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涉外经营管理实用手册》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汤曙光主编;张楠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800917142
  • 页数:301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外向型经济与企业涉外经营 1

1—1.什么是外向型经济? 1

1—2.我国为什么要发展外向型经济? 1

1—3.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模式 2

3—4.我国利用外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3

1—4.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两种模式的比较 3

1—6.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几个阶段 5

1—5.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双向发展战略” 5

1—7.我国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实施的可行性 6

1—8.我国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实施的层次 7

1—9.什么是经济特区? 8

1—10.经济特区的重要作用 8

1—11.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经济特区的管理特色 9

1—12.沿海经济开放区 9

1—13.经济技术开发区 10

1—14.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0

1—15.保税区 11

1—16.企业开展涉外经营的必要性 11

1—17.企业涉外经营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12

1—18.企业涉外经营发展的几个阶段 13

1—19.我国企业涉外经营的发展 14

1—20.我国企业涉外经营的特点 15

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16

2—1.国际分工 16

2—2.国际价值 16

2—3.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 16

2—4.对外贸易额与对外贸易差额 17

2—5.国际贸易额与国际贸易量 17

2—6.总贸易和专门贸易 18

2—7.水平贸易与垂直贸易 18

2—8.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 19

2—9.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 19

2—10.双边贸易与多边贸易 20

2—11.过境贸易与转口贸易 20

2—14.工业制成品贸易 21

2—12.边境贸易 21

2—13.初级产品贸易 21

2—15.服务贸易 22

2—16.重商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 22

2—18.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 23

2—17.重农学派的国际贸易理论 23

2—19.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 24

2—20.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说 24

2—21.李斯特的保护贸易说 25

2—22.赫克歇尔——俄林的生产要素自然禀赋说 25

2—23.凯恩斯的超保护贸易理论 26

2—24.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说 26

2—25.伊曼纽尔的不平等交换说 26

2—26.维农的产品周期论 27

2—27.自由贸易政策 27

2—28.保护贸易政策 28

2—29.对外贸易国家垄断制 28

2—30.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 29

2—31.技术性贸易壁垒 29

2—32.进口配额制 29

2—33.进口许可证制 30

2—34.政府采购政策 30

2—35.管理贸易论 31

2—36.出口补贴 31

2—37.商品倾销 32

2—38.外汇倾销 32

2—39.出口管制 32

2—40.进口替代战略 33

2—41.出口导向战略 33

第三章 利用外资与国际信贷 34

3—1.国际资本流动的含义 34

3—2.国际资本流动的一般特征 34

3—3.利用外资的方式 35

3—6.利用外资的可行性研究 36

3—5.我国利用外资的基本原则 36

3—7.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经验 37

3—8.我国对外资的优惠政策 38

3—9.我国利用外资应注意的问题 38

3—10.投资环境的含义 39

3—11.对国际投资环境的比较 40

3—12.评价投资环境优劣的基本原则 41

3—13.评价利用外资经济效益的指标 41

3—14.我国投资环境的改善 42

3—15.利息和利率 43

3—16.贴现与贴现率 43

3—17.再贴现与再贴现率 44

3—18.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 44

3—19.市场利率 44

3—20.优惠放款利率 44

3—23.单利和复利的计算 45

3—22.实际利率 45

3—21.浮动利率 45

3—24.贷款的期限 46

3—25.贷款货币的选择 46

3—26.贷款的费用 47

3—27.高利、中利和低利贷款 47

3—28.政府间贷款 47

3—29.政府混和贷款 48

