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树木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熊济华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109051803
  • 页数:369 页
图书介绍:《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观赏树木学(园林类专业用)》是农业部高等农业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的全国性教材。以我国园林常见树木为主,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编成,重点突出了针叶树类、棕榈类、竹类及藤蔓植物,内容丰富实用,并配有插图270余幅及以营养器官为主编成的检索表,有助于对观赏树木的检索与识别。可供高等农业院校园艺专业、园林专业、观赏园艺专业、园林绿化专业、园林花卉专业、风景园林专业、环境保护专业、环境艺术专业、园林规划设计专业、城市规划专业及相近专业使用。也可作从事城市绿化、风景旅游区、名胜古迹及公园管理人员应用。

绪论 1

一、观赏树木与观赏树木学 1

二、我国丰富的观赏树木资源 1

三、观赏树木在城乡建设中的作用 2

四、本课程的内容 3

五、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4

上篇 总论 5

第一章 观赏树木的分类 5

第一节 分类的必要性与分类方法 5

一、分类的必要性 5

二、分类的方法 5

第二节 植物系统分类法 6

一、恩格勒(A.Engler)分类系统 6

二、哈钦松(J.Hutchinson)分类系统 6

第三节 人为分类法 6

一、按生长习性的分类 7

二、按主要的观赏性状分类 7

三、按园林用途的分类 8

四、按形态、习性、分类学地位的综合分类 11

第二章 观赏树木的园林特性 13

第一节 观赏树木的美化特性 13

一、观赏树木的色彩 13

二、观赏树木的形态 15

三、观赏树木的芳香 20

四、观赏树木的感应 20

五、观赏树木美的一般特性 21

第二节 观赏树木的园林应用 22

一、观赏树木的造景 22

二、联系景物 23

三、组织空间 23

四、改观地势 23

五、增添季节特色 23

六、控制视线 24

第三章 观赏树木的生长发育 25

第一节 观赏树木各器官的生长发育 25

一、树根的生长 25

二、枝、干的生长 27

三、叶的生长 29

四、开花与结实 30

第二节 观赏树木生长发育的整体性 31

一、顶端优势 31

二、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间的关系 31

三、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 31

四、树高生长与直径生长的关系 32

第三节 观赏树木的生长发育周期 32

一、观赏树木的物候观测 32

二、观赏树木的年周期 35

三、观赏树木的生命周期 36

第四章 观赏树木群落的营造 37

第一节 植物群落的概念 37

一、植被与植物群落 37

二、自然植物群落与人工植物群落 37

三、植物群落与环境的统一 38

第二节 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 38

一、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 38

二、植物群落的外貌 39

三、植物群落的结构 39

第三节 植物群落的形成与演替 40

一、植物群落的形成过程 40

二、植物群落的演替 42

第四节 利用自然植物群落的规律建设观赏树木群落 43

一、观赏树木群落的概念及特点 43

二、观赏树木群落的类型 43

三、观赏树木群落的建设 44

第五章 城市生态环境与观赏树木 45

第一节 城市气候因子的特点与观赏树木 45

一、城市的光因子 45

二、城市的温度因子 45

三、城市的水分因子 46

四、城市的空气因子 47

第二节 城市土壤因子的特点与观赏树木 48

一、城市土壤物理性质的特点及对观赏树木的影响 48

二、城市土壤化学性质的特点及对观赏树木的影响 48

三、城市土壤生物学性质的特点及对观赏树木的影响 49

四、城市土壤肥力的特点及对观赏树木的影响 49

第三节 城市其他环境因子对观赏树木的影响 49

第六章 我国观赏树木的地理分布及调查规划 51

第一节 植物的水平分布与垂直分布 51

一、影响植被分布的因子 51

二、植被的水平分布 51

三、植被的垂直分布 51

第二节 我国的植被分区及主要观赏树种的分布 53

一、我国的植被分区 53

二、各植被区域的气候特点及主要观赏树种 54

第三节 我国城镇树种的调查与规划 55

一、树种规划的意义与我国现状 55

二、树种调查 56

三、树种规划 58

第四节 古树、大树和名木的调查和保护 58

一、古树、大树、名木的概念及保护的意义 58

二、古树、大树、名木的调查登记 59

三、古树、大树、名木的保护 59

第五节 观赏树木的引种及驯化 60

一、引种驯化的概念及成功的标准 60

二、引种驯化的基本理论 60

三、引种驯化的步骤及措施 61

第七章 观赏树木的配置 63

第一节 配置原则 63

一、满足功能要求 63

二、同环境条件协调 63

三、满足艺术要求 63

四、经济原则 63

第二节 观赏树木配置的艺术手法 64

一、对比与调和 64

二、平衡与动势 65

三、韵律与节奏 65

四、主调、基调、配调及转调 65

第三节 观赏树木的配置方式 66

一、规则式配置 66

二、自然式配置 67

三、混合式配置 69

四、盆栽 69

第四节 观赏树木的功能配植 69

一、防护配植 70

二、视觉配植 72

三、遮荫配植 74

四、缓冲配植 75

中篇 各论 77

第八章 针叶树类 77

第一节 针叶树的特性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 77

一、针叶树的特征和特性 77

