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1
第一篇 地层 8
第一章 太古界 8
第一节 概述 8
一、基本特征 8
二、研究简史 8
三、地层划分 9
第二节 密云群 11
一、沙厂组(Ars) 11
二、苇子峪组(Arw) 16
三、大漕组(Ard) 18
四、小结 21
第三节 四合堂群 22
一、阳坡地组(Ary) 22
二、宋营子组(Arzy) 24
三、西湾子组(Arx) 25
四、山神庙组(Arss) 28
五、小结 29
第四节 地层对比 29
第五节 构造环境与地壳演化 34
第六节 问题讨论 37
第二章 中、上元古界 42
第一节 概述 42
一、基本特征 42
二、研究简史 42
三、地层划分 45
第二节 长城系 45
一、地层分述 45
二、生物特征及时代归属 53
三、地层对比 54
四、沉积环境分析 57
第三节 蓟县系 67
一、地层分述 67
二、生物特征及时代归属 74
三、地层对比 75
四、沉积环境分析 77
第四节 青白口系 83
一、地层分述 83
二、生物特征及时代归属 87
三、地层对比 88
四、沉积环境分析 90
第三章 下古生界 97
第一节 概述 97
一、基本特征 97
二、研究简史 97
三、地层划分 100
第二节 寒武系 100
一、地层分述 101
二、地层对比 116
第三节 奥陶系 117
一、地层分述 117
二、地层对比 128
第四节 沉积环境分析 128
第五节 问题讨论 138
第四章 上吉生界 140
第一节 概述 140
一、基本特征 140
二、研究简史 140
三、地层划分和对比 142
第二节 石炭系 143
一、清水涧组(C2q) 144
二、灰峪组(C3h) 147
第三节 二叠系 149
一、岔儿沟组(P1c) 149
二、阴山沟组(P1y) 151
三、红庙岭组(P2h) 152
第四节 沉积环境分析 155
第五节 问题讨论 157
第五章 中生界 159
第一节 概述 159
一、基本特征 159
二、研究简史 159
三、地层划分 163
第二节 三叠系 163
一、地层分述 163
二、地层对比 169
三、沉积环境分析 170
第三节 侏罗系 172
一、地层分述 172
二、地层对比 188
三、沉积环境分析 189
第四节 白垩系 190
一、地层分述 190
二、生物群及时代讨论 204
三、地层对比 206
四、沉积环境分析 209
第六章 新生界 213
第一节 概述 213
一、基本特征 213
二、研究简史 213
三、地层划分 216
第二节 第三系 216
一、山区的第三系 216
二、平原区的第三系 220
三、地层对比 228
四、沉积环境分析 230
第三节 第四系 231
一、山区的更新统 231
二、平原区的更新统 243
三、全新统 248
四、地层对比 252
五、沉积环境分析 252
六、问题讨论 256
第二篇 岩浆岩及岩浆作用 260
第一章 侵入岩及侵入作用 260
第一节 概述 260
一、侵入岩基本特征 260
二、研究简史 260
三、岩浆旋回及期次的划分 261
四、侵入岩分类命名的有关问题 262
第二节 前长城期岩浆旋回侵入岩 263
一、超镁铁质岩类 263
二、基(中)性岩类 266
第三节 中元古代岩浆旋回侵入岩 269
一、石英正长岩—富钾花岗岩类 269
二、斜长环球斑花岗岩类 270
三、基性斜长岩、辉长岩类 273
四、中元古代岩浆的演化规律 274
第四节 海西期岩浆旋回侵入岩 281
一、地质特征 281
二、岩石特征 281
三、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282
第五节 燕山期岩浆旋回侵入岩 283
一、燕山早期侵入岩 284
二、燕山中期侵入岩 286
三、燕山晚期侵入岩 292
四、燕山期岩浆的演化规律 296
第六节 喜马拉雅期岩浆旋回侵入岩 310
第七节 侵入岩成因类型 311
第二章 火山岩及火山作用 325
第一节 概述 325
一、火山岩的发育及分布概况 325
二、研究简史 325
三、火山岩分类命名原则 326
第二节 中元古代大红峪期火山岩 326
第三节 中生代燕山期岩浆旋回火山岩 339
一、南大岭期火山岩 339
二、髫髻山期火山岩 348
三、东岭台期火山岩 358
四、燕山期岩浆旋回火山活动特点讨论 368
第四节 新生代前门期火山岩 370
第五节 火山构造 377
一、中生代火山构造特征 377
二、大红峪期火山构造特征 383
素三章 构造-岩浆活动规律及岩浆活动分区 385
第一节 地壳构造运动与岩浆活动关系 385
第二节 构造-岩浆活动分区 387
第三篇 区域变质岩及变质作用 389
第一章 概述 389
第一节 变质岩和变质作用 389
第二节 研究简史 390
第三节 变质岩划分准则和方案 390
第二章 区域变质岩 393
第一节 板岩、千枚岩类 393
第二节 片岩类 393
第三节 片麻岩类 394
第四节 变粒岩及浅粒岩类 395
第五节 斜长角闪岩和斜长辉石岩 396
第六节 麻粒岩类 397
第七节 超镁铁质变质岩类 398
第八节 磁铁石英岩 399
第三章 变质岩原岩恢复及原岩建造 401
第一节 密云群主要变质岩的原岩及原岩建造 401
第二节 四合堂群主要变质岩的原岩及原岩建造 406
第四章 太古代变质作用 412
第一节 密云群变质相带的划分及特征 412
第二节 四合堂群变质相带的划分及特征 413
第三节 退变质作用 421
第五章 北京西山变质岩带 423
第一节 变质岩石及原岩 423
第二节 变质作用 424
第六章 太古代混合岩和混合岩化作用 428
第一节 钠质混合岩化作用 428
第二节 钾质混合岩化作用 429
第三节 混合岩的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演化 429
第四节 混合岩化成因讨论 431
第四篇 地质构造 433
第一章 概述 433
第二章 构造旋回及构造层 435
第一节 构造旋回及构造层划分 435
第二节 构造旋回及构造层基本特征 435
一、结晶基底陆核形成阶段 435
二、准地台盖层形成阶段 436
三、滨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动带发展阶段 437
第三章 构造形变特征 440
第一节 褶皱构造 440
一、前长城纪基底褶皱 440
二、盖层褶皱 442
第二节 断裂构造 449
一、深断裂 449
二、大断裂 453
三、一般断裂 455
第三节 逆冲推覆构造和韧性剪切带 458
一、逆冲推覆构造 458
二、韧性剪切带 462
三、中深成韧性滑脱构造 466
第四章 构造单元划分及其基本特征 470
第一节 构造单元划分 470
第二节 构造单元基本特征 472
一、燕山台褶带(Ⅱ1) 472
二、华北断坳(Ⅱ2) 477
第五章 区域深部构造 479
第一节 地壳结构的模式及类型 479
第二节 深部构造特征 480
一、结晶基底顶界面的埋深及变化 480
二、康拉德界面的埋深及变化 482
三、莫霍界面的埋深及变化 483
第三节 深部地质构造分区 484
第五篇 区域地质发展史 488
第一章 前长城旋回——地台基底形成阶段 488
第二章 后吕梁—印支旋回——准地台盖层发育阶段 490
第一节 中、晚元古代 490
第二节 古生代 493
第三节 晚二叠世晚期—中三叠世 497
第三章 阿尔卑斯旋回——大陆边缘活动带发展阶段 499
第一节 燕山期 499
第二节 喜马拉雅期 501
结语 503
图版说明 507
图版 521
主要参考文献 551
英文摘要 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