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预测的对象 1
一、合同订立的前提 1
(一)国际公约的要求 2
(二)内法律的要求 2
二、合同订立的形式 4
(一)国际公约的要求 4
(二)国内法律的要求 5
第二章 预测的可能性 7
一、谈判实务中的追求与预测的可能 7
(一)合同条款的追求目标 8
(二)合同价格的追求目标 11
二、预测对象的构成因素与预测的可能 15
(一)预测对象的构成因素 16
(二)预测对象构成因素的变量具有规律性 20
第三章 预测的因素 25
一、确定预测因素 26
(一)价格条件的预测因素 26
(二)合同条款的预测因素 28
二、量化预测因素 30
(一)价格条件预测因素的量化 30
(二)合同条款预测因素的量化 40
三、预测因素的量性 47
(一)量化后数的定性 47
(二)不同特性数的作用 47
四、预测因素的量化取数原则 48
(一)先横后纵的原则 49
(二)实事求是的原则 49
(三)总量平衡的原则 50
(四)留有余地的原则 51
第四章 预测的方法 53
一、预测对象基量的选择 53
(一)预测对象基量的确定 54
(二)基量的选择原则 55
二、测定成交点的模式 56
(一)单词素预测模式 56
(二)复合(组合)因素预测模式 60
(三)基础计算加调节的预测模式 64
(四)加权平均预测模式 69
三、预测模式的原则内涵 71
(一)预测的原则内涵的意义 71
(二)原则内涵的指导作用 72
第五章 预测方法的应用 74
一、合同条款谈判的预测 74
(一)条款的结构和特性 74
(二)条款谈判的预测 87
(三)条款预测实务中的要诀 114
二、价格条件谈判的预测 117
(一)单项商品交易价格的预测 118
(二)技术商品交易价的预测 123
(三)商标或标牌许可证交易价的预测 138
(四)服务价格的预测 143
(五)成套工程价格谈判的预测 150
第六章 预测准确性的保证措施 154
一、预测成交点的概念性认识 154
(一)预测的成交点不是点 154
(二)预测行为不是单一行为 155
(三)预测准确不等于成交 156
二、预测计算的要素控制 157
(一)预测模式的选择 157
(二)预测因素的理值评估 160
第七章 其它几种预测工具 169
一、市场比较预测法 169
(一)市场比较预测法的运作准备 170
(二)预测的具体操作 171
(三)操作的注意事项 172
二、效益预测法 173
(一)效益预测法的运用条件 173
(二)效益预测法的操作 174
三、比例预测法 176
(一)比例预测法的运作条件 176
(二)比例预测法的操作 178
四、心理取数预测法 180
(一)不进位法预测成交点 180
(二)整数法预测成交点 181
(三)信仰法预测成交点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