郭效宗针刺有效点方法 559
十四、彭静山针治高血压和面瘫经验 562
十五、黄圣源阴阳补泻手法 564
十六、谢国荣针刺手法 567
附录 569
一、主要参考书目 569
二、针刺手法和相关技术名称索引 571
三、常见病症针治索引 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