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森林资源清查体系 1
第一章 自然条件和森林资源 1
第一节 自然地理条件 1
第二节 森林资源及其分布 2
第三节 林业管理体制 5
第四节 资源数据存储 7
第五节 常用森林调查软件包 8
第六节 多资源清查中应用遥感技术的展望 14
第二章 森林资源清查 16
第一节 森林资源清查的立法和授权 16
第二节 国家森林资源清查 18
第三节 国有林资源清查 20
第四节 森林企业公司的资源调查 27
第五节 小林主的森林资源调查 36
第六节 调查信息开发 36
第二篇 区域性森林资源调查 49
第三章 调查体系和方法 49
第一节 作用和目的 49
第二节 样地划界和设置 50
第三节 样地的设置和建立 52
第四节 更新样地的设置 62
第五节 树木评价 65
第四章 样地复测程序 67
第一节 新起点 67
第二节 废除群状样地的规划 67
第三节 群状样地中心点 68
第四节 复测样地的移位 68
第五节 复测 69
第六节 生长样木调查 71
第七节 代码和定义 73
第三篇 森林多资源清查 89
第五章 多资源清查体系和数据收集 89
第一节 多资源清查的可行性 89
第二节 多资源的定义 91
第三节 收集其它信息的四种方式 93
第四节 收集多资源信息的手段 94
第五节 像片可判断的基本多资源参量 97
第六节 满足应用要求的基本信息 103
第七节 多资源清查的新概念和方法 105
第六章 多资源调查的抽样设计和方法 111
第一节 多资源调查设计的要求条件 111
第二节 设计和基本模型的推论 115
第三节 变量的分级 118
第四节 有子样本的三相抽样 120
第五节 杰克奈夫统计法 126
第六节 泊松抽样 137
第七节 部分替换抽样 152
第七章 多资源评价和分析 164
第一节 多资源评价课题 164
第二节 多资源调查的分析 171
第三节 木材经营和管理 173
第四节 多资源清查成果 175
第四篇 森林蓄积量、生长量和收获量测定 178
第八章 蓄积量测定 178
第一节 树木材积的测定 178
第二节 树木形状的研究 188
第三节 树冠量测 202
第四节 林分蓄积的间接测定:材积表 205
第五节 去皮材积 229
第九章 生长和收获预测方法和设计 234
第一节 理论基础 234
第二节 生长和收获的预测方法 235
第三节 回归参数估测和建立模型的抽样设计 237
第四节 实验设计 244
第五节 生长和收获实验实例 249
第十章 生长和收获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254
第一节 样地测设 254
第二节 样地量测表的分析 256
第三节 树干解析方法 263
第四节 估测树木生长量的特殊方法 264
第五节 优势木高度的间接估测 267
第六节 调查数据的存储系统 268
第七节 数据有效性 270
第八节 样地数据储存 271
第十一章 同龄纯林生长和收获数据的分析 277
第一节 立地分级 277
第二节 预报收获的静态方法 300
第三节 预测生长和收获的动态方法 305
第四节 疏伐 327
第五节 枯损 330
第六节 林分蓄积预测 334
第十二章 混交林生长和收获数据的分析 338
第一节 立地分级 338
第二节 混交林静态收获函数 342
第三节 转移矩阵模型 345
第四节 以不同方程为基础的距离相关树木模型 352
第五节 生长和收获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356
第五篇 森林生长规划系统 364
第十三章 设计 364
第一节 规划系统的组成 364
第二节 设计目的 366
第三节 规划系统的运算 368
第四节 输入和输出 368
第五节 输入到输出的转换 369
第六节 中间结构 373
第七节 森林生长规划系统设计的效率 375
第八节 维数 379
第九节 使用环境 380
第十节 数据资源及分布 381
第十一节 数据处理和储存 386
第十二节 从数据库检索信息 387
第十四章 规划系统使用的函数和直径生长分配规律 390
第一节 潜在直径生长函数 390
第二节 修正函数 398
第三节 枯损函数 412
第四节 直径生长分配规律 428
第十五章 商品用材林经营指南 442
第一节 育林规则系统 442
第二节 选择与林型的划分 443
第三节 标号和应用 444
第十六章 树冠比率估测和执行程序 448
第一节 从林分变量估测树冠比率 448
第二节 执行程序 453
附录A 收获研究所用的统计和数学方法 474
附录B 英制计量单位的换算 502
主要参考文献 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