3—3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 48

3—3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的种类 48

3—32.国际金融机构货款 49

3—33.世界银行贷款 49

3—34.亚洲开发银行贷款 50

3—35.国际商业银行贷款 50

3—36.国际银团贷款 51

3—37.出口信贷 51

3—38.买方信贷 51

3—40.外债 52

3—39.卖方信贷 52

3—41.偿债能力 53

3—42.外债投向 53

3—43.外债结构 54

3—44.我国的外债管理 54

第四章 国际技术贸易 56

4—1.技术与设备 56

4—2.软技术与硬技术 56

4—3.适用技术 57

4—4.专有技术 57

4—5.专利 57

4—6.专利权 58

4—7.工业产权 58

4—8.商标权 58

4—9.战后国际技术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 59

4—10.世界技术贸易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60

4—12.我国技术进口的发展 61

4—11.当前国际技术贸易市场的特征 61

4—13.我国技术出口的发展 62

4—14.技术引进 62

4—15.国际技术转让 63

4—16.许可证贸易 64

4—17.技术引进中合作对象的选择 64

4—18.许可合同 65

4—20.技术服务 66

4—21.合作生产 66

4—19.动手术咨询 66

4—22.交钥匙工程 67

4—23.技术出口 67

4—24.技术引进的可行性分析 67

4—25.技术引进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68

4—26.技术引进项目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68

4—27.技术价格 69

4—28.技术商品定价的依据 69

4—29.技术转让费的支付方式 70

4—30.签订引进技术合同的注意事项 70

4—32.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应做好的工作 71

4—31.办理技术引进项目的工作程序 71

第五章 对外加工装配贸易、补偿贸易与国际租赁对外加工装配贸易 73

5—1.什么是对外加工装配贸易? 73

5—2.对外加工装配贸易的特点 73

5—4.我国对外加工装配贸易的指导思想和政策原则 75

5—5.加工装配贸易对外商的选择 76

5—6.对外加工装配贸易商品的选择 76

5—7.确定对外加工装配工缴费应考虑的问题 77

5—8.加工装配中料、件消耗定额和成品合格率的确定 77

5—9.开展对外加工装配贸易的形式步骤 78

5—10.办理对外加工装配业务的基本工作程序 79

补偿贸易 80

5—11.什么是补偿贸易? 80

5—12.补偿贸易在战后迅速发展的原因 80

5—13.开展补偿贸易对中外双方的好处 81

5—14.补偿贸易的主要形式 81

5—15.我国对补偿贸易的优惠政策 82

5—16.补偿贸易合作对象的选择 82

5—17.补偿贸易项目的选择 83

5—18.补偿贸易中偿付商品的确定 83

5—19.补偿贸易双方对产品选择的立场 84

5—20.补偿贸易中商品价格的确定 85

5—21.确定产品返销或回购数额应考虑的问题 85

5—22.办理补偿贸易的基本工作程序 85

国际租赁 87

5—23.什么是国际租赁? 87

5—24.国际租赁的主要特点 87

5—25.租赁贸易的形式 88

5—26.国际租赁的优缺点 88

5—27.国际租赁设备的范围 89

5—28.设备租赁费的计算和租赁费条款中应明确的问题 90

5—29.办理国际租赁业务的基本工作程序 90

6—2.国际工程承包的方式 92

6—1.什么是国际工程承包? 92

第六章 国际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 92

6—3.国际工程的发包方式 93

6—4.发包人与承包人 94

6—5.代理人、合伙人 94

6—6.招标程序和招标文件 94

6—7.投标须知 95

6—8.国际工程投标知识 95

6—9.投标担保 95

6—10.开标、议标、评标、中标 96

6—11.国际承包商 96

6—12.国际工程承包代理 97

6—13.承包监理工程师的职权 97

6—14.承包代理协议 98

6—15.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的内容 99

6—16.承包工程合同价的计算与工程合同价的形式 99

6—17.什么是劳务与劳务输出 100

6—18.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四项原则 100

6—19.我国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八字方针 101

6—20.劳务成本的构成 101

6—21.劳务输出合同的基本条款 102

6—22.对外派遣劳务人员的形式和种类 103

6—23.出国劳务人员的保险办法 103

6—24.办理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基本工作程序 104

6—25.九十年代世界劳务市场的新特点 105

6—26.北美劳务市场的现状与前景 105

6—27.西欧劳务市场的现状与前景 106

6—28.中东劳务市场的现状与前景 106

6—29.非洲劳务市场的现状与前景 107

6—30.拉美劳务市场的现状与前景 107

6—31.世界最大的250家劳务承包公司 107

6—32.我国近年来劳务贸易的发展状况 108

7—1.什么是商品交易合同? 110

7—2.商品交易合同成立的原则 110

第七章 国际经贸合同与价格术语 110

7—5.发盘 111

7—4.询盘 111

7—3.商品交易达成的四个环节 111

7—6.实盘 112

7—7.虚盘 112

7—8.还盘 113

7—9.接受 113

7—10.发盘与接受的撤回与撤销 113

7—11.订立合同 114

7—12.品质条款 114

7—13.数量条款 115

