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灸法旨要 1
第一节 施灸材料 1
一、艾绒 1
二、艾条 2
三、其他 3
第二节 民间常用灸法 4
一、艾火灸 4
(一)艾炷灸 4
1.直接灸 5
(1)癜痕灸 5
(2)无癜痕灸 6
附.三角灸 6
2.间接灸 7
(1)隔姜灸 7
(2)隔蒜灸 7
附.长蛇灸 8
(3)隔葱灸 9
(4)隔盐灸 9
(5)隔附子饼灸 9
(6)隔胡椒灸 9
(7)隔巴豆灸 10
(8)隔黄土灸 10
(9)隔碗灸 10
(10)隔核桃壳眼镜灸 10
(11)隔面灸 11
(12)隔药饼灸 11
(13)大灸法 12
(二)艾条灸 14
1.悬灸 14
(1)温和灸 14
(2)雀啄灸 15
(3)回旋灸 15
2.实按灸 16
(1)太乙神针 16
(2)雷火神针 19
附1.百发神针 20
附2.三气合痹针 20
附3.消癖神火针 20
附4.阴证散毒针 20
附5.艾火针衬垫灸 21
3.温针灸 21
(三)温灸器灸 22
1.温简灸 23
2.温盒灸 23
3.苇管器灸 24
二、其他火热灸法 25
(一)灯火灸 26
(二)桑枝灸 26
(三)桃枝灸 26
(四)竹茹灸 27
(五)麻叶灸 27
(六)黄蜡灸 27
(七)火柴头灸 27
(八)药埝灸 28
(九)药锭灸 28
1.硫姜灸 28
2.阳燧锭灸 29
3.香硫饼灸 29
4.救苦丹灸 29
(十)火棉灸 30
1.拍打灸 30
2.贴棉灸 30
(十一)药线灸 30
三、天灸法 31
(一)白芥子灸 31
(二)斑蝥灸 31
(三)蒜泥灸 32
(四)吴茱萸灸 32
(五)毛茛灸 32
(六)旱莲灸 32
(七)蓖麻子灸 33
(八)甘遂灸 33
(九)药物敷灸 33
第三节 灸疗的作用及适应症 33
一、疏风解表 温散寒邪 33
二、温通经络 活血逐痹 34
三、温中散寒 升阳举陷 34
四、温阳补虚 回阳固脱 34
五、行气活血 消瘀散结 34
六、通经活络 拔毒泄热 35
七、防病保健 益寿延年 36
(一)健脾益胃 固护后天 36
(二)培补元气 预防疾病 36
(三)通调气血 保健强身 36
第四节 灸法的取穴原则及补泻方法 37
第五节 灸疗注意事项 38
第二章 常用灸疗经穴 40
第一节 十四经常用灸穴 40
一、手太阴肺经 40
二、手阳明大肠经 43
三、足阳明胃经 48
四、手太阴脾经 54
五、手少阴心经 57
六、手太阳小肠经 59
七、足太阳膀胱经 61
八、足少阴肾经 67
九、手厥阴心包经 70
十、手少阳三焦经 72
十一、足少阳胆经 74
十二、足厥阴肝经 78
十三、任脉 80
十四、督脉 82
第二节 经外奇穴常用灸穴 85
一、头部 85
二、胸腹部 87
三、背腰部 89
四、上肢部 91
五、下肢部 93
第三章 常见病民间灸法 96
第一节 内科病症 96
一、中风 96
二、眩晕 98
三、头痛 100
四、面瘫 101
五、痹证 103
六、痿证 106
七、感冒 107
八、咳嗽 109
九、哮喘 111
十、肺痨 113
十一、胸痹 115
十二、失眠 117
十三、凉悸 118
十四、癫痫 119
十五、脱证 121
十六、瘿气 122
十七、胃下垂 123
十八、腹痛 125
十九、胁痛 128
二十、泄泻 129
二十一、便秘 131
二十二、脱肛 132
二十三、水肿 133
二十四、癃闭 134
二十五、淋证 136
二十六、阳痿 137
二十七、遗精 138
二十八、腰痛 140
二十九、不育症 142
第二节 妇科病症 143
一、月经不调 143
二、痛经 144
三、闭经 146
四、崩漏 147
五、带下 149
六、胎位不正 151
七、滞产 152
八、胞衣不下 152
九、产后恶露不绝 153
十、产后血晕 154
十一、产后缺乳 154
十二、子宫脱垂 155
十三、不孕症 157
第三节 儿科病症 158
一、痄腮 158
二、百日咳 160
三、疳积 161
四、泄泻 161
五、遗尿 163
六、疝气 165
第四节 外科病症 166
一、疖肿 166
二、乳痈 167
三、肠痈 168
四、痔疮 168
五、腱鞘囊肿 169
六、扭伤 170
七、落枕 172
八、颈椎综合征 173
第五节 皮肤科病症 174
一、带状疱疹 174
二、神经性皮炎 175
三、银屑病 177
四、白癜风 178
五、冻疮 179
六、鸡眼 180
七、寻常疣 181
第六节 五官科病症 182
一、麦粒肿 182
二、结膜炎 183
三、过敏性鼻炎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