二、针叶树在园林中的应用 77

第二节 针叶树的分类 78

一、按植物分类系统分 78

二、按生长习性分 79

三、按生长类型分 79

四、按对主要生态因子的适应能力分 79

第三节 我国庭园中的针叶树 79

落叶树种 79

一、松科 79

二、杉科 81

三、柽柳科 83

常绿树种 83

一、南洋杉科 83

二、松科 85

三、杉科 94

四、柏科 96

五、罗汉松科 104

六、三尖杉科(粗榧科) 106

七、红豆杉科(紫杉科) 107

八、木麻黄科 110

第九章 棕榈型树木类 111

第一节 概述 111

第二节 我国庭园中的棕榈型植物 111

一、苏铁科 111

二、棕榈科 113

第十章 竹类 122

第一节 概述 122

一、单轴(散生)型(散生竹类) 122

二、合轴(丛生)型(丛生竹类) 122

三、复轴(混生)型(混生竹类) 123

第二节 我国庭园中常见竹类 123

一、单轴和复轴型竹类 123

二、合轴型竹类 127

第十一章 阔叶树类 130

第一节 落叶乔木 130

一、银杏科 130

二、胡桃科 130

三、杨柳科 133

四、桦木科 136

五、山毛榉科(壳斗科) 138

六、榆科 139

七、杜仲科 141

八、桑科 142

九、木兰科 144

十、樟科 145

十一、山柑科 147

十二、悬铃木科 148

十三、金缕梅科 148

十四、蔷薇科 149

十五、豆科 154

十六、大戟科 157

十七、芸香科 158

十八、苦木科 160

十九、楝科 160

二十、漆树科 161

二十一、槭科 163

二十二、无患子科 164

二十三、七叶树科 166

二十四、省沽油科 167

二十五、鼠李科 168

二十六、椴树科 169

二十七、木棉科 170

二十八、梧桐科 171

二十九、大风子科 171

三十、千屈菜科 172

三十一、石榴科 172

三十二、蓝果树科 173

三十三、珙桐科 174

三十四、山茱萸科 175

三十五、五加科 176

三十六、柿树科 176

三十七、安息香科(野茉莉科) 177

三十八、木犀科 178

三十九、夹竹桃科 179

四十、茜草科 180

四十一、紫葳科 180

第二节 常绿乔木 183

一、杨梅科 183

二、胡桃科 184

三、山毛榉科 184

四、桑科 185

五、山龙眼科 187

六、昆栏树科 188

七、木兰科 189

八、番荔枝科 191

九、八角科 192

十、樟科 192

十一、山茶科 194

十二、蔷薇科 196

十三、豆科 197

十四、大戟科 199

十五、交让木科 200

十六、芸香科 201

十七、橄榄科 202

十八、漆树科 202

十九、无患子科 203

二十、冬青科 204

二十一、大风子科 204

二十二、番木瓜科 205

二十三、桃金娘科 206

二十四、五加科 208

二十五、木犀科 208

第十二章 灌木类 210

第一节 常绿灌木 210

一、木兰科 210

二、小檗科 211

三、山茶科 212

四、藤黄科 213

五、金缕梅科 214

六、海桐花科 215

七、蔷薇科 215

八、豆科 217

九、芸香科 218

十、楝科 219

十一、冬青科 219

十二、卫矛科 219

十三、黄杨科 221

十四、锦葵科 221

十五、瑞香科 223

十六、胡颓子科 224

十七、千屈菜科 225

十八、桃金娘科 225

十九、五加科 226

二十、山茱萸科 226

二十一、木犀科 227

二十二、夹竹桃科 228

二十三、茜草科 229

二十四、马鞭草科 230

二十五、茄科 231

二十六、忍冬科 232

第二节 落叶灌木 233

一、蜡梅科 233

二、小檗科 234

三、芍药科 235

四、金缕梅科 236

五、虎耳草科 237

六、蔷薇科 239

七、豆科 245

八、大戟科 248

九、芸香科 249

十、锦葵科 249

十一、瑞香科 250

十二、千屈菜科 251

十三、山茱萸科 251

十四、五加科 252

十五、杜鹃花科 252

十六、木犀科 254

十七、马鞭草科 257

十八、茄科 258

十九、忍冬科 259

第十三章 藤蔓类 265

第一节 藤蔓类植物的概念和类型 265

一、缠绕攀援型 265

二、卷须攀援型 265

三、钩刺攀援型 265

四、吸附攀援型 265

五、匍匐(地被)型 265

第二节 藤蔓类植物的应用 266

一、墙面绿化 266

二、花架、棚架绿化 266

三、拱门绿化 266

四、绿亭 266

五、山石绿化 266

六、枯木绿化 266

七、灯柱绿化 267

八、绿廊 267

九、窗前及阳台绿化 267

十、栅栏绿化 267

十一、墓碑、石牌楼绿化 267

十二、护坡绿地 267

十三、屋顶绿化 267

十四、室内绿化 267

第三节 我国园林中的藤蔓植物 268

一、买麻藤科 268

二、桑科 269

三、紫茉莉科 269

四、番荔枝科 270

五、五味子科 271

六、毛茛科 273

七、大血藤科 274

八、木通科 274

九、防己科 276

十、猕猴桃科 277

十一、蔷薇科 278

十二、豆科 279

十三、卫矛科 283

十四、鼠李科 284

十五、葡萄科 286

十六、胡颓子科 288

十七、葫芦科 288

十八、使君子科 289

十九、五加科 289

二十、木犀科 290

二十一、夹竹桃科 291

二十二、萝摩科 292

二十三、茜草科 292

二十四、马鞭草科 293

二十五、紫葳科 293

二十六、忍冬科 295

二十七、百合科 296

下篇 观赏树木检索 299

第十四章 检索表 299

第一节 大类及分组检索表 299

第二节 针叶树类 299

第三节 棕榈型树类 304

第四节 竹类(禾本科 Gramineae) 305

第五节 阔叶树类 第一组 茎有刺组 306

第六节 阔叶树类 第二组 复叶组 309

第七节 阔叶树类 第三组 单叶对生组 313

第八节 阔叶树类 第四组 单叶互生组 317

中拉植物名称对照索引 326

拉丁名索引 350

主要参考书 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