7—14.价格条款 115

7—15.包装条款 115

7—16.交货条款 116

7—17.支付条款 116

7—18.检验条款 116

7—20.索赔条款 117

7—21.不可抗力条款 117

7—19.保险条款 117

7—22.仲裁条款 118

7—23.商品交易合同的方式与签订程序 118

7—25.补偿贸易协议或合同 119

7—26.国际工程承包合同 119

7—24.对外加工装配合同 119

7—27.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 120

7—28.技术咨询与服务合同 120

7—29.国际货物买卖合同 121

7—30.租地合同 121

7—31.保险合同 122

7—32.海上保险合同 122

7—33.进口合同的履行 123

7—34.出口合同的履行 123

7—36.国际贸易价格术语 124

7—37.《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124

7—35.国际贸易中的合同“落空” 124

7—38.内陆交货 125

7—39.目的地交货 125

7—40.装运港船上交货 126

7—41.成本加运费、保险费在内价 126

7—42.运费在内价 127

7—43.成本加运费(目的港)价 127

7—44.装运港船上交货价的各种变形 127

7—45.成本加保险费、运费价格的各种变形 128

第八章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管理 129

8—1.合资经营企业的含义 129

8—2.合资经营企业的主要特征 129

8—3.中外合资企业的性质 130

8—4.合资经营企业的优势互补作用 130

8—5.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与中外合作企业的区别 131

8—6.合资经营企业的形式 132

8—7.合资经营企业各方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33

8—8.合资经营伙伴的选择与资信调查 133

8—9.合资经营企业的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 134

8—10.合资经营企业各方的投资比例 134

8—11.合资经营企业各方的出资方式 135

8—12.合资经营企业设立的程序 136

8—13.什么是合资经营企业合同? 136

8—14.合资经营企业合同的主要内容 137

8—15.签订合资经营合同应注意的问题 137

8—16.举办合资经营企业应注意的问题 138

8—17.何谓按国际惯例管理合资企业? 139

8—18.合资经营企业的管理模式 140

8—19.合资经营企业管理机构的设置 140

8—20.合资经营企业管理机构的特征 141

8—21.合资经营企业董事会的组成及职权 141

8—22.合资经营企业总经理的职责与权力 142

8—23.合资经营企业总经理的人选 143

8—24.合资经营企业劳动合同制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143

8—25.合资经营企业劳动合同的内容及其签订 144

8—26.合资经营企业劳动工资的主要特征 145

8—27.合资经营企业职工工资水平的确定及其支付 145

9—1.外向型企业集团的含义与特征 147

9—2.外向型企业集团与跨国公司的联系和区别 147

第九章 外向型企业集团与跨国经营 147

9—3.我国外向型企业集团的类型 148

9—4.发展外向型企业集团的作用 149

9—5.发展外向型企业集团的主要途经 151

9—6.发展外向型企业集团的内部条件 152

9—7.发展外向型企业集团的配套改革措施 153

9—8.跨国经营的含义和特征 154

9—9.跨国经营与对外贸易的区别 155

9—10.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重要意义 155

9—11.企业直接对外投资的作用 157

9—12.外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模式 157

9—13.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发展的几个阶段 158

9—14.跨国经营的战略目标模式 159

9—15.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目标模式的选择 160

9—16.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区域目标的选择 161

9—18.我国跨国经营企业的类型 162

9—17.我国企业跨国经营行业目标的选择 162

9—19.我国跨国经营企业的优势分析 163

9—20、跨国经营的可行性研究与合作伙伴的选择 164

9—21.跨国经营投资模式选择与企业融资 164

9—22.跨国经营人才的培养与人员出入境管理 165

9—23.跨国经营企业的管理体制 165

9—24.加强跨国经营立法,按照国际惯例办事 166

10—2.市场构成的基本要素 167

10—1.什么是市场? 167

10—3.卖方市场与买方市场 167

第十章 国际市场营销策略 167

10—4.消费者市场 168

10—5.生产者市场 168

10—6.劳务者市场 169

10—7.市场营销观念 169

10一8.市场营销组合 170

10—9.目标市场选择 170

10—10.目标市场策略 171

10-11.产品定位与市场定时 172

10—12.产品组合 172

10—13.国际市场的形成与类型 173

10—14.国际市场的特点 173

10—15.国际市场营销的特点 174

10—16.开展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的意义 174

10—17.国际市场调研与预测 175

10—18.国别(地区)市场调研 175

10—19.客户调研 176

10—20.国际市场细分标准 177

10—21.进入国际目标市场的营销策略 178

10—22.国际市场营销产品策略 178

10—23.产品经济寿命周期 179

10—24.产品导入期的市场特征及其营销策略 179

