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避讳所用之方法 1
第一 避讳改字例 1
第二 避讳空字例 3
第三 避讳缺笔例 5
第四 避讳改音例 8
卷二 避讳之种类 11
第五 避讳改姓例 11
第六 避讳改名例 12
第七 避讳辞官例 14
第八 避讳改官名例 16
第九 避讳改地名例 17
第十 避讳改干支名例 18
第十一 避讳改经传文例 19
第十二 避讳改常语例 21
第十三 避讳改诸名号例 24
第十四 避讳改物名例 25
第十五 文人避家讳例 26
第十六 外戚讳例 28
第十七 宋辽金夏互避讳例 29
第十八 宋金避孔子讳例 30
第十九 宋禁人名寓意僭窃例 31
第二十 清初书籍避胡虏夷狄字例 32
第二十一 恶意避讳例 33
卷三 避讳改史实 36
第二十二 避讳改前人姓例 36
第二十三 避讳改前人名例 37
第二十四 避讳改前人谥例 41
第二十五 避讳改前代官名例 42
第二十六 避讳改前代地名例 44
第二十七 避讳改前代书名例 46
第二十八 避讳改前朝年号例 47
卷四 因避讳而生之讹异 50
第二十九 因避讳改字而致误例 50
第三十 因避讳缺笔而致误例 51
第三十一 因避讳改字而原义不明例 52
第三十二 因避讳空字注家误作他人例 54
第三十三 因避讳空字後人连写遂脱一字例 55
第三十四 讳字旁注本字因而连入正文例 56
第三十五 因避讳一人二史异名例 57
第三十六 因避讳一人一史前後异名例 61
第三十七 因避讳一人数名例 62
第三十八 因避讳二人误为一人或一人误为二人例 64
第三十九 因避讳一地误为二地或二地误为一地例 66
第四十 因避讳一书误为二书例 67
第四十一 避讳改前代官名而遗却本名例 68
第四十二 避讳改前代地名而遗却本名例 69
卷五 避讳学应注意之事项 72
第四十三 避嫌名例 72
第四十四 二名偏讳例 75
第四十五 已祧不讳例 76
第四十六 已废不讳例 77
第四十七 翌代仍讳例 79
第四十八 数朝同讳例 80
第四十九 旧讳新讳例 82
第五十 前史避讳之文後史沿袭未改例 84
第五十一 避讳不尽或後人回改例 86
第五十二 避讳经後人回改未尽例 89
第五十三 南北朝父子不嫌同名例 91
卷六 不讲避讳学之贻误 94
第五十四 不知为避讳而致疑例 94
第五十五 不知为避讳而致误例 96
第五十六 不知为避讳而妄改前代官名例 97
第五十七 不知为避讳而妄改前代地名例 99
第五十八 非避讳而以为避讳例 99
第五十九 已避讳而以为未避例 102
第六十 以为避讳回改而致误例 104
卷七 避讳学之利用 107
第六十一 因讳否不画一知有後人增改例 107
第六十二 因讳否不画一知有小注误入正文例 108
第六十三 因讳否不画一知有他书补入例 109
第六十四 因讳否不画一知书有补版例 110
第六十五 因避讳断定时代例 111
第六十六 因避讳断定二人为一人例 114
第六十七 因犯讳断定讹谬例 115
第六十八 因犯讳知有衍文脱文例 119
第六十九 因犯讳或避讳断为伪撰例 120
第七十 据避讳推定而讹误例 125
第七十一 避讳存古谊古音例 127
卷八 历朝讳例 129
第七十二 秦汉讳例 129
第七十三 三国讳例 132
第七十四 晋讳例 135
第七十五 南北朝讳例 138
第七十六 唐讳例 145
第七十七 五代讳例 149
第七十八 宋讳例 152
第七十九 辽金讳例 158
第八十 元讳例 162
第八十一 明讳例 164
第八十二 清讳例 168
徵引书目略 171
重印後记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