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肮脏腐败的社会毒瘤 1
第一节 历史沿革 1
第一章 古老悠久的沈国故地 1
大烟 1
赌博 103
娼妓 104
捻军在临泉的斗争 108
第六章 光辉灿烂的斗争历程 108
第五节 关于“三县一市” 11
艾亭桃花店武装斗争 111
“动委会”在临泉 112
临泉第一个县委 115
临泉解放经过 118
刘邓大军在临泉 122
刘伯承、邓小平在临泉 123
鲖城鲖蒜 128
第七章 名闻遐迩的特产名产 128
鲖城鲖鱼 129
第一节 地理位置 13
第二章 得天独厚的临泉风貌 13
艾亭半夏 130
杨桥贡柿 131
黄岭大葱 132
老集生姜 132
文王贡酒 133
纯白芝麻 133
黄岭五油 134
临谭毛笔 135
仿古家具 137
庙岔皮毛 138
第二节 地貌水文 14
第八章 淳朴友善的风情民俗 140
第一节 节日习俗 140
春节 140
破五节 141
人生节 141
龙头节 142
元宵节 142
清明节 143
端阳节 144
重阴节 144
七巧节 145
中元节 145
中秋节 146
重阳节 147
开鬼节 147
腊八节 148
祭灶节 148
除夕节 149
第二节 婚丧习俗 151
婚嫁 151
丧葬 156
第三节 寿诞习俗 158
庆贺寿诞 158
庆贺生子 159
第三节 气候物产 16
第四节 庙会 160
火龙舞 162
一、民间舞蹈 162
狮子舞 162
第一节 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 162
第九章 群芳斗艳的文教园地 162
旱船 163
花车 163
犟驴 163
花挑 163
秧歌 164
火叉 164
火伞 164
抬阁 164
肘阁 164
二、地方戏剧 165
曲艺 165
淮北梆剧 165
曲子剧 166
越调 166
二夹弦 166
嗨子剧 167
三、民间歌谣 167
童谣 168
民歌 168
刺绣 172
印花布 172
四、民间美术 172
剪纸 173
五、文化组织 174
文化馆 174
木版年画 174
影剧场 175
文化站 175
文联 176
图书馆 176
电影院 177
第二节 稳步发展的临泉教育 177
博物馆 177
小学教育 177
中学教育 179
第四节 行政区划 18
第三节 日新月异的广播电视 182
广播 182
电视 183
第四节 实力雄厚的医药卫生 183
第五节 英姿竞现的临泉体坛 186
第十章 欣欣向荣的经济形势 190
第一节 生机勃勃的农业生产 191
临泉农业的优势产品 192
第五节 人口民族 20
日趋兴旺的临泉畜牧 202
粗具规模的临泉水利 205
迅速崛起的乡镇企业 209
第二节 方兴未艾的工业生产 210
第三节 日益前进的邮电运输 218
邮电通信 218
交通运输 219
第四节 繁荣兴盛的商品市场 222
第五节 颇有改善的人民生活 224
后记 228
沈郢 24
第三章 代不绝书的故里名人 24
聃季载 24
姜尚 25
养由基 26
费无忌 28
阴庆 32
费长房 33
毕卓 35
董绍 37
张泌 38
韦仲魁 39
马凤刚 40
王同春 42
连登榜 43
张蕴华 45
秦庆霖 47
周孟平 48
马鹤龄 50
王登科 51
侯锦堂 52
郭和五 52
吕霞光 56
李文汉 57
第四章 璀灿珍贵的文化古迹 59
老丘堆 59
第二节 漫谈沈子国 6
沈子国遗址 61
费子街遗址 62
岗上遗址 62
鲖阳古郡遗址 62
毕卓墓 62
白果树 63
老枸桔树 64
老坝口与贺胜台 64
明代女尸 65
花戏楼 65
古城塔寺 66
城内石牌坊 67
长官清真寺 68
育才阁 69
第三节 清末以来的行政区划 7
魏野畴陵园 70
渡江船 71
革命旧址 71
第五章 黑暗苦难的漫长岁月 73
第一节 血洗城乡的土匪祸患 73
路老九血洗潘寨 74
“老马夫”火烧鲖城 74
李老末大破杨桥 75
王老八攻陷沈丘 75
老戴正盘据姜寨 76
李老末惨杀崔寨 76
李老末难破段寨 77
李老末再破李寨 77
亲历人痛诉赵匪 78
赵洪善践踏庞楼 78
张玉征洗劫李小寨 80
李金声祸害洪河沿 81
第二节 官匪不分的警察、“清剿” 81
第三节 重压临泉的军政机构 84
鲁苏豫皖边区总司令部 85
鲁苏豫皖边区党政军工作总队 86
鲁苏豫皖边区特种干部训练班 88
鲁苏豫皖边区青年训导团 88
鲁苏豫皖边区干部训练团 88
中美合作所技术人员训练班临泉分班 89
九十七军 89
“鲁干班” 89
第四节 临泉县建县经过 9
师管区三团 90
第四节 极其残忍的征兵掠夺 91
抓丁 91
派款 95
税捐 97
田赋 98
通货膨胀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