10—25.产品成长期的市场特征及其营销策略 180

10—26.产品成熟期的市场特征及其营销策略 180

10—27.产品衰退期的市场特征及其营销策略 181

10—28.国际产品经济寿命周期 181

10—29.产品定价目标 182

10—30.新产品定价策略 182

10—31.折扣定价策略 183

10—32.心理定价策略 184

10—33.国际市场营销渠道结构 185

10—34.选择国际市场销售渠道应考虑的因素 185

10—35.国际市场销售渠道策略 186

10—36.国际市场促销策略 186

10—37.商品的竞争力 188

10—38.出口商品的适销对路 188

11—1.什么是商标? 190

11—2.注册商标 190

第十一章 商标与包装 190

11—4.商标公告 191

11—5.商标查询 191

11—3.商标审定 191

11—6.商标代理 192

11—7.商标使用许可 192

11—8.商标法 193

11—10.商标转让 194

11—11.商标侵权 194

11—9.商标专用权 194

11—12.商标策略 195

11—13.什么是《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 195

11—14.商品和服务项目国际分类尼斯协定 196

11—15.《商标注册条约》 196

11—18.散装与裸装 197

11—17.便包装与软包装 197

11—19.内包装与外包装 197

11—16.什么是商品包装 197

11—20.包装标记 198

11—23.集装箱 199

11—22.集合包装 199

11—24.中性包装 199

11一21.包装装潢 199

11—25.包袋标准化 200

11—26.我国商品包装标准 200

11—27.我国对出口商品包装的要求 201

11—28.国外对运输包装的要求 201

11—30.国外对商品标签的规定 202

11—31.国际上流行的销售包装 202

11—29.国外对销售包装的要求 202

12—1.什么是商检? 203

12—2.海关 203

第十二章 进出口商品监督与检验 203

12—3.海关的性质和职权 204

12—4.国际贸易中的常用关税 205

12—5.进口货物许可证制度 205

12—6.出口货物许可证制度 206

12—7.关于办理进口货物的规定 206

12—8.申领货物进口许可证的办法 207

12—9.申领货物出口许可证的办法 207

12—11.违反进口许可证制度规定的法律责任 208

12—12.进出口货物关税的缴纳与退补 208

12—10.进口货物的审批权限 208

12—14.海关征收规费办法 209

12—15.海关对进出国境货运的监督 209

12—13.进出口货物关税异议的申诉程序 209

12—16.进出口货物的报关和查验 210

12—17.进出口货物的保管和放行 210

12—20.进口商品缴纳、免缴工商统一税的规定 211

12—19.海关对中外合作企业进出口货物的监督 211

14—17.经济谈判的各种技巧 211

12—18.海关对中外合资企业进口货物的监督 211

12—21.出口商品缴纳、免缴工商统一税的规定 212

12—22.对港、澳地区进口货物的规定 212

12—23.对经济特区进口货物的规定 212

12—24.海关对违章案件处罚的规定 213

12—25.我国的商检机构 213

12—26.我国商检法规 214

12—28.进出口商品的品质检验 215

12—29.进出口商品的数量、重量检验 215

12—30.进出口商品的安全性能检验 216

12—31.进出口商品的包装检验 216

12—32.进口食品卫生检验 216

13—2.保险的种类 218

13—1.什么是保险? 218

第十三章 涉外经济保险 218

13—3.涉外经济保险的作用 219

13—4.保险当事人 219

13—5.投保人的义务 220

13—6.保险合同 220

13—7.保险凭证 221

13—8.保险索赔与理赔 221

13—9.保险费与保险金额 222

13—10.保险利益 223

13—11.风险与损失 223

13—12.实际全损与推定全损 223

13—13.保险责任范围 224

13—14.保险除外责任 224

13—15.进出口货物保险为何要在国内办理? 224

13—17.单独海损 225

13—16.共同海损 225

13—18.海上运输货物保险的种类 226

13—19.海上运货保险的基本做法 226

14—13.劳务输出谈判 227

13—20.海洋运输货物战争险 227

13—21.海上运货保险单 227

13—22.办理海上运货保险的工作程序 228

13—23.陆上运输货物保险 228

13—24.航空运输货物保险 229

13—25.对外承包工程保险 229

13—26.来料加工保险 230

13—27.财产保险 230

14—2.涉外经济谈判的特点 232

14—1.什么是涉外经济谈判? 232

第十四章 涉外经济谈判 232

14—3.谈判的三个基本阶段 233

14—4.谈判的基本类型 233

14—5.谈判的主要方式 233

14—6.涉外商务谈判 234

14—7.谈判人员的选择 234

14—8.谈判小组的建立 235

14—9.谈判地点的安排 235

14—10.谈判翻译人员的注意事项 236

14—11.涉外技术谈判 236

14—12.外贸价格谈判 237

14—14.涉外经济谈判的两种类型 238

14—15.涉外经济谈判的策略 238

14—16.经济谈判策略的运用 239

14—18.谈判中矛盾的型式 242

14—19.谈判的用语及表达方式 243

14—20.不同国家和地区谈判人员的特点 243

15—1.国际贸易惯例 245

第十五章 涉外经济法规 245

15—2.国际经济法 245

15—4.海牙规则与汉保规则 246

15—3.国际贸易法 246

15—5.贸易协定与贸易议定书 246

15—6.国际民法 247

15—7.国际投资法 247

15—8.最惠国待遇 248

15—9.国民待遇 248

15—10.优惠待遇 249

15—11.普遍优惠制 249

15—12.互惠原则 250

15—13.违约及其补救措施 250

15—14.商品倾销与反倾销法 251

15—15.资本输出国对海外投资的法律保护 252

15—16.资本输入国对外国投资的法律保护 252

