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谷书堂 1
内容提要 1
1 导论 1
1.1 论题:资源在产业间的倾斜配置 2
1.1.1 视角:经济发展中的资源配置 2
1.1.2 思路:从倾斜状态的描述到倾斜原因的探讨 4
1.2 意义:顺应实践的呼唤 促进理论的发展 8
1.2.1 实践意义 9
1.2.2 理论意义 11
1.3 方法:基本研究方法和具体分析方法 14
1.3.1 基本研究方法 14
1.3.2 具体分析方法 15
1.3.3 全文逻辑框架 18
2.1.1 资源 21
2.1 资源与产业 21
2 倾斜式资源配置的性质 21
2.1.2 产业 26
2.1.3 资源与产业的发展关系 29
2.2 产业间的资源配置 32
2.2.1 资源配置的不同层次 32
2.2.2 产业间资源配置的静态分析 36
2.2.3 产业间资源配置的动态分析 43
2.3 倾斜的性质和类型 48
2.3.1 倾斜的性质:一个动态理论模型 49
2.3.2 倾斜的类型:自发倾斜与自觉倾斜 54
3 倾斜度的计量模型与实际测算 58
3.1 倾斜度的计量模型 58
3.1.1 倾斜量的含义 58
3.1.2 倾斜度的公式 60
3.2 倾斜度的实际测算 64
3.2.1 投资倾斜度及其测算 65
3.2.2 劳动倾斜度及其测算 70
3.2.3 技术倾斜度及其分析 76
3.3 超前度与贡献度 86
3.3.1 超前度的模型及测算 87
3.3.2 贡献度的模型及测算 94
4 中国经济发展各时期各阶段的倾斜状态分析 101
4.1 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 101
4.1.1 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各种理论 101
4.1.2中国经济倾斜式发展的阶段划分 107
4.2 改革以前各时期的倾斜状态分析 110
4.2.1 恢复时期(1949-1951 111
4.2.2 “一五”时期(1953-1957 113
4.2.3 “大跃进”时期(1958-1960 116
4.2.4 调整时期(1961-1965 120
4.2.5 “文革”时期(1966-1976 123
4.2.6 徘徊时期(1977-1978 127
4.2.7 改革以前阶段倾斜的特征 130
4.3 改革以来各时期的倾斜状态分析 133
4.3.1 初步改革时期(1979-1984 133
4.3.2 全面改革时期(1985-1990 140
4.3.3 改革以来阶段倾斜的特征 145
5 历史经验的透视:适度倾斜与有效倾斜 150
5.1 倾斜度变动的界限 150
5.1.1 倾斜度的波动轨迹 151
5.1.2 倾斜度的稳定值域 155
5.2 适度倾斜与过度倾斜 157
5.2.1 倾斜度组合的四种类型 158
5.2.2 适度倾斜:绝对适度倾斜与相对适度倾斜 161
5.2.3 过度倾斜:绝对过度倾斜与相对过度倾斜 164
5.3 有效倾斜与无效倾斜 167
5.3.1 倾斜的预期目标及实现条件 168
5.3.2 有效倾斜 170
5.3.3 无效倾斜 172
6 倾斜趋势的客观决定因素 176
6.1 赶超型工业化中的后发优势 176
6.1.1 赶超型工业化 176
6.1.2 后发优势及其发挥 179
6.2 技术进步导向下的倾斜 181
6.2.1 技术进步类型与资源倾斜配置 182
6.2.2 开放经济中技术进步对倾斜的影响 187
6.2.3 封闭经济中技术进步对倾斜的影响 192
6.3 需求变动导向下的倾斜 195
6.3.1 消费需求变动与资源倾斜配置 195
6.3.2 超经济需求对倾斜的影响 197
6.3.3 消费需求对倾斜的影响 199
7 倾斜过程的发展战略 205
7.1 经济发展战略与资源倾斜配置 205
7.1.1 经济发展战略 206
7.1.2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回顾 207
7.2 战略目标与倾斜 211
7.2.1 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 211
7.2.2 生产发展目标与生活改善目标 213
7.2.3 高速增长目标与结构转变目标 215
7.3 战略重点与倾斜 219
7.3.1 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 219
7.3.2 基础设施与基本生产部门 221
7.3.3 原材料工业与加工工业 226
7.3.4 军事工业 229
7.3.5 第三产业 232
7.4.1 平衡发展与不平衡发展 236
7.4 战略途径与倾斜 236
7.4.2 粗放型增长与集约型增长 239
7.5 战略措施与倾斜 244
7.5.1 产业政策的制定 244
7.5.2 经济体制的作用 248
8 资源倾斜配置的实现方式 250
8.1 经济发展·资源配置·经济体制 250
8.1.1 经济发展:倾斜的预期目标 251
8.1.2 经济体制:倾斜的实现方式 252
8.1.3 资源倾斜配置:联结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的媒介 253
8.2 传统体制下的倾斜实现 254
8.2.1 传统体制的形成和演变 255
8.2.2 不受市场制衡的产业政策 257
8.2.3 重工业的自我循环:“投入-投入” 261
8.2.4 实现倾斜的动力机制 264
8.2.5 国内供需的自我均衡:封闭经济 267
8.3 双重体制下的倾斜实现 270
8.3.1 双重体制的形成与稳定 270
8.3.2 受到市场制衡的产业政策 273
8.3.3 双轨运行对倾斜的障碍 275
8.3.4 利益格局和产权关系变动中的多向性倾斜 279
8.3.5 经济开放引起的倾斜状态变动 282
9 倾斜趋势预测和产业政策选择 286
9.1 倾斜趋势的继续及其面临的困扰 286
9.1.1 不可逆转的倾斜趋势 286
9.1.2 倾斜趋势面临的困扰 292
9.2 产业政策选择的基本思路 297
9.2.1 产业政策选择的出发点和原则 297
9.2.2 资源的分层动员与倾斜配置 302
主要参考文献 306
后记 320