15—17.保护国际投资的双边条约和多边条约 253

15—18.国际投资争议处理 254

15—19.对外合作开发海洋石油资源条例 254

15—21.技术引进合同管理条例 255

15—20.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255

15—22.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255

15—23.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256

15—24.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 256

15—25.外资企业法 257

15—26.涉外经济合同法 258

15—27.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 259

15—28.进出口关税条例 260

15—29.仲裁与经济仲裁 260

15—30.经济仲裁的原则 261

15—31.仲裁工作的基本制度 261

15—32.仲裁机构和仲裁组织 262

15—33.仲裁庭 262

15—34.仲裁规则 263

15—35.中国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 263

15—37.仲裁裁决 264

15—36.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仲裁规则 264

15—38.涉外经济仲裁适用的法律范围 265

15—40.联合国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纽约公约》 266

15—39.涉外经济仲裁裁决的执行 266

15—41.国际商事仲裁机构 267

16—1.什么是外汇? 268

第十六章 国际汇兑与外汇管理 268

16—2.外汇汇率 268

16—4,黄金输送点 269

16—3.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 269

16—5.纸币流通制度下汇率的决定 269

16—6.货币法定升值与贬值 270

16—7.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 270

16—8.汇率变动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271

16—9.汇率变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271

16—10.外汇市场 272

16—11.外汇牌价 272

16—12.即期外汇业务 273

16—13.远期外汇业务 273

16—14.外汇风险 274

16—15.套汇 274

16—17.时间套汇 275

16—16.地点套汇 275

16—18.利息套汇 275

16—19.逃汇 276

16—20.人民币与外汇的折算方法 276

16—21.外汇管制 277

16—22.我国外汇管理的方针和管理机构 277

16—24.外汇调剂市场 278

16—23.我国的外汇留成制度 278

16—25.我国外汇管理的主要内容 279

第十七章 主要国际经贸组织 280

17—1.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 280

17—2.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 280

17—3.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281

17—5.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 282

17—4.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 282

17—6.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 282

17—7.联合国西亚经济及社会委员会 283

17—8.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 283

17—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84

17—10.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284

17—11.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285

17—12.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286

17—13.国际海事组织 286

17—15.国际铁路运输联盟 287

17—14、国际民用航空组织 287

17—16.国际汽车运输联盟 287

17—17.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288

17—18.国际标准化组织 288

17—19.关税合作理事会 289

17—20.国际商会 289

17—21.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290

17—22.国际开发协会 291

17—23.欧洲投资银行 291

17—24.亚洲开发银行 292

17—25.泛美开发银行 292

17—26.国际能源机构 293

17—27.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293

17—28.欧洲经济共同体 294

17—29.经济与货币联盟 295

17—30.七十七国集团 296

17—31.国际经济合作会议 297

17—32.石油输出国组织 297

17—33.东南亚国家联盟 298

17—34.亚洲与太平洋地区经济合作组织 298

5—3.对外加工装配贸易的作用0 74

12—27.进口商品的残损检验 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